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杀向大疆 OPPO杀向大疆 oppo杀后台严重
创始人
2025-10-13 15:36:23
0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田羽

OPPO终于还是坐不住了。

近日,据界面新闻披露,OPPO已启动手持智能影像设备立项,产品将直接对标GoPro与大疆。该项目由Find产品规划部下属智能影像团队操刀,负责人为前Find系列GTM李阳。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不久前,赛道内的主要玩家影石创新刚刚上市,股价一路飙涨,市值突破千亿。这个时间点的微妙,难免让外界将OPPO的此次出手,解读为一场受资本刺激的“跟风”。

回望近年,OPPO确实不缺“追风口”的身影。无论是XR、物联网,还是芯片,几乎每一次,它都来得不算太晚,却总落得雷声大雨点小的结局。如今,它再度瞄准GoPro和大疆,试图讲述一个新故事。

只是,这一次,市场还会相信吗?

有备而来?

手持智能影像设备这个赛道看似小众,却是当下少数仍保持高增长、高毛利的黄金地带。它主要分为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两大品类:前者由GoPro与大疆主导高端市场,后者则几乎是影石创新的天下。



沙利文咨询预测,到2027年,全球智能运动相机和移动全景相机出货量将分别达到6907万台与316万台,整体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这块蛋糕不仅够大,而且格外“香甜”——影石与大疆最新旗舰款的毛利率均超过50%。

中金公司分析指出,这一市场的成长性,有望帮助利润规模仍在亿元级别、以手机为主业的厂商改善利润结构。这对正处于增长瓶颈期的OPPO来说,无疑具有诱惑力。

从技术层面看,OPPO似乎也具备入局的“基因优势”。手持影像设备的核心在于算法——防抖、色彩、全景拼接,以及AI剪辑、追踪等整套影像处理能力。而这正是OPPO在手机领域长期积累的强项,其影像团队规模已超千人。

供应链方面,手持设备的SoC、DSP、摄像模组等核心元器件,与手机供应商重合度高,舜宇光学、欧菲光、丘钛科技等均是OPPO长期合作伙伴。这意味着OPPO在供应链控制上具备一定灵活性和成本优势。

然而,优势之下,挑战才是真正的冰山。

GoPro、大疆、影石早已在用户心智中筑起高墙,品牌认知和社区生态非一日之功。手持影像设备也不仅是硬件买卖,而是“拍摄-剪辑-分享”的全流程体验闭环。OPPO想要在巨头环伺的格局中撕开一道口子,难度不言而喻。

更关键的是时机。界面新闻透露,OPPO内部曾多次调研该市场,早期结论均是“无需下场”。而如今态度逆转,关键节点正在于影石创新的上市。

今年6月,影石登陆科创板,首日市值突破700亿元,后续一度冲高至1400亿,至今仍稳居千亿之上。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显然比市场趋势更能刺激决策神经。

这就让OPPO此次入局,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后知后觉”的资本跟风。

而OPPO过去的“跟风史”,并不光彩。

追风往事

进军手持影像设备,并非OPPO第一次追逐风口。过去数年,从XR、物联网到芯片,OPPO屡屡高调入场,却屡屡陷入高开低走的循环。

早在2019年,OPPO切入XR赛道,陆续推出AR Glass 2021、二代、三代等概念产品。然而,热闹的发布会之后,始终未能形成可观的销售规模和商业闭环。

物联网是另一场“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尝试。当OPPO入局时,华为已凭借鸿蒙系统卡位生态入口,小米也以“投行式”生态链投资构建护城河。反观OPPO,仍停留在单品推出阶段,缺乏系统级规划。

结果可想而知。据36氪报道,OPPO物联网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金额达数亿元。2021年,该业务被迫独立成事业群,下设穿戴、智能显示、音频三大部门,并要求自负盈亏。

随后,OPPO更被传出物联网部门大规模裁员。尽管官方否认,但2023年初,智能显示事业部的电视业务线被裁撤,事业群负责人李开新离职,一系列变动间接承认了物联网业务的失利。

最令人扼腕的,还是在芯片上的折戟。

2023年5月12日,OPPO毫无预兆地宣布终止哲库芯片业务。四年投入、三千人团队、百亿资金,瞬间归零。此前,OPPO曾以“马里亚纳”为名先后推出6nm影像NPU和先进蓝牙音频芯片,被业界视为技术立身的标志。

然而,这一切戛然而止。哲库的关闭,不仅意味着前期投入血本无归,更让OPPO的高端化战略遭受重创——失去自研芯片这一护城河,OPPO在技术话语权和品牌差异化上再度陷入被动。

一次次追逐,一次次受挫。而在OPPO不断试错的同时,其手机基本盘也已显出疲态。

主业承压

OPPO曾是中国手机市场的绝对明星。

2008年,凭借笑脸手机A103切入市场;2016年,以7840万部出货量超越华为,成为国内销冠;2017年出货量更突破1.18亿部,风头无两。

然而,辉煌未能持续。根据IDC今年二季度数据,OPPO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从去年同期的1130万部降至1070万部,市场份额从15.7%微跌至15.5%。

更值得警惕的是,其行业老三的位置正被小米步步紧逼。同期,小米出货量从1010万部增至1040万部,与OPPO的差距从120万部迅速缩小至30万部,市场份额仅差0.4%。



一度带来希望的“国补”政策红利,也逐渐见顶。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补对OPPO上半年销量和均价均有拉动,特别是2000-6000元价位段的Find和Reno系列。但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国补效应已快速衰减:首周销量增长65%,一季度整体仅增5%,二季度甚至同比下滑2.2%。

换言之,今年剩余时间,国补刺激效应趋近枯竭。而红利退潮后,OPPO的销售压力将真实暴露。

深层次问题在于品牌辨识度的模糊。华为有技术和品牌护城河,小米死守性价比,vivo强化影像标签。而OPPO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早已不具独占性,“轻薄设计”也已成行业标配。

Find、Reno、A系列看似全面覆盖,却无一形成足够差异化的竞争优势。OPPO逐渐沦为“什么都有,却什么都不突出”的品牌。没有杀手锏,就在白热化竞争中越打越被动。

讽刺的是,在主营业务承压、品牌认知模糊的当下,OPPO再次选择踏上那条熟悉的“追风口”老路。

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虽有机会,但巨头已树立高壁垒。OPPO此次入局,看似有技术、有供应链、有市场空间,却缺乏战略定力与品牌认知的支撑。与其说是开辟第二战场,不如更像是在增长焦虑下的又一次战术性试水。

问题是,OPPO还有多少资源可供消耗?还有多少时间容其试错?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独家」OPPO也要做手持云台相机,产品对标大疆》

财新《国补“期中考”》

新浪财经《智能手机大洗牌,OPPO为何掉队?》

新眸《国产手机进入淘汰赛:OPPO还能火多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号称10亿元打造,起拍价5.3... 红星资本局10月13日消息,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显示,10月10日,“新长安医院等两家公司重整投资人权益...
全球光刻机市场风起云涌,A股4... 10月13日,光刻机概念股震荡上扬。截至收盘,新莱应材(300260.SZ)、旭光电子(600353...
昂瑞微上个市 把一颗“炸雷”踢... 且读,且思~ 10月15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昂瑞微)即将迎来上会大考。从申报到上...
V观财报丨酒钢宏兴:杜昕辞去总... 【V观财报丨酒钢宏兴:杜昕辞去总经理职务,仍担任副董事长】酒钢宏兴13日公告,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副董...
商务部公告采用WPS格式,金山... 10月13日,港股金山软件(03888.HK)高开逾6%,盘中继续大涨,一度涨近19%。截至收盘,金...
逐季加快!外贸四季度还有新利好... 文/尹倩芸前三季度外贸数据13日公布,这份“成绩单”显示中国外贸韧性不减。据官方数据,今年前三季度,...
黄金期货,又现新高 ! 10月13日,国内期货市场沪金主力合约2512再度刷新高点,盘中最高达928.88元/克,下午收盘报...
八马茶业通过港交所聆讯 上半年...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10月13日,中国商报记者从港交所官网获悉,冲击上市已久的内地茶叶连锁龙头企...
今晚,油价跌了!加满一箱油将少... 央视财经(记者 平凡 彭琳)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受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将于1...
魏家15元汉堡,偷家肯德基麦当... 消费者所反感的,从来都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为预制菜付出了过高的溢价。15块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