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如今,日益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不仅可以满足境内外居民的生活需要,成为相关机构的“第二增长曲线”,也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折射出中国金融业日益增强的开放与创新活力。
上海地铁进一步优化支付方式,支持银联、数字人民币和国际主流信用卡的刷卡支付乘车,方便国际游客乘车。(图片由CNSPHOTO提供)
跨境业务多点开花
今年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两国央行行长共同宣布LCT框架正式启用。
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佩里·瓦吉约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增进市场对LCT框架的了解和参与,反映了两国对于深化金融系统互联互通,共同提升金融安全性和包容性的美好愿景。未来,印度尼西亚央行将继续与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合作,深化金融创新和一体化发展。
专家表示,顶层设计的优化提升带来一系列利好消息,正推动跨境支付行业向前发展,推动提升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今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推出的跨境支付通业务正式上线,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两地居民可实时办理跨境汇款。
今年5月27日,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公司与阿联酋央行签署了《关于跨境支付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合作研究开发跨境支付系统互联项目,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商业机构提供本币支付清算服务,加强风险合规的经验交流,提高跨境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今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其中提出,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持续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
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在2025年服贸会上,多家金融机构也展示了跨境金融服务方案。比如,中国银行专门设置了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专区,呈现其依托遍布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机构和清算网络,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银团贷款、离岸债券承销、熊猫债承销等领域积极开拓。工商银行则重点展示了数字人民币安心筑、中新双向进出口贸易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等落地场景的具体案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跨境支付机构加速出海
今年以来,多家支付机构通过收购或自主申领方式拿下境外支付牌照,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上半年,持牌支付机构乐刷母公司移卡成功获得了美国MSB联邦支付牌照和亚利桑那州MTL(货币转移许可证)州级支付牌照,并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正式批准,可在日本开展线上线下扫码收单业务。
新大陆在中国香港及美国设立子公司香港星驿支付公司及NovaPay,已成功获批MSB(货币服务业务)牌照,并筹备申请MSO(货币服务运营商)牌照。新国都也组建成立跨境事业群,负责跨境支付和境外本地收单业务的开展,并已取得卢森堡PI(支付机构许可证)牌照、香港MSO牌照、美国MSB牌照。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多数支付机构跨境业务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上半年,新国都跨境支付业务商户数量和交易金额快速增长,其中第二季度环比第一季度分别增长169%和272%;连连数字全球支付业务支付交易总额达1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拉卡拉上半年跨境支付交易金额为3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5%。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对记者表示,支付机构出海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不仅有助于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更能借助海外牌照资质突破合规壁垒,深入参与全球贸易链,为跨境电商、旅游留学等场景提供本地化支付解决方案,从而开拓新的收入来源。
“在政策鼓励及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的背景下,提前进行牌照布局将为支付机构构建长期核心竞争优势奠定坚实基础。”武泽伟说。
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建议,出海机构应以“牌照+本地运营+风控”为核心能力,避免“唯牌照论”。同时,区域化深耕优于“广撒网”,要选择持牌齐全、本地运营成熟、合规口碑好的伙伴,降低跨境资金与合规风险。
上一篇:A股预制菜概念板块整体上涨,得利斯涨停 a股预制菜龙头股票有哪些 A股板块涨幅
下一篇:小米跳过16发布17系列,全面对标苹果,预约已开启,智能手机业务二季度营收出现下滑 小米跳过升级系统版本 小米跳过激活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