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推出“高德扫街榜”,能打赢“到店”这场仗吗? 闃块噷鎵 闃块噷楂樺痉鍦版帹
创始人
2025-09-11 18:25:01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无小疆,作者:一无小疆,原文标题:《聊下阿里,以及“高德扫街榜”》,题图来自:AI生成

阿里推出了“高德扫街榜”,外卖的战火烧到了“到店”场景。

之前京东入场外卖的时候,外卖这场战役,京东是认真的。我谈过一个观点,即美团在“到店”和“到家”两个场景上,拥有对于商家的绝对控制权。而京东的品质外卖定位,恰巧碰上了美团“到店”场景的核心商家,京东的仗肯定是赢不了的,因为京东没有能力将“到店”场景能力补齐。

那么,阿里呢?

阿里如今在外卖市场的高投入能换回不错的成绩,除了饿了么多年的积累之外,最主要是外卖业务的商业模式决定的。

外卖是一个三边市场,商家、骑手、用户。但是外卖行业的网络效应并不强,三边市场同边负效应。美团之所以过去能在外卖领域绝对领先,是因为经营、规模、精细化运营能力拉高了对手的竞争门槛。

而网络效应决定了美团外卖并不是铁板一块,阿里仅用补贴就能拿回市场,甚至能长期重塑用户的购买习惯,说明美团外卖的规模效应强是假象。

但阿里也要面对补齐“到店”场景能力的问题,否则美团在商家侧还是有优势的。

所以,阿里又拿出了高德,这个MAU在国内排名第4的超级应用。

为什么是又?因为2021年的时候,俞永福挂帅本地生活,“飞高了”组合就是高德打头阵,口碑提供到店供给、饿了么提供到家供给,想要用高德地图来效仿Google Maps。

4年过去了,却一点水花都没有。

美团在前,高德地图的工具属性再做电商,难度是很大的。看似外卖要比到店的经营壁垒高很多,但是到店的仗对于阿里来说,也许比外卖还要难打。

因为“到店”和“到家”两块业务的底层业务逻辑不同。

“到家”是货架电商逻辑,拼的是价格和服务(履约效率等);

“到店”如今是货找人逻辑,拼的是内容和供给;

所以,抖音做不成外卖,但做团购很厉害。

再谈高德扫街榜,其实是新瓶装旧酒。高德地图一直就有本地生活的榜单,每个电商平台也都有,只是换了个新名字。号称的永不商业化,也有点偷换概念,哪个平台榜单有商业化一说?难道还竞价置顶吗?

榜单不需要商业化,但是进入榜单的方式需要商业化,高德有自己的广告平台,充值投放可以加大商家的曝光,曝光高了就会增加导航量、收藏量,进而提高进入榜单的几率。

阿里急于在“到店”场景上有所动作,但是给出的解决方案着实一般。

这也说明阿里管理层还没想好到店这场仗该怎么打。高德在某些场景上,如“即时性、出行、附近”,的确是有差异化优势,但是,底层还是货架电商的逻辑。

用货架打货架,高德赢不了,何况还包着工具的外衣。

阿里的本地生活生态缺失的“内容”版图,才是“到店”场景取胜的关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无小疆,作者:一无小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66154.html?f=wyxw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开股份:控股子公司间接持有宇... 9月11日晚间,首开股份(600376.SH)发布关于股票交易风险提示的公告。公告称,9月3日以来,...
券商业绩会密集召开:业绩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近期,上市券商密集召开业绩说明会,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心话题,透露证券行业发...
V观财报|大烨智能:实控人拟协... 【V观财报|大烨智能:实控人拟协议转让8%公司股份】大烨智能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杰于9月10日与中...
杨桦,对配偶失管失教、与不法商... 据贵州省纪委监委9月11日消息: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毕节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
V观财报|温州宏丰:实控人陈晓... 【V观财报|温州宏丰:实控人陈晓拟减持不超2.52%公司股份】温州宏丰公告, 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晓计划...
对话泰兰尼斯创始人:从中国童鞋... 采访 / 崔大宝来源 / 节点财经当“带着娃上山下海”成为一种新风尚,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装备时,也面...
5个月涨了70%多!创业板三年... 五个月最大涨幅超过70%,时隔三年半之后,创业板指数重回3000点。9月11日,市场全天走强,三大指...
医美巨头华熙生物盯上“减肥药”... 红星资本局9月11日消息 近日,华熙生物(688363.SH)投资圣诺医药(2257.HK)引关注。...
8月物价出炉:核心CPI连续4...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4%,环...
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裁员900... 红星资本局9月11日消息,靠着明星产品司美格鲁肽,短短三年间,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NVO.N)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