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利润双降的蒙牛,何时才能收复失地? 蒙牛净利润暴跌98% 蒙牛乳业上半年营收降6.9%
创始人
2025-09-02 07:34:50
0

乳业调整期漫漫,蒙牛仍未盼来曙光。

上半年,蒙牛实现营业收入415.67亿元,同比下滑6.9%,销量与价格均出现低个位数下滑。

受益于原奶价格下降,蒙牛上半年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41.7%,推动经营利润同比增长超13.4%,达35亿元。

原奶价格下降也导致以现代牧业为代表的联营企业业绩承压,使蒙牛承受5.45亿元的账面亏损,抵消了成本下降对净利润的修复。

上半年,蒙牛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4%至20.46亿元,净利率下滑0.6个百分点。

公司管理层指出,若剔除该联营公司亏损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实际可与去年同期持平。

行业对需求复苏、竞争格局改善的前景预期并不乐观。

国内奶牛存栏量自2024年起持续下降,进入2025年后始终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

尽管行业处于产能出清阶段,但凭借产业链韧性支撑,上半年牛奶产量仍实现0.5%的同比增长,奶价则持续在每公斤3元左右徘徊。

市场普遍预计,周期实质性反转的节点已推迟至2026年。

蒙牛所面临的压力也不仅来自宏观消费疲软与行业周期影响,而更多源于品类结构与渠道布局的失衡。

在常温液奶占据绝对核心的收入结构下,蒙牛的第二增长曲线尚不明晰。

若无法在结构性短板上取得突破,蒙牛或将很难摆脱与行业弱复苏周期共同承压的局面。

基本盘未稳

乳品消费上半年仍旧承压,其中又以常温液奶压力尤甚。

尼尔森IQ数据显示,1-5月,全国液态奶销售额同比下滑7.5%,6月降幅进一步扩大至9.6%。

在此背景下,蒙牛液态奶业务上半年延续双位数下滑趋势,同比减少11.2%至322亿元,营收占比下降3.8个百分点至77.4%,为近年来首次低于80%。

与两年前的高位相比,蒙牛液态奶半年度营收已萎缩近百亿元。同期伊利液态奶收入跌幅为15%,规模减少约63亿元。

如此看,蒙牛在液态奶市场的份额面临相对更明显的收缩压力。

这也意味着在短短两年间,两大巨头在液奶市场的份额差距扩大了40亿元。

但拆解液态奶业务来看,低温业务保持着连续21年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鲜奶更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只有常温业务还在下滑。

据蒙牛集团总裁高飞介绍,蒙牛在品类多元化和品类结构的优化已经初见成效。

上半年,蒙牛冰淇淋和奶酪业务表现突出,同比增幅均超过10%,去年曾计提大额减值的奶粉板块也实现了2.5%的增长。

但上述业务合计占比仍不超四分之一。

除品类结构问题之外,蒙牛当前还面临诸多挑战:

其一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

原奶价格持续走低,使中小乳企的生产成本下降,从而更主动地加入价格战,侵蚀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行业龙头反而需承担较高的原奶喷粉处理成本,经营压力加剧。

其二来自消费场景及渠道的结构性转移。

以商超为代表的传统渠道走向式微,份额被线上平台、仓储会员店及零食量贩渠道、即时零售瓜分。

盒马、山姆、胖东来等新兴渠道发展的自营乳品,以及新茶饮等即时消费,凭借渠道流量优势与性价比,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传统品牌的市场空间。

蒙牛对下半年市场预期并不乐观。

管理层表示,液奶二季度收入较比一季度收窄明显,但7-8月仍呈下降态势。

三季度虽有双节拉动,但管理层观察礼赠对整体拉动作用变小,中秋国庆的终端需求可能弱于往年。据此下调全年指引:由年初的低单位数增长,调整至中、高单位数下滑、

利润之压

在高飞的领导下,蒙牛展现出审慎的经营策略。

对外体现在削减投资规模、严控资本开支。

2025年上半年,蒙牛资本开支同比降幅扩大至40%,减少6亿元至10亿元。

这是上一年主动控制的延续——2024年,蒙牛资本开支由去年同期的40亿元降至35亿元,同比降幅达15%。

8月,蒙牛以2.82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将其子公司雅士利国际旗下的新西兰奶粉工厂100%股权出售予新西兰乳企a2公司。

该工厂系蒙牛-雅士利全资子公司运营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是中国企业在新西兰从零建设的首家奶粉工厂,初始总投资不低于11亿元人民币。

蒙牛称,出售雅士利新西兰资产是公司近两年来主动管控资本性支出、评估低效资产、调整优化资产组合的系列管理动作的一部分。

对内则聚焦运营效率提升,积极纾解库存、压缩成本。

上半年,蒙牛存货周转天数降至36天,较去年同期显著缩短4.3天,主要得益于大包粉及产成品库存同比大幅减少。

持续强化费用管控,销售及经销费用同比减少约10亿元,至116.14亿元,使销售费用率同比降0.5个百分点。

受直营渠道占比较高、渠道下沉较晚等因素影响,近十年蒙牛销售费用率始终高于伊利。市场据此判断,未来随着渠道改革深化,公司销售费用率优化仍有空间。

与此同时持续推动了人员优化。

2025年上半年,蒙牛员工总数从4.1万人继续压缩减至3.88万人。

收缩和降本举措一定程度优化了蒙牛的盈利能力。

2025年上半年,蒙牛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来到8.5%,较2024年全年的8.2%实现了进一步增长。这是继2022年至2024年,蒙牛经营利润率分别提升34个、40个、193个基点的又一延续。

在浦银国际首席消费分析师林闻嘉看来,蒙牛能否持续实现每年30-50个基点的经营利润率扩张目标,将主要取决于公司在优化品类结构和提升运营效率方面的进一步突破。

蒙牛表示,目前奶粉、冰淇淋等的经营利润率仍低于常温业务,但预计未来两至三年有望实现反超。

公司计划通过持续优化品类结构,推动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对蒙牛而言,当前阶段原奶供需矛盾较比2024年有所缓和。过剩奶源的减少,以及奶价逐步企稳,使喷粉减值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但林闻嘉认为,随着原奶价格趋于稳定,奶价对毛利率边际改善将减弱。然而行业需求和竞争格局短期难有改善,可能令蒙牛销售单价和毛利率承压。

新一轮价格竞争正有抬头之势。

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5月已对部分常温产品进行降价,预计影响将在下半年出现。

这不仅意味着价格因素将继续对下半年收入造成压力,同时也会带动经营负杠杆,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蒙牛预计全年经营利润率与去年持平,换言之,其下半年利润率将面临下行压力。

产品变阵

在行业总量增长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乳企倾向于通过产品创新与品类开发,优先解决供需错配的矛盾。

上半年,蒙牛在产品层面动作频频,显著加快了上新速度。

半年时间推出上百款新品,覆盖包括常温、低温、冰淇淋、功能牛奶、婴儿配方奶粉在内的全品类矩阵。

常温事业部推出72款新品,鲜奶板块上市了15支新品,冰品上市了20余支创新产品。

今年以来,蒙牛产品层面蒙牛开始强调“三喝”: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分别指向质价比、高端化以及功能性产品。

此外致力于推动消费习惯由“喝奶”向“吃奶”转变。

我国尚处于以液奶为主的发展阶段,2024年,奶酪、黄油在国内乳制品消费结构中占比仅2.6%、0.5%。

针对京东、天猫、拼多多、胖东来、盒马、山姆等平台,蒙牛已推出诸多渠道定制化和专供品。

部分新品表现突出,如在山姆超市成为爆款“断货王”的“冠益乳早8吨吨桶”,特仑苏200ml大师限定装新品月销售突破1亿元。

与此同时,积极拓展消费转移背景下的新兴渠道,推动自身从传统供应商向解决方案共创伙伴转型,为其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乳品应用解决方案。

高飞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蒙牛已成立了一个面向B端且名为“奶立方”的事业部。

当前针对B端设立的“蒙牛专业乳品”已拥有纯牛奶、稀奶油、奶基底三个品类的产品。星巴克、霸王茶姬、蜜雪冰城、百盛中国等消费巨头都在蒙牛的B端客户名单中。

随着持续推进精深加工布局,蒙牛还将不断丰富高附加值的乳脂、奶酪、乳铁蛋白、乳清蛋白等B端产品矩阵,进一步驱动收入增长。

长远来看,乳品消费结构仍存在广阔的优化与升级空间。前瞻性投入与战略卡位,将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竞争中的份额分配与市场地位。

蒙牛的远期目标是,向乳制品精深加工拓展,以此推动全产业链的升级与价值提升。

高飞表示,2024年中国全年进口乳品近277万吨,折合成原奶约为1700万吨,其中黄油、炼乳、乳蛋白进口量仍在持续上升,说明行业在固态乳制品和高附加值原料领域长期依赖进口。

“这既是行业当期突出的一个短板,也是未来我们转型升级亟待突破的一个关键方向,更是行业发展的空间所在。”高飞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把握TMT+创业板主线:创业板... 近期A股市场呈现显著上涨态势,以科技板块为核心的主线行情持续升温,市场活跃度与投资者关注度同步提升。...
掌握醪糟发酵温度,轻松自制美味... 夏末秋初,正是自制醪糟的最佳时机!这碗香甜软糯的醪糟,不仅可以单吃清爽,更是制作酒酿圆子、加在冰粉里...
雀巢CEO因“办公室恋情”被解... 时隔一年雀巢集团再换帅,原CEO因“办公室恋情”被解雇。当地时间9月1日,瑞士食品巨头雀巢集团宣布任...
情绪,突变!A股“吹哨人”,最... A股,突然迎来调整。9月2日早盘,市场情绪突变。与昨天上涨个股达3200只相比,今天早上上涨个股数量...
王孝飞接替杨大勇出任长安福特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9月2日,长安汽车及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福特”)向新京报贝...
实体书店的死与生 实体书店的死... 作者|娅沁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不久前落幕的上海书展,以...
九月第一天,胖东来“祸”不单行... 9月1日晚,胖东来发布关于举报制、售假冒自有品牌商品奖励声明。图源:胖东来声明截图针对近期网络和实体...
规模、效益、质量齐头并进!成都...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宇昆8月26日,成都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
美的大转型:不只是家电企业的“... 不久前美的发布年中报,营收与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利润率创下三年来新高。相比业绩的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这...
东土科技: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1日,东土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北京力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道芯致合信息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