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今年上半年,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600675.SH)(下称“中华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9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26.09%,同期公司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关键数据均大幅增长。
不过,公司当前项目储备不足且短期偿债压力攀升,其日前接手的上海徐汇东安路“地王”项目之一(斜土社区C030301单元127b-23地块)既是补充收入的契机,也因公司近年频现的质量维权问题,成为市场信任修复的关键考验。
9月23日下午,在中华企业中期业绩说明会上,就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地王”项目品控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段石磊提问。段石磊回应称,下半年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开发节奏。对于“地王”宅地的品控能力与履约管理水平等问题,其称公司将通过完善管控体系、提升交付标准化水平,确保“地王”项目的建设与交付质量,“特别是交付后维修工作将通过标准化管理进行高效处理”。
上半年业绩扭亏增势显著
据公开资料,中华企业创立于1954年,是上海老牌国有房企,2018年收购中星集团后成为上海地产集团旗下核心开发平台。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华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6.79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26.09%,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具备结转营业收入条件的产品较上年同期增加。
从业务结构来看,房地产业务仍是营收主力。上半年房地产业营收60.99亿元,物业管理营收4.12亿元,商业营收1.51亿元;多元业务方面,上半年公司农业板块毛利率稳中有升,食材供应链新增上海客运段、中海油、特斯拉等十余家客户,团餐业务服务项目总数已增至45家,续签率均达100%等。
营收的爆发式增长直接带动了利润端扭亏。报告期内,中华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36亿元,去年同期为-3.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1亿元,去年同期为-3.5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6亿元,去年同期为-3.66亿元。
据悉,公司交房结利的产品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合营企业上海保锦润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保锦润”)因交房结利,导致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等数据的变动也均为该原因。
中报显示,保锦润为中华企业参股公司(持股49%),今年上半年收入33.83亿元,营业利润为7.03亿元,净利润为5.27亿元。不过,中报未说明保锦润所打造的项目名称。有公开信息显示,保锦润打造的项目为“保利和颂”(曾用名“保利中企和颂”,又名“新顾城和颂名邸”),由保利和中华企业分别持股51%、49%,现已售罄。
短期偿债压力攀升
尽管上半年业绩亮眼,但中华企业的长期发展韧性仍存隐忧,其中最突出的是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
根据公司于8月底披露的定期经营数据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主要开发项目有4个。其中顾村0414-02/0415-01地块项目(权益占比49%)已经竣工,广富林03-04地块项目(权益占比100%)、广富林07-10地块项目(权益占比100%)、闵行莘庄16A-05A地块项目(权益占比100%)为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0个,新竣工项目0个,无新增项目储备。这也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可结转的项目资源将面临断档风险。
同时,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中华企业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达64.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4.08%,主要系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将于一年内到期,由应付债券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所致。而尽管公司应付债券总额较上年末减少35.16%,截至6月末仍有69.84亿元,短期偿债压力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储备告急、资金压力加大的背景下,8月16日,中华企业披露,受上海新枫安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枫安”)委托,负责建设管理上海市徐汇区斜土社区C030301单元127b-23地块项目。从股权关系来看,新枫安由上海徐汇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0%和60%,此次委托具有明显的“集团内部协作”属性。
据悉,该地块为今年上海东安新村旧改项目中备受瞩目的“地王”三宗宅地之一,3月26日协议出让,由新枫安拿下,总价83.5亿元,折合楼板价约12.6万元/平米。根据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官网于9月8日发布的《徐汇区C030301单元127b-23地块项目设计方案》,该地块将规划建设5栋17—25层住宅楼,总共206户,设机动停车位635个,非机动停车位277个。
公告显示,中华企业对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范围包括产品定位、立项可研、规划设计、成本及合约招采、住宅项目营销管理、竣工验收及交付管理等。项目代建管理费则由基础管理费和考核管理费组成,总金额为销售金额的2%。
“本次交易有利于进一步淬炼公司专业开发管理能力,巩固项目管理专业优势,增加收入和利润来源。”中华企业表示。不过,由于中华企业近年频发质量问题与维权事件,市场对其“地王”项目的品控能力颇为关注。公开信息显示,最近几年间,该公司旗下中企·云萃森林、光华雅境、保利和颂都因质量问题等引发过舆论关注。
下半年灵活调整开发节奏与策略
9月23日,在线上业绩会上,中华企业管理层对记者提出的业绩可持续性与“地王”品控等问题作出回应。
关于项目储备与开发节奏,段石磊表示,近两年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公司在土地市场采取“谨慎研判、精准布局”的策略,公司当前土地储备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等地,这些区域经济发展韧性较强,房地产行业的市场恢复整体较快。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健经营节奏,把握政策窗口,持续推动销售去化。与此同时,公司将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开发节奏和策略,以应对土地市场的不确定性。
同时,针对徐汇“地王”项目的建设管理,段石磊强调:“公司始终重视住宅项目产品力提升,优化在建项目的设计与产品配置,确保符合市场需求。”
其进一步表示,在工程建设方面,公司持续完善管控体系,加强标前沟通、招标要求与质量评估,确保项目过程管理有序进行。同时,客户服务方面,公司不断提升“优佳交付”标准化水平,以确保项目交付后通过系统性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特别是交付后维修工作将通过标准化管理进行高效处理。
有不愿具名的市场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中华企业接手东安路“地王”项目既是补充收入、锻炼团队的机会,也是修复市场信任、重塑品牌形象的考验。后续该项目的建设质量、交付效果及市场反馈,将影响公司未来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