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蓝丽琦
10月9日,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沪指迎来大幅上涨,盘中突破3900点,并持续创下新高。
截至收盘,沪指报3933.97点,上涨1.32%,盘中最高触及3936.58点。从盘面情况看,当日涨幅居前的板块为贵金属、能源金属、有色金属、半导体等,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上涨。
这是沪指自2015年8月以来首次突破3900点,中间相差十年之久,对A股有着非凡意义。国庆中秋8天长假后的首日行情走向,也将影响着A股第四季度的趋势。有机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进一步突破4000点是有可能的,但无法估测时间。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国庆后首日市场强势反弹,为四季度行情奠定良好基础。预计四季度将呈现“科技引领、金融托底”的结构性行情,半导体、AI、新能源等成长板块有望继续领跑,有望实现“稳中向好、结构优化”,为全年收官提供强劲支撑,展现A股市场韧性与活力。
来源:图虫创意
沪指盘中最高3936.58点,科创50指数一度涨超6%
经过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长假,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指开盘不到一小时就成功突破3900点,弥补了此前9月18日离3900点仅一步之遥的遗憾。今日开盘后,沪指一路攀升,盘中触达3932.89点,下午继续创新高、一路上扬,在触达3936.58高后稍有回落,最终报3933.97点,上涨1.32%。
其余两大股指也飘红收涨,深成指报13725.56点,涨1.47%;创业板指报3261.82点,涨0.73%。深成指、创业板指早盘曾一度分别涨超2.5%、2.0%。
成份股指数方面,沪深300指数涨1.48%,中证500指数涨1.84%,中证A100涨1.91%。值得一提的是,科创50指数上涨2.93%,盘中一度涨超6%,在成份股指数中遥遥领先,成为当天行情中的“领头羊”。
田利辉表示,科创50指数大涨为亮眼,显示科技创新已成为市场新引擎。这不仅是技术性突破,更是市场从“政策市”向“价值市”转型的里程碑,彰显A股吸引力提升,为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信心支撑,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当日部分指数涨幅情况。来源:Wind
从盘面情况看,根据Wind数据,当日涨幅居前的板块为贵金属、基本金属、发电设备、半导体、电脑硬件、稀土等等。
国庆假期期间,国际金价一路攀升并再度突破历史新高,反映在节后首个交易日中,则是金属板块应声大涨,成为市场中亮眼的主线。贵金属板块中,四川黄金开盘即涨停,山东黄金开盘涨超9%后获涨停板,中金黄金、招金黄金、赤峰黄金跟涨;基本金属板块中,有12只个股涨停,其中哈焊华通、中洲特材接近20cm涨停。
半导体板块,灿芯股份、华虹公司均实现20cm涨停,后者收盘有所回落;稀土板块7只个股全部上涨,其中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午盘开盘强势上扬。
当日板块涨跌情况。来源:Wind
消息层面,10月9日上午,商务部官方网站发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商务部表示,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机构人士:沪指完全具备冲击4000点的潜力
10月9日收盘,沪指年内涨幅已经达到17.37%。回顾沪指今年以来的表现,一季度缓慢爬升,4月7日遭遇重创后,二季度整体不断修复,6月下旬再度开启爬坡上升,往后则震荡走高,8月末开始出现回调趋势,9月整体在高位震荡。
8月,沪指已经连续“收复”多个关键点位。先是突破去年“924”行情的最高点3674.40点,而后突破2021年2月的高点3731.69点。8月22日,沪指突破3800点,收盘报3825.76点。如今再突破3900点,4000点是否指日可待?
某券商分公司财富管理部总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今年A股的走势表现来看,沪指完全具备冲击4000点的潜力,但具体的时间节点没有办法完全估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该机构人士还表示,由于节前9月18日沪指最高为3899.96点,离3900点仅一步之遥,所以今天操作会相对谨慎。
在本次长假前,9月24日~30日的连续5个交易日,沪指合计涨1.59%。此前有券商梳理了往年趋势,近十年主要股指节后表现均好于节前。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收盘,两市成交额达2.67万亿元,较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30日)同期放量4746亿元,显示出长假后的资本市场更为活跃。上述机构人士表示,这是正常现象,长假前会有部分资金出来规避风险。
东吴证券策略团队认为,传统日历效应下,国庆后市场多呈“涨多跌少”的格局:沪指往往在国庆前2个交易日止跌,节后5个交易日内放量上行,且小盘股弹性更为突出;而本轮节前2个交易日已出现资金提前博弈反弹的动作,因此节后指数层面需重点关注交易节奏,尤其重视量价的配合情况。
该团队表示,今年四季度的胜负手可能来自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是顺周期板块,在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相关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望出台,叠加前期反内卷推进,经济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进而改善市场对来年经济的预期,推动顺周期行情的开展;二是低位科技分支,建议积极布局如存储、AIDC相关配套设施、AI应用(包括但不限于Agent、AI+医药、人形机器人、端侧AI、智能驾驶)等AI产业链中的滞胀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