转股!中国移动增持这家银行 中国移动转股票 转股银行变更
创始人
2025-10-14 15:14:05
0


主要股东对银行长期发展彰显支持态度。

近日,浦发银行发布关于持股 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称,该行收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移动”)的通知,获悉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形式增持该行普通股股份。

转股增持

最新公告显示,中国移动于10月13日将其持有的5631.454万张可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4.5亿股。转股后,中国移动持股比例由10月10日的17%增加至18.18%,触及1%的整数倍。


公告称,本次权益变动属于增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该行第一大股东发生变化。

而截至6月末,中国移动合计持有9085.323万张浦发转债。这意味着,中国移动手中仍有部分可转债尚未完成转股。

中国移动转股前,浦发银行于9月30日公告透露,基于对该行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东方资产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购入普通股及可转债转股的形式增持该行股份。截至9月29日,东方资产已持有该行10.73亿股普通股,另持有公司可转债860万张。

更早之前,信达资产也通过增持可转债,并迅速转股成为该行主要股东:6月27日,信达投资将其持有的近1.18亿张“浦发转债”转为该行普通股,合计转股数为9.12亿股。

截至10月13日,浦发银行总股本已增至约318.29亿股。以此测算,上海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超27.66%,继续位列第一大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中国移动分别持股19.05%、18.18%。

此外,中证金融公司持股3.7%,位列浦发银行第四大股东;东方资产、信达投资则通过前述增持完成对该行的入股,最新持股比例分别超过3.3%、2.8%。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05.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母净利润297.4亿元,同比增长10.2%;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近9.65万亿元。

浦发转债即将到期兑付

目前,浦发转债已进入到期兑付前的最后一个月。

9月中旬开始,该行陆续发布三次提示性公告称,将以可转债的票面面值的110%(含最后一期年度利息)的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全部未转股的可转债。浦发转债到期合计兑付110元/张(含税)。

在停止交易后、转股期结束前(即自10月23日至27日),浦发转债持有人仍可以依据约定的条件将浦发转债转换为公司普通股。10月28日,浦发转债将在上交所摘牌。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0月28日,浦发转债正式发行,总额达500亿元。2020年5月6日,浦发转债进入转股期,但转股情况并不理想——到今年3月末,未转股的浦发转债金额占比高达99.9971%。


直到6月底,信达投资以“白衣骑士”姿态,单日增持近1.18亿张浦发转债,并迅速完成转股,进入该行前十大股东序列。

对于剩余浦发转债,市场原本预计可能受益于正股股价的不断上扬而触发强赎,进而完成转股——2024年至今年6月末,该行A股累计涨幅超过110%,领涨A股上市银行,股价也上行至可转债转股价上方,与强赎价的差距不到20%。

但下半年以来,A股银行板块整体震荡走低,包括浦发银行在内,多家上市银行股价距离强赎价的差距被再度拉大。最终,浦发转债也将以到期兑付的方式退出市场。

不过就在退市前,东方资产通过二级市场+可转债转股方式大规模增持,中国移动也将手中的部分浦发转债转为浦发银行普通股,转股进度提速。

浙商证券研报认为,理想情况下,若主要股东采取反摊薄行动,即上海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转债进而转股,中国移动将存量转债转股,则剩余浦发转债有望大部分转股。

存量银行转债减少

从现实情况来看,银行可转债成功转股才能全部计入核心一级资本,否则发行方需兑付到期本息。

通常,当正股股价持续高于转股价时,部分短线投资者可能选择转股获利。而大面积转股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该条款一般设定为当期转股价格的1.3倍,且满足区间收盘价要求。这对长期“破净”的上市银行来说难度不小。

中邮证券研报指出,需求端银行转债因信用资质强、抗风险属性显著、正股股息率突出,一直是转债投资者青睐的底仓品种,市场对其需求持续高位。但供给端因银行板块估值长期破净,银行转债新发自2023年以来实质上处于长期停滞状态。

不过,去年9月以来A股银行板块快速上扬,成都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可转债触发强赎转股。其中,成银转债、苏行转债、南银转债、杭银转债、齐鲁转债先后因触发强赎条款,最终完成摘牌;中信转债则在今年3月到期兑付摘牌。

财通证券报告认为,浦发转债到期退市后,银行转债底仓筹码进一步压缩,其余银行转债合计规模将降至900亿元以下,电力设备将超越银行成为转债规模第一大行业。

责编:罗晓霞

排版:刘珺宇

校 对:王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光伏反内卷最新进展,千亿龙头罕... 10月14日,光伏概念板块走强,隆基绿能(601012.SH)、亿晶光电(600537.SH)等行业...
IGBT龙头斯达半导营收大增2...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孙华秋编辑|韩迅自9月以来,国产I...
培育钻石全线爆发!多只概念股涨... 10月14日,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板块方面,培育钻石板块领涨,楚江新材(002171.SZ)、黄河旋风...
京东11.11惊喜不间断 八大... 10月14日,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在京举行。活动现场,京东11.11交出首份成绩单。自10月9日...
小图拉姆复出之路:国米的谨慎与... 在意甲联赛这个充满竞争的舞台上,球员的健康与状态往往是球队成功的关键。最近,国米的前锋小图拉姆因左腿...
最新税收数据显示:全国企业季度... 央视财经(记者 张伟杰)记者14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从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看,去年三季度至今年三季度...
V观财报|先达股份前三季度净利...   中新经纬10月14日电 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先达股份”)14日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
自然堂冲击港股IPO,国货美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婧汐 易佳颖 实习生黄诗茹在谷雨、林清轩等国货美妆品牌涌向资本市场的热潮中,又...
中汽协:9月我国汽车产销延续同... 央视财经(记者 宁坤 赵鹤)今天(10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9月,我国...
国产三强“论剑”:中国智能手机...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华小V”新三强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