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方案提出,推动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应用。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网联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建设,鼓励汽车前装V2X、5G等高性能通信模块,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促进物流、环卫、出行服务等多场景应用,鼓励重点地区逐步拓展跨区域协同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支持汽车、信息通信、交通等行业企业以数据为纽带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快多元化价值链培育。
划重点,车路云一体化,以前叫车路协同,现在更提升了一个层次,加了云计算。
如今,在自动驾驶领域,基本是中美两大玩家在比拼,传统的日本、欧洲车企因为缺乏成体系的软硬件产业链,实质上退出了竞争。
和歼10C吊打阵风一样,自动驾驶的竞争,是体系的竞争。
按理说,由于下场比较早,在自动驾驶领域,谷歌为首的美方团队更为先进一些,但是中方团队出了老千:车路协同。
如果在马路上装上传感器,通过云端数据链的形式传输给汽车这条路有多宽、限速、拐弯、红绿灯信号等信息,汽车的自动驾驶难度就大大下降,甚至把天气情况温度湿度都传给汽车,而汽车只需要判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就差不多了。
特斯拉FSD固然niubility,但在车路云一体化面前,就是那个被吊打的阵风。
初看起来,这是一项庞大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顶多能在一小部分路段做测试。
但,什么叫浪漫主义气质?
中国已经开始规划智慧路网,在试点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推广。
因为体制的不同,中美道路的改造和建设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美国已经蜕变为修一条高铁都要几十年的国家了。可以说,随着车路云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在自动驾驶领域,将遥遥领先世界。
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21—2035年)》 等提到,打造数字智能的智慧运输服务体系,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应用,推进数据资源赋能运输服务发展,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公路感知网络,实现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 ...
一、智能汽车的驾校:千方科技
千方科技在北京亦庄建了个国家级的智慧汽车和智慧交通示范基地,面积达到650亩,覆盖了京津冀地区85%的路况和90%的高速路况,甚至包括乡村,开展车路协同的测试评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0亿元,同比下降7.21% 12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变动呈现巨大差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87.12%;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仅为2815.52万元,同比下降61.54%。
数据来源:iFind
净利润暴增的主要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达1.42亿元 12 ,包括资产处置收益和政府补助等。
相比之下,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明显下滑,扣非净利润降幅超过六成,反映出公司核心业务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126.38万元,同比下降173.15%,而扣非净利润虽为正(5003.86万元),但同比下降13.64%,表明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存在较大的波动。
智慧交通业务的下滑是公司业绩下降的主因,该板块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41亿元(剔除子公司视频产品贡献),同比下降37.62% 。其中城际交通业务收入2.34亿元,占智慧交通业务收入的31.60%;城市交通业务收入4.91亿元,占比66.22%。智慧交通业务收入同比下降高达34.72%。
二、天量商誉
公司账面商誉金额高27亿,主要是来自于2018年并购的宇视科技,对价为43.4亿,带来商誉31亿。2024年,宇视科技计提了5.7亿的商誉减值准备。
宇视科技是干什么的?
星空君有次和宇视科技的销售经理聊过,号称业内第三。
前两名是谁?海康和大华。
会不会上清单?
没关系,被中国盯上的行业,一定是饱和式发展,现在宇视科技25%的业务来自海外,覆盖145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复合增长率高达100%。
2024年低,公司“如愿以偿”上了清单。
宇视科技的产品能给公司带来很好的协同效应,对于智慧道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来说,安防(现在这两个字已经无法涵盖摄像头的功能了,暂时还这么叫)设备是数据采集的基础。
当然了,从财务视角来说,宇视科技的商誉风险也是非常大。
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021年半年报中,公司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6亿,到了2022年半年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成了-1.66亿,少了3个多亿,2025年又成了1.46亿,变来变去对公司的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数据来源:iFind
所谓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指公司在出具财务报表的时候,持有的股权市值的变动。公司持有五家公司的股权(计入权益工具投资),其中持有较多的是鸿泉物联19.98%的股权,鸿泉物联是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市值下滑严重。
鸿泉物联的核心业务是和车联网、智慧城市相关的各种传感器。千方科技的子公司出现在鸿泉物联的大客户清单里,是2020年的第三大应收款客户。
星空君认为这是很有创意的一种合作方式,持股供应商,能够确保上游配件的供应,尤其是在全行业芯片缺乏的情况下,确保供应。
最近几年在锂电行业也掀起了类似的合作浪潮,众多新能源车企业参股锂电池甚至锂矿企业。
四、期待和展望
也许深圳(抑或是其他城市)会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上路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城市,届时我们的生活质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在这个不断突破不断研发的过程中,千方科技一定是龙头企业之一。
但依然要警惕,公司扩张过程中的商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