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大会前,人民日报连发8篇“钟才文”解读中国经济,信号很不寻常 人民日报重要会议讲话全文 重磅会议一文读懂中国经济
创始人
2025-10-11 20:24:07
0


作者|王战新 剑书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一个影响五年的重大信号,出现在最高官媒人民日报上。

自9月30日起,以头版开篇,连续发布8篇署名“钟才文” 的重磅评论,引发整个财经圈的高度关注。

要知道,“钟才文”三个字,谐音“中财文”,是“中央财经委员会”发表重要专论的署名。这种成系列、高规格、密集发布的署名文章,历来都是重大政策出台前的舆论铺垫。此次以高频次、大篇幅(总计约1.3万字)连续刊载的 “刷屏” 模式,更属罕见。


这一特殊安排,不仅凸显了经济工作在当前的重要性,还为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京召开)前的“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预期”奠定基础。

其核心目标很明确:不是讨论短刺激,而是为“十五五”规划提前定调。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市场反应强烈。今天,上证指数盘中一举突破3900点大关,创下近10年新高。

连续8篇“钟才文”,隐藏着哪些关键信号和财富密码?


全球视角

此次连续发布的8篇“钟才文”,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面向全球,深度剖析中国经济。

首篇标题就非常明确——《从全球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跨越与蝶变》,此后每一篇的行文,都把中国经济放在全球坐标系中加以对比、分析,直面国际社会的疑惑甚至质疑,并直接与某些国家和制度进行直接的优劣对比,措辞相当坦诚。


8篇文章的题目如下,每一篇标题中都有“题眼”,分别从不同维度阐述中国经济的特点,针对性极强:

——从全球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经济的跨越与蝶变

——深刻认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

——科学客观看待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

——全面认识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

——中国是全球包容性发展的典范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开放共赢性

——深入了解中国就会坚定相信中国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经济是什么样?系列文章列举了很多亮眼数据,直接与美国、日韩、欧盟“PK”。

2012年至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1%)的两倍。

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12年的11.3%提升至2024年17.1%。

此外还有:

——2024年中国基于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专利数量达70160件,比排名第二的美国和排名第三的日本分别多30%和45%

——欧盟委员会2025年7月发布的创新综合指数显示,中国得分较2020年提高3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显著高于美国(15.8个百分点)和欧盟(10.8个百分点)

——2024年盖洛普法律与秩序指数显示,中国安全得分高于德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不少来华外国人有着切身感受。

你看,不管是拼增速,还是拼专利、创新,乃至拼安全,中国经济都表现出色。

这样直接的“实打实”硬核对比,在以往高层文章中相当罕见。


确定性

贯穿系列文章的一个关键词,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确定性,外界传递出强烈的信心。

文章明确提出,今年中国经济规模预计可达140万亿元,正在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够避免西方多党制下的政策短视、朝令夕改等,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提供重要“稳定锚”。中国经济具备:

发展战略的确定性

宏观政策的确定性

市场空间的确定性

发展韧性的确定性

投资环境的确定性

同时连续用了三个“反观一些西方国家”,作为鲜明的对比:


此外,系列文章还列举了中国每年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领域培养的毕业生超过500万,持续积累的“工程师红利”,以及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国家、超大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全球创新技术最大的试验场等优势,旗帜鲜明地强调: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背后意味非常明显,这是一次面向全世界的信心宣示,也是对中国经济的郑重推介。


温差

在宣示发展优势的同时,“钟才文”也没有回避问题,而是选择直面质疑,为中国经济答疑解惑。

文章提到,关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主流是看好的,但也有唱衰的声音总的看,我国经济形有分化、势在向好、未来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8篇系列文章中仅有两次提到房地产,都出现在“风险”“分化”的段落中。

在谈到风险时,“钟才文”指出,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美国滥施关税削弱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国内大循环存在卡点堵点,供强需弱特征较明显,内需特别是消费增长内生动力不强,物价持续低迷,一些企业经营困难,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在止跌回稳过程中出现波动

这些风险,都在化解之中,民生也得到“兜底”保障。

事实上,近日财政部就透露,为了解决地方化债问题,计划新组建一个专门负责政府债务管理的部门——政府债务管理司整合目前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债务管理职责,构建统一、高效、协同的监管体系。市场普遍认为,债务司的设立,不仅是机构的调整,更是治理思维的升级。意味着中国的地方债务管理,正式从“救火队”转向“防火局”,从事后化解走向事前防控。

这是一次机制的重构,也是一次信心的重塑。

“钟才文”还明确回应了“温差”问题。为什么宏观数据很不错,一些市场主体却喊冷?文章指出:

产业转型升级不是一个齐头并进的过程,不是“齐步走”,而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后,不同区域、行业、群体会出现分化,宏观数据同部分微观主体感受会有“温差”。对此要全面看待,不能因为部分经营主体感受不好就否定整体经济形势,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次再次提到了房地产,与人工智能行业做出薪酬分化的对比。“有数据显示,人工智能相关行业薪酬增速是其他行业2倍,相比之下,房地产相关行业吸纳就业减少、薪酬缩水”。

此外,“钟才文”还对国际上两种典型的涉华经济论调作出了直接回应。

一是反击“中国输出过剩产能论”,文章指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源于充分的市场竞争与正常的供需调节,个别时期贸易顺差扩大是全球经济周期差异所致,本质是为国际市场提供了符合需求的优质产品。

二是反驳“中国通过国企控制全球供应链论”,强调中国企业在海外始终坚持合作共赢模式,遵循当地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存在所谓的“控制”意图。

综合来看,接下来的发展模式将非常明确,就是“兜底风险+科技突破”。更多资源会放在科技突破上,对房地产不要有太多幻想。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这一系列论述也代表着一场与西方对华刻板叙事的思想交锋推动国际社会更客观、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的发展路径与世界意义。


机遇

每到关键,高层都会在中央媒体上发表重磅评论文章,进行权威定调

2015年5月,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人民日报以《五问中国经济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为题,刊发了5000多字的“权威人士”专访。随后,轰轰烈烈的供给侧改革启动过去依赖房地产的发展模式逐渐被替代,中国制造2025蓬勃发展,也催生了大量新兴就业形态。

此次“钟才文”的系列文章,被视为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规划与新阶段供给侧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信号,也预示着新一轮产业变革即将启动,未来将有更多新兴行业和企业实现对传统模式的升级与替代,无数人的发展机遇也将随之展开。

哪些领域最富有机遇?

首先是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新动能领域。中国多款人工智能大模型位居全球榜单前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创新药加速研发上市。

其次是商品消费。202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超过50万亿元,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巩固,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空调等销量均位居全球第一。服务消费也成为新引擎。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大基建也并非没有机会。文章特别提到,中西部地区铁路、公路等密度仍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仍然能够产生长期经济社会综合效益;城际铁路和跨江、跨海桥梁等区域间通道建设,对改善交通物流效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明显,这方面投资需求还很大。

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方面,中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速度虽有所放缓但内涵更加丰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率还有十几个百分点的差距,还有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未来基础设施、民生领域等投资仍然有很大潜力。

最后,育幼、教育、养老、医疗等需求不断增长。比如,2025年中国将实现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60岁以上人口超3亿人,但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执业医师数、护士数与发达国家均存在不同程度差距。

这些重要领域,都将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和市场机遇,值得重点关注。


当下,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笼罩全球,地缘冲突此起彼伏,通缩压力如影随形,普通人如何在这场风暴中守护钱袋子?

我们有份“智谷趋势内部研判”,每周为你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楼市等多个领域的重要动向,199元/年,全年48期,帮助大家看清趋势,直达本质的财富信号。

最近恰逢智谷趋势12周年庆为回馈各位读者朋友,现在订阅,我们还将加赠——

1、《5节宏观分析框架课(音频)》

2、1场《下半年市场展望闭门分享》

扫码入圈,看清趋势,消除迷茫,仅限50个名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加速风险出清 广州农商行拟再折... 全文共969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时隔近10个月后,广州农商行(01551.HK)拟再度折价抛售近两...
原创 中... 中国从一个曾被列强压迫、满目疮痍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转变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让...
惊险手术!华西医院成功切除榴莲... 在医学界,面对巨大肿瘤的挑战,外科医生常常需要做出艰难的决策。这让我们不禁思考:当肿瘤的体积如同一个...
女子私摘茶楼门口盆栽柠檬 老板...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10月8日,成都一茶楼老板黄先生发布了一段视频:一名女子路过茶楼门口时,擅自摘走...
一面迟到15年的锦旗,背后是益... 一面迟到15年的锦旗,背后是一段温暖的守护。当顾客谢桂娥因女儿遭遇横祸陷入人生绝境时,益丰大药房的谭...
浆果色调与赛博未来:2025秋... 随着2025年秋冬季节的临近,时尚界又一次迎来了新的色彩潮流和设计灵感。浆果色调和赛博系列成为本季的...
2025隔热条十大品牌综合评测... 在建筑节能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隔热条作为门窗隔热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能耗与使用体验。...
南方乳业中止北交所上市审核,回... 因上市申请文件中财务报告到期需补充审计事项,贵州南方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方乳业”)10月10日...
民生银行杭州钱江世纪城支行暨科...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陈亚萍 10月9日,中国民生银行杭州钱江世纪城支行暨科创专营支行隆重举行乔迁开...
700亿债权资产待售!王锦虹掌... 出品|达摩财经10月10日,渤海银行(9668.HK)发布公告称,该行计划通过公开挂牌程序对近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