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
2025年开年至今,内地资本市场资金加速“南下”,布局港股市场的热潮始终不减,已然成为跨境资本流动领域的一大突出看点。截至9月15日收盘,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额已达1.09万亿港元,超过了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规模空前的资金流入正重塑港股定价逻辑与生态结构,推动市场迈入内资定价新时代。
从驱动因素看,港股创新药与科技板块的高成长潜力、高股息资产在国内利率下行背景下的配置优势,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的全球流动性宽松前景,共同吸引资金持续南下。资金流向聚焦具备长期潜力的优质标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尤为突出,比如阿里巴巴、美团、腾讯控股等。
对于后市发展,多家机构持乐观态度,认为流动性宽松与企业盈利改善将支撑港股结构性行情,科技、金融等板块凭借估值优势与成长潜力,有望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承接更多增量资金,港股市场的投资机遇备受关注。
南向资金热潮涌动
2025年以来,内地资本市场资金“南下”布局港股的热潮持续升温,成为跨境资本流动领域的显著亮点。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收盘,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额已达1.09万亿港元。在此之前的2020年至2024年,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25亿港元、4543.96亿港元、3862.91亿港元、3188.42亿港元和8078.69亿港元。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规模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在美联储政策摇摆、全球资本再配置的复杂背景下,内地资金正以史无前例的力度重塑港股市场的定价逻辑与生态结构,这场由南向资金主导的“流动性盛筵”,正将港股带入内资定价的新时代。
谈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的原因,查理投资董事长兼投资总监李一丁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港股创新药与科技板块吸引力显著,成为资金核心吸纳方向。部分创新药公司涨幅超9倍,互联网等科技企业亦实现大幅上涨,优质标的价值持续凸显。
“从市场环境看,国内利率下行背景下,投资者对高收益资产的需求提升,而港股市场中不少标的具备高股息特性,配置性价比进一步凸显,推动资金持续南下捕捉机会。展望后续,机构人士提到,若美国开启降息周期,全球流动性环境将趋于宽松,这一外部变量有望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进一步强化南向资金及海外资金的流入趋势。”李一丁分析道。
资金聚焦优质标的
上万亿资金汹涌入市,其流向始终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关注点。
从资金配置逻辑来看,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的优质板块成为布局重点,其中互联网行业的头部企业持续获得南向资金青睐。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收盘,南向资金对互联网龙头阿里巴巴的净买入额已超1300亿港元,这一规模在同期获增持个股中表现亮眼,充分凸显出资金对其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
除阿里巴巴外,互联网板块内的其他优质标的同样吸引着南向资金的目光。Wind数据显示,美团年内获南向资金净买入额突破500亿港元,腾讯控股年内净买入规模也达到约250亿港元。不难看出,南向资金对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的配置意愿较强,这既源于对相关企业基本面稳定性的看好,也体现出对互联网板块长期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心。
在南向资金持续增持的背景下,阿里巴巴也在业务端加快布局本地消费领域。就在9月10日,其旗下高德地图于APP首页正式上线“高德扫街榜”,并同步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计划投入超10亿港元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这一举措意味着,阿里巴巴将以高德地图为核心载体,进一步深化对本地消费赛道的渗透,为其业务生态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与此同时,同为南向资金重点配置标的的美团,也通过旗下大众点评加码本地服务。大众点评近期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依托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平台海量真实评价数据挖掘用户需求,同时强化对非真实点评数据的筛选剔除,以“AI+真实高分”模式为用户提供可靠消费决策。
港股结构性机遇可期
对于港股后续走势,多家机构认为,在流动性宽松与企业盈利改善的双重支撑下,市场结构性行情有望持续,估值修复空间仍存。
华夏基金认为,一旦美联储再度开启降息周期,或对港股科技板块形成实质性提振。降息带来的市场流动性宽松,将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向风险偏好更高的资产,港股等新兴市场有望承接外溢的海外流动性。而外资偏好代表中国新经济动力的科技互联网板块,以及依托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大金融板块。港股科技板块目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并且囊括了中国AI核心资产。
华安基金则表示,前期港元流动性阶段性收紧压制了港股表现。展望未来,港股资金面有望宽松。随着港元兑美元升值,香港金管局已不必继续回笼资金以维持联系汇率,9月美联储大概率重启降息,美元、美债或维持震荡,届时美国资金有望外溢至新兴市场,港股或将部分承接外资回流。
止于至善总经理何理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不断流入港股,远超历史同期水平,有三方面驱动因素:一,中国AI经历DeepSeek时刻,港股互联网巨头配置价值凸显,内地资金涌入中国云计算头部企业;二,内地“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及要求,对于同公司和同板块港股红利股息率普遍高于A股,价值型资金转战港股红利板块;三,香港市场与海外流动性关联性更高,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升温,给港股估值扩张提供了友好的流动性环境。
何理认为,哑铃策略仍然值得实践,一头的港股红利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并降低回撤,另一头的中国AI核心资产可以为投资者抓住时代机遇以及提高收益弹性。目前恒生指数估值仍然显著低于全球其他股指,只有1.2倍市净率和12倍市盈率,但其中囊括了中国人工智能、新消费、新能源等高速增长的行业以及一大批优质国央企,因此对港股后市仍然持乐观态度。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