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粉”存货周转361天,宜品集团利润大降 羊奶粉库存 羊奶粉营收现状
创始人
2025-09-22 11:33:39
0




导语:宜品集团主攻羊奶粉市场,但存货周转近一年,受到市场消费者和投资人关注。在多家乳企巨头布局羊奶粉市场的竞争中,宜品集团要想突围并不容易。

摘要:

1、业绩下滑:宜品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降,除了经销商发货慢的短期影响外,背后还有行业巨头的竞争影响。。

2、存货高企:存货周转期持续延长,接近一年,背后的产品结构与研发升级问题值得关注。

作为中国羊奶粉市场第二大玩家,宜品营养科技(青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宜品集团”)的港股上市进程自启动以来便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宜品集团以“羊奶粉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作为主营业务卖点,以零售额口径计,宜品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市占率约 14%。

但在出生率走低与渠道库存压力下,宜品集团以“羊奶+特医食品”为切入点、抢位母婴细分市场的计划能否成功,首先要回答的是业绩下滑、市场挤压、研发薄弱等多个问题。

从营收利润双降的财务压力,到存货高企的运营难题,再到股权集中的治理隐忧,宜品集团的上市之路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01 “羊奶粉”竞争激烈,特医食品面临规模短板

宜品集团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亿元同比下降10.36%;归母净利润为5668.8万元,同比骤降42.57%。这是宜品集团近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同步两位数下滑,与2024年全年17.62亿元的营收规模形成鲜明对比,业绩增长动能明显减弱。

对于业绩下滑,宜品集团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因婴幼儿配方羊奶粉产品进行包装升级,导致部分经销商发货节奏延迟,进而影响短期营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宜品集团在招股书中强调其“中国第二大羊奶粉企业”的行业地位,但这一优势正被头部企业与跨界巨头双重挤压,生存空间不断收窄。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2024年在我国羊奶粉市场中,佳贝艾特母公司澳优乳业占比最大,达到24.8%;其次为宜品,市场份额14%,且仍在持续巩固优势。

在第二梯队内部,君乐宝、雅士利等企业也在加速羊奶粉产品布局,宜品集团的“老二”地位面临挑战。

此外,综合乳企巨头的跨界渗透也在挤压宜品集团的市场空间。以飞鹤为例,其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星飞帆卓睿”系列奶粉,通过“牛奶粉+羊奶粉混合配方”的概念快速铺货,直接影响了宜品集团的核心市场。

面对羊奶粉主业的增长瓶颈,宜品集团将特医食品业务视为“第二增长曲线”,并在招股书中重点披露其高增长表现。

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特医食品收入从0.24亿元增至2.1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3.3%;2025年上半年,特医食品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9.24%,占总营收比重升至16.1%。

但特医食品业务的短板也很明显。从市场地位看,宜品集团在国内特医食品市场的市占率仅4.5%,“城墙”仍需加固。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婴幼儿特医食品2024 年市场份额以零售额计,排名依次是雀巢(53.0%)、达能(17.4%)、圣桐特医(9.8%)、美赞臣(6.1%)、宜品集团(4.5%)。

目前,特医食品的销售主要依赖医疗机构渠道,仍需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02 存货高企:周转效率低下,资金占用严重

存货管理能力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而宜品集团的存货数据却暴露出其运营层面的严重问题——存货金额持续高企,周转效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面临减值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5年上半,宜品集团存货分别为6.1亿元、7.19亿元、7.88亿元、8.02亿元;库存周转天数分别为276天、296天、307天和361天。

361天的周转天数意味着,宜品集团需要近一年时间才能将库存产品销售完毕,生产计划与销售节奏仍需优化。

存货高企对公司资金流造成巨大压力。2025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4 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5亿元下降约61.7%,主要因存货占用资金增加导致。

为缓解资金压力,公司不得不加大银行借款力度,2025年上半年末,短期借款达3.2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8.3%,利息支出同比增加22.4%,进一步加剧了财务负担。

更值得警惕的是存货减值风险。2025年上半年,宜品集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1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0.08亿元增长50%,主要因部分羊奶粉产品临近保质期需降价处理。若未来市场需求进一步放缓,或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存货减值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对利润造成更大冲击。

在存货高企背后,则是研发投入的不足。

无论是羊奶粉主业的竞争力提升,还是特医食品业务的突破,都离不开研发投入的支撑,但宜品集团在研发方面的表现却显著落后于同行。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2024年,宜品集团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08亿元、0.12亿元、0.08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6%、0.8%、0.45%;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0.04亿元,研发费用率进一步降至0.5%。而行业龙头飞鹤2024年研发费用率2.8%,澳优约为1.7%。

与研发费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宜品集团销售费用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达2.33亿元,同比增长5.91%,销售费用率从2024年同期的24.5%升至28.9%。

此外,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2.4%,主要因银行贷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上升,财务杠杆的提升也加剧了利润压力。

03 上市前大额分红,融资需要用在实处

除了业务层面的问题,宜品集团的股权结构与分红政策也引发资本市场对其公司治理的关注——管理层高度控股,上市前大额分红,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有待完善,这可能成为其港股上市的重要考量因素。

招股书显示,创始人牟善波、康旺投资和启旺投资分别直接持有宜品集团19.16%、38.31%和17.64%的股份。康旺投资由牟善波全资拥有。启旺投资为员工持股平台,由康旺投资作为执行普通合伙人拥有约0.67%及由牟先生作为有限合伙人拥有约51.99%。因此,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牟善波、康旺投资和启旺投资合计为我们的控股股东,持有约75.11%股份。

上市前的大额分红行为进一步引发争议。据2023年的规划,宜品集团拟向股东派发约2.5亿元(分三期支付)股息,其中,1.41亿元、0.61亿元及0.09亿元已分别于2023年、2024年及2025年支付。由于宜品集团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分红金额的大部分或流入公司创始人牟善波口袋。

2025年上半年,港股新股融资额全球第一,投资者情绪回暖,破发率显著下降。Wind 数据显示,2025 年以来港股 31 只新股中仅 9 只破发,整体破发率 29.03%。

在港股回暖的背景下,宜品集团也并非毫无机会。若能利用上市募资重点解决研发投入不足、渠道结构失衡等问题,也有机会获得市场认可。招股书显示,公司计划将募资用于研发中心建设、线上渠道拓展和供应链优化,若这些投入能有效落地,有望为长期发展注入动能。

对于宜品集团而言,港股上市不仅是一次融资机会,更是一次全面审视自身问题、推动业务转型的契机。如何在业绩压力下重拾增长动能,在激烈竞争中巩固行业地位,在治理层面赢得投资者信任,将是其上市后需要持续面对的考验。

你会选择羊奶粉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刚减持套现4.44亿,A股又一... 9月21日晚间,浙江臻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臻镭科技”,688270.SH)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
非常缺数据!数据采集员学历放宽...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颇受关注,从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春晚,再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比赛,2025年也...
5连板大牛股,上演天地板 5连... 记者丨杨韵琪编辑丨梁明 张嘉钰9月22日早盘,泰慕士“炸板”后直线跳水跌停,盘中上演“天地板”,截至...
工业富联逆势上涨市值破1.4万... 9月22日,A股早盘缩量震荡,三大指数一度下跌,截至午盘,沪指报3822.59,涨0.07%。不过,...
比亚迪李云飞回应巴菲特清仓: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9月22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发文回应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
A股午评:沪指涨0.07%,消... 市场早盘缩量震荡,创业板指一度跌逾1%。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早盘收盘,沪指涨0.07%,深成指涨0...
直播电商普惠效应显现 511万... 9月21日,在浙江省海宁市举办的抖音创作者大会电商作者交流专场上,抖音电商公布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电...
蔚来新ES8再降1万元,李斌:... 红星资本局9月22日消息,9月21日,蔚来(09866.HK/NIO.US)董事长李斌和总裁秦力洪接...
安踏股价开盘大跌,市值蒸发12... 澎湃新闻2025-09-22 11:03:09澎湃新闻记者 徐宏文9月22日,安踏体育(02020....
消费电子板块早盘走强 立讯精密...   中新经纬9月22日电 周一早盘,A股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0.07%,报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