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宗庆后刚去世一年多,娃哈哈就真的不姓宗了。
娃哈哈宫斗又迎来了新剧情,这次是长公主宗馥莉辞职了,从今往后,娃哈哈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这些头衔全都跟她没关系了,她将自立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娃小宗。
有人把这场大戏解读为大女主的复仇之路,这听起来确实很爽,但这对娃哈哈究竟意味着什么?宗馥莉的娃小宗前景如何?她的复仇会成功吗?
先来说下宗馥莉为什么要离开娃哈哈。
很多人都以为娃哈哈是宗家的私产,但从股权结构上来看,杭州上城区国资持股46%,宗馥莉只有29.4%的股权,其实国资才是大股东。
可是当年为了大战法国达能,老宗搞了一大堆的体外公司,这些体外公司才是宗家真正的私产,它们打着娃哈哈的品牌,拿走了大部分业务,但在股权结构上却跟娃哈哈没有任何关系。
这就导致了,娃哈哈的大多数利润都留在了体外公司,国资参股的娃哈哈母公司,去年的利润仅仅只有1800多万元,比起整个娃哈哈系47亿的净利润,占比只有0.39%,国资的分红因此少得可怜。
老宗去世后,这些体外公司一部分掌握在宗馥莉的手里,也就是所谓的宏胜系,另一部分掌握在杜建英和私生子的手里。
所以宗馥莉接班后,为了打击杜建英一方,就从对方控制的体外公司不断抽离业务,并转到自己的宏胜系旗下。
这就相当于重新洗牌,对整个娃哈哈系进行利益大调整,这个过程不但打击了杜建英,也必然殃及池鱼,让很多元老利益受损,甚至连国资都被连累。
这肯定就有人不干了,导致娃哈哈股东层矛盾爆发,要求必须经过全体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娃哈哈的商标授权。
宗馥莉因此被掐住了的命门,她作为娃哈哈的董事长,也没有权利再把娃哈哈商标授权给宏胜系了。
被逼到墙角的她干脆另起炉灶,搞了个娃小宗品牌,专心去做她的宏胜系了,相当于跟娃哈哈彻底分家了。
宗馥莉之所以走到今天,很多人都说这简直就是一部网络小说,她一手击碎了父亲的虚假人设,脚踢家族元老,手撕继母私生子,再二次创业单干,她作为小说中的大女主,坚强独立、快意恩仇,会让读者非常爽。
确实,从情感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她。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出轨了。
14岁那年,她被送到美国留学,可监护人不是亲妈,竟然是杜建英。
这个比她父亲小21岁的女人,不但天天管着她,还在陪读期间给她生下了弟弟。
试想一下,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每天跟父亲的情人生活在一块,心理压力有多大?她如何面对自己的亲生母亲?这种荒诞感和屈辱感,可能早就深深地埋进了她的骨子里。
所以2024年老宗一噶,刚掌权的宗馥莉立刻就挥起了大刀。
她一边打压杜建英手里的体外公司,一边拒绝承认老宗生前承诺的信托,就是要断掉私生子一家的财路,把对方赶尽杀绝。
但现实毕竟不是小说,这场复仇大戏的代价其实非常沉重。
娃哈哈最宝贵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这个品牌,世界品牌实验室去年的数据,娃哈哈的商标估值还高达896亿元。
可这个品牌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是宗庆后打造的民族企业家形象,一妻一女一布鞋,老宗勤俭克己的形象曾经深入人心。
这个形象尽管是虚假的,但普通消费者认的就是这个招牌,所以娃哈哈根本就离不开它。
但因为宗馥莉的反击,老宗的形象碎了一地,娃哈哈的品牌就受到了致命打击。
其次,老宗虽然私生活不检点,但他的确是一个很牛的企业家。
娃哈哈本身是个很复杂的公司,有集体企业改制留下的历史问题,有体外公司导致的利益分配问题,有家族内部的矛盾等等,但老宗利用自己的权谋和手腕,能把所有人都缝合在一起,让国资、家族元老、经销商,包括基层的员工,都对他没有怨言,他跟杜建英的那点破事,在娃哈哈内部其实一直都不算秘密,可大家仍然在帮他抬轿子。
可宗馥莉呢?
她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上来就高举高打、快意恩仇,她在打击小三的同时,也把很多人都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就连她的亲叔叔宗泽后,都频繁批评她把娃哈哈这块牌子糟蹋了。
娃哈哈就像一艘破破烂烂的大船,过去有手段高超的老船长缝缝补补,还能驾着这艘船一直往前走,如今换了新船长,猛踩一脚油门下去,导致这艘船立马就要散架,然后新船长只好跳船求生。
宗馥莉带着宏胜系出走,娃哈哈损失了一大半资源,接下来的前景恐怕不太乐观。
至于宗馥莉押注的娃小宗,也是前途未卜,她定下了年销300亿的宏大目标,但家族丑闻不断,又没了娃哈哈的品牌加持,仅靠宏胜系的一些工厂和渠道,想完成这个目标难如登天。
更要命的是,体外公司到底算不算侵占国有资产?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一旦被摆上了桌面,结果就不好说了,搞不好甚至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所以从道德角度,我们很难指责宗馥莉做得对不对,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她确实伤到了娃哈哈,无数人都要跟着为这场家族恩怨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