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博
锂价大幅回调的行业逆风期,却成为检验一家锂业公司真正成色的试金石。
8月30日,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全球锂产品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41.0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1.62%,实现惊人逆转。
值得关注的是,天齐锂业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实现了100.03%的增长,这标志着公司主营业务已经走出低谷,重回盈利轨道。
财务业绩逆势增长 成本控制显成效
尽管上半年营业收入48.33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天齐锂业在盈利能力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仔细分析其业绩逆转的背后,主要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
营业成本降幅明显高于营收降幅——天齐锂业营业成本为29.13亿元,同比下降5.83%,这表明公司在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锂矿业务毛利率保持在54.23%的高水平,虽然同比下滑11.41个百分点,但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依然展现了突出的盈利能力。
现金流方面,天齐锂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20亿元,虽同比下降18.58%,但仍保持大规模正向流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依然强劲。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的-24.12亿元转为26.11亿元,大幅增长208.23%。
财务结构优化也是亮点之一。天齐锂业整体负债率控制在31.44%,处于健康水平。财务费用降至-2.68亿元,主要得益于澳元升值带来的汇兑收益,大幅改善了公司盈利水平。
全球资源布局优化 优质产能稳步扩张
作为全球领先的锂产品供应商,天齐锂业的资源布局一直在不断优化和强化。报告期内,公司海外项目进展顺利,资源优势持续凸显。
格林布什锂矿继续保持高产——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共有4个在产和1个在建的锂精矿生产厂,目前,锂精矿产能合计约162万吨/年,总规划产能合计约214万吨/年。报告期内,泰利森各项生产运营有序进行,共生产锂精矿68.08万吨,其中化学级锂精矿65.44万吨、技术级锂精矿2.64万吨;泰利森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也稳步推进。其中,化学级三号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干法工厂的建设,2025下半年将重点推进调试工作,为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做好准备。预计该项目将于2025年12月生产出第一批锂精矿产品。
奎纳纳工厂爬坡进展符合预期——报告期内,奎纳纳一期氢氧化锂项目已初步达到目标运行率50%及以上(尽管存在波动),较以前生产运营取得一定进展。公司非常重视澳大利亚当地技术人才培养,带领当地技术团队不断攻克生产和技术改造项目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产能扩张方面,天齐锂业展现了灵活的战略调整能力。2025年7月30日,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柔性调剂生产碳酸锂产品)已竣工,并进入联动试车阶段。同时,公司在重庆铜梁正在建设年产1000吨金属锂及配套原料的扩建项目。
与此同时,天齐锂业基于市场环境及项目最新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决定终止投资建设奎纳纳二期氢氧化锂项目。这一决策避免了进一步资源投入的浪费,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研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并重 构建长期竞争力
尽管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天齐锂业并未放松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创新实验研究院正式投用——2025年3月28日,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正式竣工投用。该研究院将重点聚焦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的突破性研究,并同步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型高效提锂技术及电池回收再利用等关键领域的科研攻关。
获得权威创新管理体系认证——2025年3月26日,天齐锂业正式通过ISO56001创新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和评级(优秀级)及ISO56005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分级评价,成为锂行业首家同时完成该体系认证与分级评定的标杆企业。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天齐锂业表现同样出色。高管薪酬与ESG指标挂钩,2024年达成率100%。公司还获得了Sedex环境贡献奖,CDP评级B级(管理良好),并发布了第八份可持续发展报告,首次采用ISAE3000鉴证。
研发方向聚焦行业前沿,天齐锂业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研发项目为核心的研发管理体系,形成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提锂技术、下一代高性能锂电用新型锂材料、电池回收与资源回收四大研究方向。
针对公司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领域发展,公司介绍:“在投资方面,天齐锂业通过成都天齐持有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约3%的股权,通过天齐锂业香港持有SESAI Corporation约7.67%的股权,以跟踪固态电池行业的前沿技术趋势和商业化进程。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合资公司——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专注于预锂化负极材料、金属锂负极及锂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预锂化试剂及相关制造设备等业务。 在关键材料方面,公司已顺利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针对下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硫化锂的需求,公司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硫化锂制备新技术、新设备,具有低风险、快速量产的能力。 此外,在新型锂负极开发方面,2025年上半年重点推进金属锂制备技术创新、稳态负极材料开发和精密加工技术突破三大方向。未来,公司将持续挖掘新能源价值链上的战略布局机遇,包括新能源材料与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合作潜力,聚焦电动汽车及储能应用领域,助力锂在新型电池应用中的发展。”
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领军优势凸显
尽管天齐锂业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但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与氢氧化锂现货主流价格运行区间大致在6万~8万元/吨,整体低于去年同期。
根据伍德麦肯兹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按照资源端口径统计,2024年全球锂资源供给量约144.9万吨LCE,同比增长33.5%;其中硬岩型锂资源供应97.3万吨LCE,同比增长34.6%,占总供应量约67%,持续占据主要地位。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拥有优质资源禀赋和成本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加凸显。天齐锂业凭借格林布什矿的低成本优势和SQM的优质盐湖资源,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健的经营表现。
联营公司SQM的投资收益成为业绩“稳定器”。报告期内,天齐锂业确认的对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这部分收益有效对冲了主营业务面临的市场压力。此外,锂精矿定价机制优化成效显现,公司控股子公司文菲尔德锂矿定价周期缩短,时间周期错配影响已大幅减弱。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基于在锂行业30余年的运营、投资与管理经验以及技术沉淀,公司具备优异的资源禀赋和卓越的工艺技术,从而确保了公司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和垂直一体化的低成本优势;同时,公司也在持续稳步提升锂产品产能、注重研发与创新孵化双轮驱动、不断夯实优质的客户基础并优化客户结构;此外,公司经验丰富且专业的治理及管理团队也使得天齐拥有优秀的公司治理体系,获得较强的资本认可度。此外,在国际化经验方面,公司不断深入到泰利森的运营治理中,将在保障澳大利亚资产稳健运营的同时,汲取格林布什锂矿多年来的优秀经验并反哺到我们国内矿山的开发和后续运营中。”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