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务腰斩毛利率5连降!石药业绩跌回五年前:创新药转型或陷“高投入低产出”困局 | 创新药观察 核心利润率下降说明了什么 核心业务下滑
创始人
2025-09-08 18:07:29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

石药集团近期公布的业绩反映出公司传统优势板块面临挑战,盈利能力持续受到冲击,整体发展节奏陷入调整期。

业绩波动背后,既有行业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外部压力,也暴露了企业长期产品结构单一、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内部问题,传统业务抗风险能力薄弱的短板逐渐显现。

公司正推进创新药转型,研发投入增加,但从研发到商业化的转化效率尚未达到预期,转型过程中面临投入与产出失衡的挑战,如何提升研发精准度与成果落地效率成为关键课题。

核心指标创五年同期最差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01093.HK)于2025年8月22日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成绩单。上半年收入总额132.73亿元,同比下滑18.5%;归母净利润25.48亿元,同比下降15.64%。

这是公司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第5个季度营收下滑,且降幅较2024年全年的7.8%进一步扩大,营收规模已回落至2020年同期水平。



(石药集团单季度营收同比变化,来源:Wind)

石药集团目前面临困境,其抗肿瘤药物收入暴跌,核心产品多美素、津优力纳入集采后价格大幅下降,尽管销量增长,但对收入贡献减少42%。

这直接导致公司盈利能力遭到冲击,毛利率已经五连降,从2020年的72.3%降至2025年中期的65.6%,分业务看,占营收77%的成药板块成为拖累主因。上半年成药收入102.48亿元,同比锐减24.4%,其中肿瘤业务收入下滑60.8%,神经系统药物下降28.3%,心血管药物降幅29.3%。

以抗肿瘤板块为例,集采对核心产品的持续冲击影响明显。

2024年,公司抗肿瘤板块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28.3%,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60.8%至10.51亿元,连续7个季度下滑且降幅扩大,成为成药业务收缩的“重灾区”,主要受以下两款核心产品集采降价影响:首先是津优力(长效升白剂),在2024年京津冀“3+N”集采降价58%,2025年第十批国采再以最低价中选,叠加医院渠道丢失,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超50%;其次,多美素(脂质体阿霉素)在2024年集采降价23%后,2025年第十批国采降幅扩大至89%,尽管销量增长12%,但收入贡献同比减少78%,拖累抗肿瘤板块收入减少约8个百分点。

对于公司肿瘤业务暴跌,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董事长霍虹屹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石药集团上半年抗肿瘤业务收入暴跌约60.8%,这一数字无疑反映了集采政策对其核心产品的直接冲击。具体而言,其明星产品多美素与津优力在京津冀“3+N”联盟中集采价格分别下调约23%和58%,导致收入大幅缩水。这类集采举措属于行业层面的普遍性政策,对任何依赖这一类产品的企业都造成结构性打击。

霍虹屹还表示,不能忽视的是,此轮下滑也暴露出其产品结构的单一与核心竞争力的不足。多美素、津优力曾是收入支柱,但缺乏替代性产品或创新支撑,使得石药在集采政策冲击下面临抗压能力明显不足的困境。所以,这既是行业政策面带来的大环境效应,也是企业自身产品结构与竞争力的问题。

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惨淡的营收有一部分还是依靠“授权”这种不确定性收入。

财报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授权收入10.75亿元,主要来自SYS6005(ROR1 ADC)、伊立替康脂质体等创新药对外授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占成药业务收入的10.5%,部分抵消了药品销售收入下滑的影响(药品销售同比减少43.76亿元,授权收入补充10.75亿元,净减少33.01亿元)。但该收入存在两大风险:这种非传统收入不仅不具有可持续性,且对公司利润贡献有限。具体来看,公司授权收入毛利率虽高达90%以上,但需分摊研发成本;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26.83亿元,占成药收入26.2%;实际利润贡献或许不及核心药品。

“高”研发、低产出

研发投入方面,石药上半年研发费用26.83亿元,占营收20.2%,看似高于行业平均的15%—18%,但产出效率低下。

据统计,公司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50亿元,却仅有12款产品递交上市申请,其中Ⅲ期临床以上阶段的创新药不足5款。核心ADC管线SYS6010(EGFR ADC)虽获FDA快速通道资格,但Ⅱ期临床ORR仅39.2%,低于同类竞品,且≥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达49.8%,商业化前景存疑。

霍虹屹认为,研发费用攀升而产出尚未跟上,是传统药企转型创新药路上普遍面临的挑战。石药虽未公开精确数字,但业绩与研发的供需错配显露出转型过程中的“钱花了、产出还在路上”的痛点。

他表示,传统药企在转型过程中需警惕以下误区:一是盲目堆砌研发费用,而不聚焦于核心管线和临床转化的关键节点与效率。二是低估了创新药从研发到市场的时间节奏,不同于成药快速变现,创新要承受更长研发、审批和商业化周期。三是忽视BD交易结构中的质量与约束,比如里程碑与授权条款是否真实可得,而非仅追金额面貌。唯有精准聚焦、资源集中投入于最有潜力的资产,同时强化里程碑驱动与效率管理,才能提升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

石药集团的中报业绩并非短期波动,而是长期产品结构单一、研发转化不足、政策应对滞后的集中爆发。尽管公司试图通过对外授权和股份回购提振市场信心,但在创新药研发“马太效应”加剧的当下,其竞争力持续弱化的趋势难以逆转。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营收下滑—毛利率压缩—现金流恶化的负反馈循环,以及创新管线失败可能引发的估值下修风险。

石药集团如何走出业绩困境,其创新转型之路能否产品结构单一、研发转化低效与商业化能力不足的多重难题。《华夏时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滚动更新丨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持续更新中……)09:30 黄金概念盘初上扬黄金概念板块领涨,其中晓程科技上涨5%,西部黄金涨超3...
姜海荣出任深蓝汽车总裁 姜海荣... 荣耀前中国区CMO姜海荣在个人微博发布了一张关于自己的深蓝汽车工牌,并带上“深蓝汽车全球新品发布会”...
泡泡玛特大跌,大摩“力挺”:“... 随着LABUBU在二手市场价格暴跌,泡泡玛特股价近日遭遇重挫。但大摩依然看好,认为市场可能对单一的高...
黄金概念盘初上扬 黄金概念盘初... 9月9日早盘,黄金概念板块领涨,其中晓程科技上涨5%,西部黄金涨超3%,四川黄金、中金黄金等跟涨。
新买的小米惊现“测试车”标识,... 近日有网友曝出,小米新车玻璃上印着“测试车”的字样,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该网友称,自己提车时发现新...
中国资产爆发!36氪盘中触发多...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纳斯达克指数创盘中和收盘历史新高。中国资产深夜爆发,热门中概股多...
江苏农信系统反腐 两家农商行原... “ 近两年,江苏已有三家农商行的原董事长官宣被查。”江苏纪委消息,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 大行科工上市... 同花顺iFinD截图【港股三大指数高开 大行科工上市首日涨36.36%】9月9日,恒生指数开盘涨0....
A股低开 中芯国际复盘大跌11...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9日,A股三大股指低开,上证指数跌0.27%报3816.66点,深证成指跌0...
三大运营商打响算力卡位战 剑指...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随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陆续启动算力服务器集中采购,三大运营商打响了在算力领域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