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近期股价走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北京报道
临近十一,云南旅游(002059.SZ)无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丽江、大理、西双版纳等耳熟能详的特色风光外,公司的二级市场股价更是走出了过山车行情,一周五登龙虎榜,三份股价异动公告“发到手软”。
据同花顺统计显示,9月17日至9月25日之间,云南旅游股价连续走出4个涨停,两个跌停,五次登陆龙虎榜,买卖席位前五名中多次出现了“量化打板”“温州帮”“低位挖掘”、拉萨“T王”等知名游资身影。
到底发生了什么?公司对于股价的表现是否予以关注?如何看待游资对于股价的炒作?
《华夏时报》记者向云南旅游发送书面采访函。公司回复表示,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周期、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公司高度关注股价波动情况,针对公司股票异常波动,董事会对有关事项进行了核查并及时披露。
云南旅游直言: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三大方向深化合作,包括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动机器人产品在文旅场景的落地应用等;不过,该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预计对公司当期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后期能否顺利落地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股价异动
9月17日,云南旅游早盘开市一小时后,股价暴力拉升涨停至6.07元,成功脱离底部区域,并由此开启了“十一前”的异动之旅。
当日晚间,公司发布2025年来首个股票异常波动公告。公告指出,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三大方向深化合作。一是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组建联合研发团队,聚焦文旅场景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攻克高动态全身协同控制、多模态空间智能感知、情境化拟人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
二是推动机器人产品在文旅场景的落地应用,重点开发适用于主题公园、景区的机器恐龙、互动NPC机器人,以及提升游客体验的零售服务机器人,并推动研发成果在文旅行业落地;三是建立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培育文旅机器人领域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告特别指出,目前,该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后期能否顺利落地推进存在不确定性,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9月18日至19日,云南旅游股价“两天两板”收入囊中;18日,公司首次登陆龙虎榜,买方席位中“量化打板”和“低位挖掘”位居前列。
9月22日,公司股价收盘继续冲击涨停,创出历史新高8.09元,再次进入龙虎榜。卖方席位中,“温州帮”位居第三。
当日晚间,公司发布异动公告并具体指出,公司全资子公司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机器人产品在文旅场景的落地应用。但公司目前尚不具备机器人整机设计或生产能力。同时,相关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该事项预计对公司当期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云南旅游公告进一步指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6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91.99万元,同比下降110.85%,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公司经营业绩风险。
9月23日至25日,公司股价连续两个跌停,随后低位震荡,并连续三日登上龙虎榜。买方席位前五名中“T王”拉萨三大营业部集体现身。
9月25日晚间,公司公告表示,近期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规定的其他情形,并再次强调,公司全资子公司文旅科技开展的相关机器人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预计对公司当期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后期能否顺利落地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与浙江人形机器人中心合作开发文旅机器人,但尚无整机生产能力。股价在公司公告后出现大跌,且多次登上龙虎榜,游资炒作明显,投资者需要注意风险。”一位券商文旅行业首席分析师向《华夏时报》记者如是说。
转型发展
面对2025年半年报的亏损,云南旅游公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旅游文化科技板块为应对市场变化,主动调整业务结构,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在稳固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新增长点。但受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影响,板块营收及毛利率同比下滑。
同时,传统旅游业务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客单消费出现下降趋势,导致传统旅游业务收入出现下滑,进一步削弱了盈利能力。综合影响下,经营利润未能覆盖期间费用,整体亏损同比增加。
可以看到,此次云南旅游进军机器人领域,并非临时起意。
在5月16日召开的线上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询问公司有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什么时候能够扭亏为盈?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制定“十五五”战略规划,未来,公司将依托文旅科技丰富的赋能经验、领先的科技手段,以“科技升级文旅、文旅服务消费”的融合发展理念,搭建文旅产商一体化运营模式,构建新型的旅游消费模式,尽快实现业务转型,推动公司未来持续向好发展。
4月3日,公司公布增发方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以下项目:滁州华侨城文旅装备产业园工程建设及基础设备投资项目1.33亿元,偿还有息负债及补充流动资金5710万元。
目前,增发的进度如何?滁州的项目已经投产,对公司的三季度业绩有影响?是否会扭亏?转型机器人何时能看到对业绩的贡献?
云南旅游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增发的相关工作有序推进中,公司将按照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及时予以披露。滁州项目将通过新建标准化厂房、购置新型设备、扩充试验场地等措施推动公司在高科技游乐设备制造领域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推进公司产品创新。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开源、节流、盘活、创新”为主线,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精益化管理等举措,做好现有业务的可持续经营和提质增效工作,努力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
“云南旅游目前面临的压力不小,上半年亏损且下滑明显,毛利率和净利率进一步下滑。长期看,如果公司机器人合作实质性落地(如技术专利或订单)、旅居项目盘活资产(如恐龙IP开发),业绩将有望迎来拐点。”上述分析师如是说。
减持完毕
可以看到,在此次股价突破之前,云南旅游的股价自2025年二季度以来,一直在低位徘徊。
6月11日,公司公告称,董事李坚先生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979.6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96%)。
7月5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李坚先生发来的《股份减持情况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完毕。此次减持股份为7月3日,均价5.15元,数量为979.6万股,比例为0.96%。
公司股价低迷,是否和该减持行为有关?随着公司转型机器人,公司的股价是否脱离底部区域?
对此,云南旅游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董事减持股票严格履行了相关程序,减持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司全资子公司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合作尚处于前期阶段,后期能否顺利落地推进存在不确定性,而二级市场股价走势受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周期、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与股东的减持相比,公司的半年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富国中证旅游主题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在持续增持公司股票。
对此,公司是否关注?如何看待这种状况,说明了什么?
云南旅游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公司高度关注股东变化情况,投资者投资偏好受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周期、市场情绪、投资者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投资目标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
国庆黄金周即将来到,云南旅游表示,公司通过制定系列营销推广、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等措施迎接十一黄金周。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