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视觉中国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是一个矛盾体。
这里有颇为惨烈的竞争,价格战、渠道战、营销战,炮火永不停歇。同时,这里也孵化出全球颇具活力的产业创新。
根据咨询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高端智能手机单一市场。本地市场贡献了全球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600美元以上)超过四分之一的份额,高端机型销量占比已达三成。
这片丰沃的战场上,游戏规则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存量博弈取代了增量红利,市场已从“如何做大未来蛋糕”快进到“如何争抢眼前蛋糕”的阶段。单纯依靠渠道扩张和价格补贴,恐怕难以为继。厂商须得构建更深的护城河,才能勉强“不下牌桌”。
这也促使消费者的心智日趋成熟,不再只为一纸参数买单。高频场景下流畅的体验、科技与美学的融合、品牌自身传递的价值,正成为左右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试想下,当旗舰产品普遍配备了出色的屏幕、敏捷的处理器,技术如何被整合,又如何服务于用户感知,才是竞争的核心。
最终,一场由成熟市场及成熟用户推动的淘汰赛,塑造了全新的市场格局:竞争高度集中,国产品牌成为主导。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从2024年7月到2025年8月,销量排名前六的厂商合计占据了约95%的市场份额。其中,华为、vivo和小米三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一半(分别为17.6%、17.6%、16.4%),各家与苹果交替领跑,成为市场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市场环境独树一帜,任何单一模仿式的战略都无法生存。企业须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组织文化和对未来的判断,开辟出一条独一无二的道路。
正因如此,中国手机市场孕育出若干战略范式,“条条大道通罗马”,取向和侧重不同,但同样成功。华为、小米和vivo三家领军企业,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答案。
华为登山,小米种树
在中国科技行业,华为和小米是两个鲜明的坐标,一个向上登山,一个低头种树。
作为高山型企业,华为的战略是在岩石上开路。
这种自上而下、资本密集的宏大工程,目标是建立独立、坚韧的技术基座。从麒麟芯片到鸿蒙系统,华为致力于攻克“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一模式根植于华为独特的危机意识和企业基因。
在竞争残酷的toB电信设备行业中淬炼成长,华为形成了工程师主导、重视战略研发的文化。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后,这一基因自然延续,强调技术优势的主导。研发投入常年占收入的10%以上,2024年更是高达20.8%,近十年累计投入超过1.24万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场高风险、高回报的押注。
2024年初,麒麟9010芯片的回归,帮助华为手机业务重回正轨。“捅破天”的决心,让华为在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国货标杆之一。
而小米的战略,则是培育一片森林。
这种横向扩张、效率至上的商业实践,目标是培育庞大且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渗透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米以手机为连接核心,辐射出电视、音箱、汽车等成百上千的智能硬件。独创“投资+孵化”模式,在生态链企业的帮助下,快速扩张产品品类,高性价比的硬件负责吸引用户,互联网服务则能够创造利润。
小米的护城河由此构建。
单个产品或许容易被复制,但一个能够与超亿台设备无缝连接的智能家居网络,则难以匹敌。这种网络效应,带来了极高的用户迁移成本。用户放弃的不是一部手机,而是一整套业已习惯的生活方式。
观察华为和小米,前者以技术驱动,后者拓展生态,以不同方式构建了用户的“离开壁垒”。华为淬炼出软硬件一体化能力,小米则构建起庞大的生态网络。
基于此,或许更容易看懂vivo选择的第三条路。
vivo第三范式崛起
区别于竞争对手,vivo选择了一条向内探索的道路。
不追求征服技术之巅,也不执着于“疆域”的扩张,而是聚焦于一个朴素的目标:让用户满意。这便是vivo的“长河”模式,强调“水到渠成”的长期主义,沉淀用户体验,纳百川以成大海。
回顾vivo成立30年的历史,其内核始终稳定。
这家公司有足够的战略定力,保持耐心和专注,不被短期趋势左右,而是持续投入在那些真正能改善用户体验的领域。
这条道路上若干清晰的里程碑,印证了vivo不变的初心。
在行业普遍堆砌硬件的古早年代,vivo洞察到用户对高品质音乐体验的需求,开创性地将独立Hi-Fi芯片植入手机,开启了手机Hi-Fi时代。这是“用户导向”理念在早期的体现。
全面屏成为趋势,前置指纹与高屏占比的矛盾困扰整个行业。vivo率先发布了搭载屏下指纹技术的量产机,解决了用户对更高屏占比的需求。vivo为解决用户痛点,决心挑战业界难题。
近年,不满足于公版影像方案,vivo投入巨大资源,自主研发V系列影像芯片,在今天刚刚发布的X300系列上,V3+与天玑9500实现“双芯合体”,构成X300系列「蓝晶×天玑 9500」的强大影像中枢。从V1到如今的V3+,体现了vivo“深耕技术服务用户”的理念。
事实上,vivo的执行策略颇为清晰: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那些用户最能直接感知、也最为看重的体验维度上。它选择了设计、影像、系统、性能这四条“长赛道”,并以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力进行深耕。
这种“长河型”的战略,追求的是优势的长期累积和复利效应。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像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不断加深自己的核心优势。这种战略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市场的检验中。
数据显示,vivo长期稳居市场头部,并在2025年618大促及暑期促销季期间,凭借S30系列等产品强劲的销售动能重回市场份额第一,并逐步扩大优势。
更具说服力的数据,来自决定未来格局的高端市场。
在4000-6000元这一核心价格段,vivo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迅猛,市场份额从8.8%跃升至14%,而苹果的份额则受到国产品牌的显著挤压。“华小v”占据前三席,其中vivo成为三家中唯一在该价格段实现份额提升的厂商。数据自己会说话:vivo聚焦用户高感知体验的长期主义战略,正成功转化为高端市场的增长势能。
消费者需要技术领先的产品,但更需要这种技术创新能够立刻转化为可感知的、改善日常生活的体验。
vivo深刻理解:技术的终点是人。
Hi-Fi芯片和影像技术满足了用户对美的追求,一路走来,vivo在信息无障碍领域的持续投入,更体现了科技温暖的底色。
它开发了一系列无障碍功能,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例如,“vivo看见”应用,可以用AI实时描述摄像头捕捉到的环境,帮助视障用户“看见”世界,无论是识别路牌、阅读菜单,还是寻找一件物品,都不在话下。而“手语翻译官”应用,则能实现语音和手语的实时互译,扫除听障人士的沟通障碍。
科技的意义,在于让每个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这正是“以人为本”品牌理念的深刻诠释,也是vivo区别于其他竞争者独特的品牌温度。
X300系列印证vivo战略
vivo的“长河”战略作为理论体系,孵化酝酿了最新发布的X300系列产品。这一系列产品从技术路径、功能创新到产业合作,多角度体现了vivo的战略内核。
首先,选定的技术路径透露出vivo成熟的产业智慧。
X300系列搭载的“蓝晶×天玑9500”影像中枢,是“自研+共研”路径的集大成者。一场深度融合的共创,超越了单纯采购联发科旗舰芯片的简单模式。
一方面,vivo将自研的最新影像芯片V3+植入天玑9500的SoC中,实现了“双芯合体”,构成X300系列「蓝晶×天玑9500」的强大影像中枢,在视频赛道上实现全面引领。另一方面,vivo深入产业链上游,与联发科、Arm三方联合定义和优化了天玑9500的部分性能,尤其是在影像NPU方面进行了深度定制,为vivo的影像算法开辟了专属硬件通道,带来了毫秒级的精准追焦与响应能力。
这一模式既减小了承担全部底层研发的巨大风险,又超越了传统厂商简单采购公版方案的路径,实现了远超后者的软硬件一体化深度和差异化体验。vivo自身的研发力量,精准投入在核心的影像领域,同时借力全球顶尖的合作伙伴,实现了整体性能的优化。
事实上,vivo“自研+共研”的生态系统,卷入了各相关领域的头号玩家,无论是联发科、三星、蔡司,还是索尼、京东方、宁德新能源,都联动整合起来,为vivo朴素的 “让用户满意”理念贡献力量。这才是真正的“纳百川以成大海。”
其次,需求推动影像创新,体现了vivo的用户思维。
X300系列产品行业首发“4K 60FPS电影人像视频”功能,源自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这直接回应了日益增长的核心诉求:希望用手机为家人、朋友拍摄出具有专业质感的人像视频;而不是在凭空刷新参数。
用户希望得到电影质感的背景虚化效果,以及在4K超高清画质下流畅的60帧动态表现。此前,安卓与苹果阵营都未能完美实现这一组合,但vivo通过V3+芯片和强大算法,攻克了这一难题,为普通用户普及了专业级的视频创作能力。
最后,强大的硬件配置是vivo长期推动产业合作的硕果。
顶级的影像元器件,源于vivo与全球供应链巨头长达数年的深度合作与联合研发,不可能在单一产品周期内“临时抱佛脚”完成。
X300系列上,vivo与三星、联发科三方联合定制的行业独家的蓝图HPB传感器,带来了2亿像素超级长焦;蓝图与索尼联合定义的LYT-828云台级主摄,带来了卓越的画质与防抖性能。与蔡司的全球影像战略合作进入第五年,此次蔡司2.35x长焦增距镜帮助X300 Pro“以Pro之躯,释放Ultra之力”,正是双方合作进入光学设计深水区的明证。
这种基于信任和共同目标的长期伙伴关系,使得vivo得以深度介入上游元器件的定义和研发,从而打造出符合其影像哲学的产品。这正是“长河”模式在供应链维度的体现——汇聚全球优质的技术“源流”,浇灌用户体验的“田野”。
更关键的是,从影像出发,vivo积累了对行业更深刻的理解、对趋势更准确的判断,以及与产业伙伴更顺畅的合作。这家强调“水到渠成”的长期主义公司,正瞄准未来科技,试水智能头显和机器人市场,以提升用户的科技体验。
“高山”、“森林”与“长河”。
华为、小米和vivo,用三种各有侧重的模式,共同登上了国产手机市场之巅。它们相互竞争,也互为补充,展现出中国手机产业的深度、广度与成熟度。
高端化,是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终极战场。在这里,华为的技术权威、小米的生态价值、vivo的体验至上,都在接受消费者用真金白银进行的投票。
这场巅峰对决中,vivo凭借用户导向的经营哲学,塑造了独特的品牌身份。它的成功,源于与用户的共情与陪伴,源于对核心赛道的长期坚守。在对市场份额的追逐中快速成长,vivo已开始向行业输出引领性的产品理念和人文关怀。
这条长河,正汇入更广阔的海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91414.html?f=wyx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