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烧出了三国鼎立!
鸿蒙问世,杀出了三分天下!
长期以来,全球移动操作系统都被海外企业所垄断,直到2024年华为发布纯血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才真正打破了iOS和安卓“二分天下”的格局。
很多人对鸿蒙操作系统的认知,或许还停留在它仅是华为旗下的一款产品。然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如今的鸿蒙操作系统已经步入到最后一个关键阶段——生态化。
要知道,操作系统的竞争,本质上是生态的较量。回顾历史,诺基亚、微软都曾野心勃勃地推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却因生态建设乏力,最终折戟沉沙,黯然退场。
鸿蒙系统能够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就离不开鸿蒙生态的崛起。
那么,什么是鸿蒙生态呢?
它就像是一个基于OpenHarmony开源系统共建共享的超级“社区”,涵盖了各式各样的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在这些平台上运行的海量应用。
这个生态的构建,绝非华为一家的独角戏,而是需要与千行百业、广大开发者携手共进。截至2025年8月末,开源鸿蒙社区已汇聚了479家社区伙伴和9284名贡献者。
在这样充满活力的生态建设中,整个金融科技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如果要想跟上行业发展红利,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便是一个好的抓手。
而在鸿蒙生态建设中,润和软件可没少出力。
在开源鸿蒙领域,润和软件是华为OpenHarmony项目A类捐赠人、七家初始成员单位之一。2025年1-2月其在开源鸿蒙社区的代码贡献量为85175行,排名第二,仅次于华为。
公司不仅参与了开源鸿蒙核心开发,还推出了全国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全场景智能物联操作系统——HiHopeOS,目前已经在金融、电力、医疗等多个领域落地应用。
简单来说,润和软件在鸿蒙生态中的作用更像是一位裁缝,将鸿蒙系统按需改写成不同版本,然后卖给设备商,这就加速了鸿蒙系统在千行百业中的普及。
在开源欧拉方面,润和软件同样表现出色。
开源欧拉(openEuler)是由华为自主研发的针对服务器系统的开发平台。随着CentOS停服,openEuler装机量大幅攀升,并在2023年首次跃居国内新增服务器操作系统榜首。
早在2020年,润和软件就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openEuler的国产操作系统发行版HopeStage,而软通动力2022年才推出,显然润和软件更具先发优势。
此后,公司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优化,与国内外众多服务器厂商实现了良好适配,并获得了宝德、华鲲、浪潮等多家厂商的认证证书。
润和软件的这些努力,不仅让它声名远扬,还赚到了真金白银。
2022年以来,润和软件通过绑定开源鸿蒙、开源欧拉大力开拓创新业务,营业收入逐年攀升,到2024年更是达到了6.81亿。
同时,创新业务在公司营收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2025上半年已经提升至21.4%,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也正是得益于高附加值创新业务的顺利发展,2022年后,在同行软通动力、拓维信息毛利率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润和软件却逆势保持着25%左右的高毛利率。
其实,抛开华为带来的光环,润和软件本身也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这也是众多合作伙伴选择与它携手共进的原因。
润和软件一直秉承着“做民族软件脊梁,担世界进步责任”的使命,在金融科技行业深耕细作,这一主业营收占比常年在50%左右。
2014-2017年,公司还通过并购捷科智诚(金融测试)、联创智融(银行解决方案)、菲耐得(保险系统),继续把自己的业务摊子铺大铺强。
如今,润和软件已是金融科技行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服务范围覆盖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超过260家中小银行、保险公司、券商等持牌金融机构。
并且,公司还连续4年在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类解决方案市场蝉联榜首,连续5年稳居数字业务类解决方案市场第一名,这些荣誉更是对其实力和市场地位的有力证明。
传统业务稳地基,创新业务促发展,公司业绩节节高升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2020-2024年,润和软件营业收入一直保持着同比正增长,从24.8亿涨到33.99亿。到了2025年上半年,营收继续同比增长10.55%至17.47亿元。
不过,相比于营收,公司净利润增长就略显“跌宕起伏”。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仅有0.6亿元,同比还降了29.43%。
这一热一冷的反差,不禁让人心生疑虑:润和软件究竟怎么了?
不要着急,再往下看扣非净利润,就安心了——2025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5217万元,同比大增47.33%,而且第二季度单季扣非增长更猛,直接到了69.61%。
这里要解释一下,净利润下降并非因为主营业务不行,而是2024年有笔“特殊收入”。剔除这一因素后,从真实的扣非净利润变化可以看出,润和软件其实是在不断变强的。
聊完了过去,接下来润和软件的发力点在哪呢?其又能否继续茁壮成长?
其实,早在2023年的年报中,润和软件就指出了方向——“all in AI”,具体来说就是瞄准了“金融+科技”。
近年来,随着AI、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预计到2028年国内金融机构的科技投入规模或将突破6500亿元。
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润和软件率先构建了覆盖金融全场景的AI能力矩阵,基于自研的大模型,将AI全面渗透到测试、应用开发、平台搭建等多个领域,力求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与此同时,围绕“金融”或“科技”主题的基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如金融ETF、金融科技ETF、全指金融ETF、数字金融ETF等。
但在众多类目产品中,要想投资正宗的金融科技ETF并不容易。
相比之下,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涵盖了软件开发、互联网金融及数字货币、数字认证、数字安全等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优质企业,兼具着金融属性与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关注金融科技行业动态、希望把握该领域发展机遇的人士而言,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值得留意。
最后,做个总结。
润和软件在传统金融科技领域根基深厚,稳如磐石,于华为鸿蒙、欧拉双生态建设中亦大放光彩。
虽然公司净利润起伏稍大,但扣非净利润的增长彰显了真正的内在实力。未来,其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浪潮,有望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