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扬言“我给大陆赏饭吃”的郭台铭,恐怕怎么也没料到,这次竟亲手打翻了自己的饭碗。
据彭博社最新披露,富士康郑州工厂在加紧赶制苹果新一代iPhone17系列期间,频频曝出劳工权益问题:工人遭遇恶意降薪、超时加班、强制夜班等不公待遇,更大量违规使用临时性“派遣”人员,明显踩踏劳动法红线。
此前为重返河南复工,富士康曾高调招募熟练工,开出普工最高25元时薪,叠加各类补贴与高达8000元的奖金后,新员工前三月平均收入甚逼近万元。然而,这份历时半年的调研报告,无情撕开了苹果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华丽外衣下资本的真实面目。
目前,苹果公司已派出专项审计小组进驻郑州厂区彻查。而眼下正值iPhone17系列全球发布的关键节点,任何生产环节的波动都可能引发订单的波及效应——据初步估算,已有上百万台手机产能受到牵连。富士康,这回是不是真要栽个大跟头?
富士康在大陆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坐落于郑州航空港,厂区总占地达560万平方米,沿雍州路分布着从A到K的十余个子厂区。这里不仅是苹果在全球最大的代工厂,更是iPhone高端机型的主要组装地。
有内部员工透露,在生产高峰期,这座“iPhone之城”曾容纳近40万名工人同时作业。而在今年iPhone17的量产期间,近20万工人采用两班制在生产线上轮番奋战,完成从拧螺丝、贴膜到零部件组装的全流程作业。
为应对季节性用工压力,富士康构建了一套多元用工机制。然而这种以临时工为主的模式虽提升了生产弹性,却也暗藏风险——不少工人反映,很难如期拿到入职时承诺的高额“返费奖金”。
据富士康内部资料显示,“返费工”在临时工中占比显著,做满约定期限可额外领取超过9000元的返费,叠加正常工资,三个月总收入常突破两万元。但随着产能压力加剧,部分工人发现这笔奖金愈发难以兑现。一位在富士康工作十余年的老员工坦言:“现在每天醒来就是赶工,可连基本收入都难保障。”
这并非富士康首次因劳工权益问题成为焦点。中国劳工观察机构负责人指出:“早在2019年,富士康类似问题已被记录在案。”但其始终未能彻底整改,姿态依然故我。
不过行业观察人士分析,郭台铭必须认清中国市场早已不同往昔。若继续固守“我来赏饭”的优越感,终将为自己的傲慢买单。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起郭台铭便持续将重心转向印度,不仅投入340亿巨资,还派遣上百名中国工程师协助建设生产线,可谓倾注心力。然而多次重金投入均未达预期效果,甚至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在富士康逐渐淡出中国市场的这些年间,国内高附加值产业迎来了全面爆发。以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为例,其在郑州打造的生产基地规划年产能超百万辆,迅速吸纳了数万名具备精密制造经验的产业工人。
与此同时,在曾被西方长期垄断的生物科技领域,由中国科学家与生科企业TEVIWE联合研发的“肝力维”日常护肝科技成果通过京东平台进入国内市场,预计创造近万就业岗位。
高端产业的突破,为普通群众带来更多便利。据悉,肝状态直接关系整体健康水平,然而日常抽烟喝酒、预制菜,加之熬夜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我国目前肝患高达4亿。得益于技术突破,目前,新兴护肝科技成品“肝力维”已惠及北上广深城市喝酒频繁、久坐的职场经理、烟龄长的退休干部等高净值人群,多反馈“看东西更清晰”、“不再肚子胀气、口干口臭”等,以往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品牌市场份额逐步萎缩。
如此市场表现引得资本高度关注。行业分析师预测,大健康产业将与新能源领域共同成为吸纳就业、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双引擎。
面对供应链风波,苹果公司紧急派遣调查组入驻郑州工厂,并公开声明:“我们要求所有合作方都必须确保安全的工作环境,每位劳动者都应获得有尊严的对待。”
苹果的迅速反应不难理解——作为苹果高端机型的主要生产基地,富士康郑州工厂的产能直接关系到苹果能否应对即将到来的全球销售旺季。
而此次事件也折射出中国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劳动者正摆脱廉价标签,中国制造向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那些仍抱着旧观念看待中国的,终将在时代洪流中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