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叶青 北京报道
作为国内电子铜箔制造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安徽铜冠铜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铜冠铜箔”,301217.SZ)在PCB铜箔和锂电铜箔赛道深耕多年,产品广泛服务于电子电路、锂电池等关键领域。受AI服务器需求驱动及HVLP铜箔国产替代预期影响,9月12日股票价格一度冲高至37.6元/股,并创出上市以来新高,后因主力获利了结进入调整阶段。
近日股价呈现震荡调整态势,9月19日以31.90元/股收盘后,此后股价止跌反弹,9月23日受市场情绪推动大幅冲高,盘中触及37.50元高点,最终收于34.13元/股。不过,后续两个交易日股价连续回调,9月25日下跌至32.81元/股,9月26日股价进一步下探至30.83元/股,跌幅6.03%。
铜冠铜箔营收增44.8%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铜箔行业供过于求的供需结构尚未改变,叠加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铜价的剧烈波动,铜箔市场整体环境仍然艰难,铜箔生产企业经营形势依然严峻。不过,伴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的高速发展,作为AI服务器基材的HVLP铜箔需求旺盛,并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锂电池铜箔的竞争焦点也转向4.5μm、5μm等高附加值产品。
在此背景下,铜冠铜箔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市场策略,发挥高端铜箔领域先行者的优势地位,大力开拓高端市场,坚持以高端路线引领公司发展。据铜冠铜箔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97亿元,同比增长44.80%;归母净利润3495.4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2427.05万元,同比扭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8亿元,上年同期为-3.52亿元。
与此同时,电解铜箔作为电子制造行业的功能性基础原材料,被称为电子产品信号与电力传输、沟通的“神经网络”,主要用于印制线路板的制作和锂电池的生产制造,对应的产品类别分别为PCB(印制电路板)铜箔及锂电池铜箔。
据铜冠铜箔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完成铜箔产量35,078吨,其中5μm及以下锂电铜箔产量实现稳步增长,高频高速基板用铜箔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其产量占PCB铜箔总产量的比例已突破30%。高端HVLP铜箔产量增速较快,上半年已超越2024年全年产量水平。
铜冠铜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HVLP铜箔作为高端覆铜板的关键原材料,技术壁垒高,全球范围内,仅少数企业能批量生产。公司较早布局高端铜箔市场,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打破技术垄断,相关产品实现批量供应,并实现规模化出口。公司拥有多条HVLP铜箔完整产线,并新购置多台表面处理机以扩充HVLP铜箔生产,满足未来增长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HVLP产能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能。
“铜冠铜箔作为一家在铜箔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优势方面来看,公司在营收增长上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说明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能得益于其产品质量的提升、客户群体的扩大或市场份额的增加。公司能够在行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实现营收的增长,表明其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行业产能过剩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2025年半年报业绩扭亏为盈,但翻看铜冠铜箔近年来业绩呈现较大波动。据铜冠铜箔披露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85亿元,同比下降2.33%;归母净利润1720.02万元,同比下降93.51%;扣非净利润亏损2624.78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12亿元。
对此,袁帅表示,这反映出公司在2023年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可能受到市场需求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减少可能导致产品销售不畅,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则可能压缩利润空间,行业竞争的加剧也会使得公司在市场拓展和定价方面面临困难。
此外,据铜冠铜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7.19亿元,同比增长24.69%;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1008.97%。对此,袁帅表示,这表明公司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未能有效控制成本或提升盈利能力。可能是在扩大生产规模或拓展市场过程中,成本增加过快,而产品附加值或销售价格未能相应提升,导致利润被侵蚀。
值得关注的是,锂电池铜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质地较软、制造技术较成熟、成本优势突出等特点,因而成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首选。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和储能产业的兴起,国内电解铜箔市场迎来高速发展,不少企业跨界布局。然而,在经过两年的产能快速扩张后,国内铜箔市场已经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
根据海通证券发布的研报,在需求端,2024年中国电解铜箔需求量为99.9万吨,其中,锂电铜箔为61.8万吨,电子电路铜箔为38.2万吨。而在供给端,到2024年底,国内电解铜箔总产能预计达到211.3万吨,其中,锂电铜箔141.4万吨,电子电路铜箔70.2万吨,国内电解铜箔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而且,记者发现,铜箔生产的核心原材料为电解铜,近年来铜价波动对公司成本控制影响显著。在业绩报告中,铜冠铜箔表示,伴随全球铜矿供应增速放缓,公司主要原材料铜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这给公司带来成本压力,公司原材料采购及产品出货将分别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采用“铜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以及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同时控制库存,尽可能降低铜价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的风险。
不过,浙大城市学院副教授林先平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通过与控股股东铜陵有色的关联采购,可获得稳定且价格相对较低的原材料供应,较行业成本低35%。同时,通过设备节能技改,以及国产化替代,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有助于公司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保持竞争力,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机构看好HVLP铜箔市场
据Prismark机构预测,2024年至2029年期间,全球PCB产值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2%,到2029年,全球PCB市场将达到946.61亿美元。对此,林先平表示,受益于下游PCB行业的稳步增长,铜箔市场也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为铜冠铜箔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利的行业环境。
据了解,今年年初至今铜冠铜箔股票价格出现大幅上涨,1月3日至9月26日股价涨幅达172%。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也吸引机构关注。天风证券认为,铜箔是PCB的关键原料,高端品包括RTF、HVLP、可剥离铜箔。AI发展促进高端PCB铜箔需求和产品迭代,国产商有望分享产业增长蛋糕。HVLP铜箔市场当前以日韩厂商为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看好AI产业链发展对上游铜箔的促进,建议关注铜冠铜箔、德福科技。
铜冠铜箔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9.97亿元,同比增长44.80%,整体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受当前市场景气度提升的影响,公司现阶段高频高速铜箔订单需求均较为旺盛。公司拥有多条HVLP铜箔完整产线,并新购置多台表面处理机以扩充HVLP铜箔生产,满足未来增长需求。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AI服务器电源是下一个千亿元市场,根据测算市场规模有望于2025E-2027E快速提升,模组/芯片市场规模CAGR预计为110%/67%,核心受益环节集中在PSU、PDU、BBU及DC-DC(PDB+VRM)等器件。随着GaN/SiC渗透、800VHVDC+SST架构落地及智能电源管理普及,龙头厂商市占率与业绩有望提升,二线厂商或承接溢出订单。
袁帅表示,铜冠铜箔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发展潜力,不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公司需要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成本管理、拓展多元化业务等方面下功夫,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公司需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下来。
对于2025年铜冠铜箔的业绩,林先平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495.4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随着公司高端产品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预计2025年公司将继续保持盈利态势,不太可能继续亏损。
责任编辑:帅可聪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