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Chester
去年8月,在特朗普与马斯克的一场直播对话中,安克创新的出现一度被称作“美国总统带货”。那一刻,它几乎成了中国品牌全球化的象征——凭借设计与品牌力在海外站稳脚跟,成为“微笑曲线”的典型受益者。
然而仅仅一年后,风向骤变。安克创新不仅因充电宝起火事件频频登上热搜,还被曝在美国遭遇逃避关税调查。一边是“懂王”带货的荣耀,一边却可能迎来“懂王”震怒的清算。
资本市场最先感受到寒意。9月,安克创新股价下跌超10%,终结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上涨。其背后的导火索,正是来自美国市场的两记重拳:
9月18日,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因存在火灾和烧伤风险,安克主动召回约48.1万个充电宝;次日,美国众议院委员会又致函商务部长,要求对安克展开调查,指控其涉嫌不公平竞争与非法规避关税。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一个月前,安克才刚推出7000万股权激励计划,并传出考虑赴港上市的消息。短短两个月,这家曾被资本市场奉为“消费电子优等生”的公司,经历了从宠儿到被围剿的急转直下。
从半年报数据看,安克依旧是典型的“出海一哥”:上半年实现营收124.16亿元,其中北美市场独揽57亿元,占比近半,是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如今,这个主力市场却因产品安全与关税问题,让安克深陷困局。
与此同时,充电宝召回事件也在国内引发连锁反应,消费者质疑声不断。这个曾被视为深圳制造代表、以安全和品质著称的品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从资本追捧到监管围困,安克的处境愈发微妙:它的品牌越来越贵,但它的底座,似乎越来越脆。
出海一哥,炸伤美国人
6月,罗马仕充电宝的一场火,让公众对充电宝安全的担忧彻底点燃。而让人意外的是,罗马仕与安克的电芯供应商,都是来自无锡的安普瑞斯。
几乎在同一时间,安克也不得不紧急召回相关产品。事实上,当时的安克充电宝,已经在美国“炸到人”了。
CPSC(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早在6月就发布公告,要求召回部分批次的安克 PowerCore 10000,涉及115.8万台。彼时,CPSC已收到19起火灾或爆炸报告,其中包含2起轻微烧伤,财产损失合计超过6万美元。
| CPSC的召回公告。
而根据CPSC最新披露,安克充电宝又牵涉到33起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4人轻度烧伤、1人严重财产损失。
对此,安克回应称:“此次召回与6月国内的召回属同一批次,只是因流程原因,美国CPSC现在才发布。”
但有媒体统计,单今年6月至今,安克在海内外已累计召回235.2万台充电宝。若全部按照全额退款处理,或导致最低4.32亿元,最高5.57亿元的经济损失。
安全问题之外,舆论风向也在迅速逆转。创始人阳萌日前接受媒体采访,网友在这篇访谈文章的评论区留言:“充电宝召回一点不提是吧”,成为了获赞最高的评论。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爆料安克产品存在自燃情况,所幸尚未出现人员伤亡。但安克的售后态度更是引发海内外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今年6月,有加拿大消费者表示安克在召回时遭到区别对待(仅在美国召回),还有海外消费者提到在申请召回时由于无法提供有效序列号,被安克拒绝退款换货。
| 海外消费者的抱怨。
同样的遭遇,也频频发生在国内消费者身上。有网友直言:“客服把用过的产品寄回来,连原封口贴都懒得撕。”
曾几何时,安克凭借“比华强北杂牌更安全、比苹果原装更便宜”的定位,让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其安全和质量支付溢价。但如今,围绕品控与售后的质疑,已经让中美消费者“同仇敌忾”。
尤其在美国,电子产品一旦爆燃伤人,监管容忍度极低。
2016年,三星 Galaxy Note7 “爆炸门”在美国共收到92起事故报告,其中包括26起烧伤和55起财产损失。最终三星先后召回100万部手机并停产,当年10月更遭遇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分析师预计损失高达50亿美元。
然而,对于安克来说,爆燃伤人或许还不是眼前最大的麻烦。
挨了关税大棒
去年8月,安克充电宝因现身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直播对话中而爆红,获封“美国总统带货神器”。然而,若逃关税的指控坐实,这段营销佳话恐将沦为负资产,甚至失去特朗普这位“头号代言人”。
外媒披露,美国众议院委员会针对安克逃避关税,开出了三条指控:
第一,安克涉嫌通过错误分类产品编码、以及东南亚转运来逃避关税——或是申报低税率编码,或是伪造原产地;
第二,安克被质疑接受政府补贴,在2023年就拿到至少1200万美元支持;
第三,安克的低价策略冲击了美国本土企业。
这些指控中:1200万美元的补贴,连安克128.67亿元营收的零头都不到,而“低价”之说更显牵强。在国内,安克一直被视作“轻奢型”充电宝,在美国亚马逊上的定价也高于同类中国品牌,如绿联、倍思。
|从上至下为倍思、绿联与安克生产的同类型移动电源在美国亚马逊的售价。
更不用提今年4月,在特朗普加征关税后,安克还主动上调了售价。SmartScout数据显示,其数十款产品平均涨价约10%,部分型号甚至从70美元飙升至109美元。
真正的焦点在于“东南亚转运”。这本就是跨境产业链中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而今年美国海关加大了打击力度。
安克在越南设有生产线,公开表示要通过东南亚优化供应链,推动全球化柔性布局。但现实是,越南产量仅占安克总订单约10%,远不足以支撑北美市场。特别是在北美两度召回的163.9万台充电宝,都明确使用了无锡安普瑞斯的电芯,即产自中国。
更关键的是,越南在3C产业链中承担的更多是组装环节,而在美国海关的定义下,如果没有实质性加工,转运就难逃“规避关税”之嫌。这种产能与市场需求的错配,折射出安克所谓“柔性供应链”,更像是关税压力下的权宜之计,距离成熟的合规化生产还有很长的路。
安克创始人阳萌在近期访谈中将组织架构比作“战区主战、军种主建”——区域销售是“战区”,要打赢仗;中台供应链与渠道是“军种”,要建设能力,提供支援。问题在于,“规避关税”的争议恰恰暴露了战区与军种之间的脱节:供应链、渠道与美国销售线在合规层面的协同不足。
阳萌本人也曾反思,2022年产品失败源于对团队过度授权,忽视了细节把控。而如今,在贸易摩擦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跨境合规恰是最不能“放权”的环节。
“微笑曲线”笑不出来
阳萌似乎一直想当个“甩手掌柜”。
阳萌倡导的所谓“联邦制放权”,正是安克“浅海战略”在管理方式上的体现:“像联邦赋能给州、州赋能给市一样,总部负责赋能,各个业务单元(品类)拥有高度自主权,各自经营。我个人的选择是做‘总统’,而不是‘国王’。”
然而,这种“放权”模式,已多次让安克付出代价。
2022年,阳萌曾遭遇“27个产品线中快20个都打不赢别人”的“系统性失败”。他后来发现:“当我深入一线后,才震惊地发现,公司表面运行的制度和方法,与实际情况存在巨大的鸿沟。”
而今年6月的召回事件,同样源自生产环节管控脱节。安克解释称:在最近的质量安全检查中发现,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
阳萌曾多次公开强调:“我们本质上是一家‘微笑曲线’两端的公司,专注研发、品牌和销售,不做制造。”
这种模式确实让安克稳坐高毛利优势——毛利率超过40%,年利润超过20亿元。但当供应链失去掌控,“微笑曲线”还能笑多久?
阳萌在访谈中坦言:“比如以前大家说安克电池好……从2023年开始,我们组建了接近100人的电池平台部门,目标是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电池最稳定、最可靠的公司。虽然最近还出了一些bug,但我们在亡羊补牢。”
言下之意,即便目前电池安全出了问题,安克依然不会改变生产外包的模式,“微笑曲线”仍是其核心坚持。
但现实是,整个充电宝行业早已陷入价格内卷,低价竞争让供应商利润被极度压缩,不少企业为生存不得不在合规与品质上打折扣。但安克的充电宝出海卖溢价,在国内也不便宜,本不该在电池这种安全核心环节上“省钱”。
更何况,安克从来是一个舍得花钱的公司。8月13日,安克刚刚推出7000万股权激励,覆盖不超过608人,其中606人为核心技术与业务人员;2024年经营分享奖金高达8亿元,让近500名员工年薪百万,预计2025年的奖金池更将扩大至10亿元。
安克舍得奖人,却似乎舍不得换掉出问题的供应商。
安克当前最大的悖论在于:战略的“上半身”高居研发与品牌云端,享受高毛利与丰厚激励;而供应链的“下半身”深陷外包泥潭,屡次引爆安全危机。
真正的危机,或许不是一次召回或一项调查,而是商业模式面临信任考验。当“安全”这一核心品牌承诺被接连的“bug”击穿,高溢价大厦便有崩塌风险。
安克在内部激励上挥金如土,却在外包生产环节受制于人,无异于将品牌命门交付他人。在安全即生命的行业,最值得重金投入的,不是微笑曲线两端的风光,而是产品生命线的坚固。
参考资料:
Tech星球《召回200万台充电宝,“出海一哥”安克难突围?》
新浪科技《连环爆!安克再召回48万个充电宝,创始人3小时访谈只字未提 | BUG》
亿恩《突发!安克被曝涉嫌非法避税》
虎嗅《独家对话安克CEO阳萌:247亿出海巨头的坦诚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