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8月26日晚间,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厦门象屿”,600057.SH)披露,控股子公司南通象屿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象屿海装”)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挂牌。近期象屿海装已完成公司更名、注册资本增资等关键筹备工作,注册资本也从2.41亿元增至3.60亿元。
8月29日,厦门象屿回复《华夏时报》记者称,象屿海装未来的融资规划将根据新三板的相关法规要求,“并综合考虑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实际经营需求等多重因素,审慎论证并科学决策”。
今年上半年,由于部分订单转移至启东新船厂(即“启东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启东象屿海装”),而该厂处于投产准备阶段,导致厦门象屿的造船业务营收31.92亿元,同比下降4.97%。厦门象屿强调,这一情况将逐步改善:今年8月1日,启东象屿海装正式投产,目前已接单16艘,预计满产年产值将突破30亿元。
又一中国船厂冲击资本市场
8月26日,厦门象屿公告称,控股子公司象屿海装拟申请在新三板挂牌。
据2024年报,2024年内,厦门象屿对象屿海装的持股比例由36%提升至51%。此次厦门象屿承诺,象屿海装挂牌后,公司仍将持有其51%的控股股权,控制权不会发生变更,亦不会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同时厦门象屿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市场研究能力、合作客户资源等将继续为象屿海装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厦门象屿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悉,厦门象屿从事大宗供应链服务,象屿海装为其造船业务的经营主体,主要从事散货船、不锈钢化学品船及其他特种船舶的生产制造业务,拥有3大造船基地。其中南通本厂专注中大型散货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启东基地以海工船、散货船为主;如皋基地租用原南通通宝船舶有限公司(厂房/场地),在建小型不锈钢化学品船。
据公开信息,象屿海装成立于2016年12月27日,之后通过资产收购快速扩张业务规模。2017年1月,象屿海装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出资5.76亿元依法取得南通明德重工所有资产。同年5月11日,象屿海装正式揭牌投产。
2024年8月,象屿海装又斥资4.4亿元通过司法拍卖成功竞得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下称“宏强重工”)核心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5.64万平米、码头1座、5万—10万吨级船台3座、长江岸线682.3米使用权及相关设备、专利等。竞得宏强重工资产后,象屿海装成立了启东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3年之前,象屿海装曾经历了一段长达6年的业绩“爬坡期”。2024年7月12日,厦门象屿在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其下发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中坦言,象屿海装成立初期,船舶行业正处于低谷期,(公司)订单较少,订单毛利不高。且成立初期生产管理处于磨合期,效能无法发挥,叠加前期投入长期资产的折旧摊销金额较大,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前期多年处于亏损的状态,2016年至2022年累计亏损13.83亿元。
不过,该回复函也强调,“随着2021年起船舶行业进入景气周期,叠加近几年的管理磨合后实现的效率提升,象屿海装交付和储备了一批优质订单,2023年已实现扭亏为盈”。根据此次披露的公告,2023年度及2024年度,象屿海装资产总额分别为35.29亿元和65.16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47.50亿元和59.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94亿元和5.44亿元。
订单方面,2021年至2023年,象屿海装新接订单分别为26艘、35艘和37艘,各年末在手订单分别为35艘、50艘和64艘;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合计达89艘,在手订单排产至2029年;截至今年6月底,象屿海装上半年新签订单15艘,在手订单91艘。
启东新船厂已正式投产
控股子公司瞄准资本市场的同时,今年上半年,厦门象屿造船业务收入却出现了同比下降。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厦门象屿的造船业务收入31.92亿元,同比下降4.97%。
同时,同期造船业务毛利为4.71亿元,同比下降22.98%;毛利率减少3.45个百分点,为14.74%。中报强调,尽管造船板块受美元外汇波动影响,账面毛利和毛利率下降,但厦门象屿“采用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实际套保毛利率同比提升”。
至于造船业务营收同比下降的原因,厦门象屿则向记者解释说,这主要是部分订单转移至启东新船厂。由于该船厂今年上半年处于投产准备阶段,导致整体完工量低于去年同期。中报强调,“随着启东新船厂全面投产,下半年象屿海装的产能和盈利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记者从该公司方面获悉,8月1日正式投产后,启东象屿海装已接单16艘,各项生产进度正常,生产效率正逐步提升,预计满产年产值将突破30亿元。不仅如此,随着新基地启东象屿海装的开业投产,象屿海装也“正式迎来南通、如皋、启东三基地协同的全新生产格局”。三基地全面达产后,合计年产值预计将达100亿元。
“象屿集团始终以长期主义的态度看待造船业务发展,坚定支持象屿海装做强做大。”厦门象屿进一步介绍说:“目前象屿海装’吉象’型64000DWT系列散货船已成为广受市场认可的标杆产品,单型船累计订单127艘,老客户复购率近40%,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居同吨位船型国内前二。”同时象屿海装也接获或交付多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包括19900/33000/38000DWT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1600吨海上风电安装船、16000吨海缆敷设船等。
多家研究机构对厦门象屿造船业务的后续增长持乐观态度。如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随着启东新船厂全面投产,下半年象屿海装的产能和盈利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而除造船业务外,厦门象屿今年上半年整体经营表现较为稳健。报告期内实现经营货量超1.2亿吨,同比增长19.02%;营业收入2039亿元,同比增长0.23%;归母净利10.32亿元,同比增长32.48%;净资产收益率4.99%,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上一篇:透视半年报 | 华为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研发投入增至近千亿 透视半年报 | 华为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研发投入增至近千亿
下一篇:商用车“出海”热潮正起,潍柴动力上半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255% 新能源汽车出海销量排行榜 潍柴新能源汽车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