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北大S博士
中欧班列的大动脉,被波兰突然切断11天,提示我们必须加快战略备份 了。
近日 , 中欧班列经历了一次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波兰以俄白联合军演和无人机越境事件为由,关闭了全部波白边境口岸。
要知道,目前中欧班列三条线、接近90%的货运量都要经波兰,再分拨至欧洲26国220多座城市。波兰的行为,相当于单方面“切断”中欧班列。东大的新能源车、精密仪器运不过去,每天损失十几亿美元。
尽管波兰否认关闭边境是针对中欧班列,且25号就恢复通行,但这一事件依然意义重大。
它不仅是一次物流危机,也是一面镜子 ,映照出当前全球经济合作的脆弱性。
智谷趋势联合创始人北大S博士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
第一,大国博弈时代,中欧班列这条经济纽带,不可避免卷入地缘政治漩涡。
事实上,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欧班列已屡次因地缘风险承压,运力呈现缓慢下降,此前还发生过俄罗斯以安全问题扣留、干扰赴欧班列的事件。
今年1-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同比减少1.9%,罕见出现下滑。
重要启示是,在西方阵营的地缘政治考量下,经济合作有可能会被牺牲,必须高度警惕。
第二,中欧关系相当复杂,政治上遇冷之后,经济上也可能变冷。
尽管双方都强调战略自主,但欧盟内部决策复杂,成员国利益各异。波兰的单方面行动,在未与欧盟核心国家充分协调的情况下,就对中欧整体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实质性损害。
过去几年“政治冷,经济热”的默契,也可能会被打破。
第三,中国主动应对,西进战略全面铺开,战略备份越来越重要。比如绕开俄罗斯、东欧的中欧班列南线计划提速等。
尽管中欧班列货运量只占中欧货运的一成,但波兰行为深层次的信号是,有人正利用中欧贸易向中国施压。
北大S博士有个观点,关于外部环境一定要做好准备,那就是我们可能迎来一个以50年甚至80年为周期的新常态。冲突加剧、全世界右转、全球化倒退,以本土的重复生产为代价。
过去30年的全球化生存法则变了,出口肯定受影响,最终传导到方方面面。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剧变?地缘冲突更频繁,将如何影响我们手里的房子、大A等资产?
今天晚上19:00,北大S博士有一场直播 ,深度拆解近期政经大事,直接上干货,把真相讲给你听。
直播没有回放,点击下方预约,到直播间一次性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