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间,泰林生物(300813)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4.29万元,同比增长105.76%。
上半年,泰林生物持续加大投入、前瞻布局,加快高端医疗装备与AI等前沿科技的融合创新,持续孵化新技术、开辟新场景、服务新客户,构建起交叉支撑的创新业务体系。
业绩稳健增长,三大产品线协同发展
生命科学仪器设备和制药装备的技术水平,对推动整个生命健康产业链的发展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医药及生命健康产业整体发展的基石。
泰林生物是国内最早针对现代微生物检测方法研制开发并规模化生产集菌仪、培养器等微生物检测仪器及配套耗材的企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泰林生物已形成了完善的企业矩阵,旗下布局有医学工程、生命科学、分析仪器、科学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等子公司,涵盖微生物检测技术产品系列、无菌生产与污染控制设备系列、有机物监测与分析仪器系列等三大产品系列,以及集菌仪、培养器、无菌隔离器、无菌传递舱、VHPS灭菌器、TOC分析仪和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等代表性产品。
完备的产品系列,一方面使公司有能力为下游目标客户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软硬件开发,构筑起全产品线统一技术系统平台,提高了客户对公司产品的系统化采购需求。
上半年,泰林生物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8,629,276.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8%,毛利率达55.80%。
其中,公司研发的快速微生物检测设备、酶底物法微生物检测系统、全自动菌落计数工作站等产品,不仅推动了行业技术的进步,而且在实现制药工业等微生物实验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上半年,公司无菌生产与污染控制设备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58,151,780.38元,毛利率达45.72%;有机物分析技术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5,896,679.0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2%,毛利率达64.11%。
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泰林生物业务横跨五大洲40余个国家,累计服务各行业企业超4,000家,覆盖了制药企业、食品药品检验检疫与监督管理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单位等多个领域。
坚持技术创新,已储备超400项专利
为保持公司的持续研发能力,泰林生物设立了多层级、多方向的研发机构。其中,泰林研究院主要负责前沿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同时,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浙江大学、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展开技术合作,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公司主要全资子公司泰林生命科学、泰林医学工程、泰林分析仪器等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储备方面,公司研发团队超过50%的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拥有多个领域的深厚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务、研发经验。
截至上半年末,泰林生物已储备了419项技术专利,包括55项发明专利,拥有83项软件著作权,参与制定3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其中,17项标准为第一作者,并作为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子项目参与单位和关键装备研发单位,分别承担了三项“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颁发的“中国制药装备行业技术创新先进集体一等奖”。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泰林生物将AI技术融入软硬件解决方案,在精准决策、设备控制等领域实现节能提效和智能化运营。
其中,数智化实验室解决方案采用AI时差成像分析技术,结合图像跟踪与神经网络算法、多时相配准技术、动态实时检测技术、局部区域分析等,实现对菌落的精确计数,提高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准确性和,助力企业符合法规要求。
多元检测技术应用微生物快速检测分析仪结合激光诱导荧光和米氏散射两种检测分析技术,内置AI模型算法,能实时、精准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含量,高效控制过程质量并为企业节省成本。
做好长远布局,抓住出海新机遇
全球化布局,是企业战略纵深的必然选择。在泰林生物的国际版图中,凭借集菌培养器、无菌检查隔离器、总有机碳分析仪等创新设备,率先突破亚洲市场。
早在2012年,公司微生物检验与控制系列产品首次实现日本市场破冰;2014年,大型高端制药装备无菌检查隔离器在越南成功交付。历经多年深耕,泰林生物在亚太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份额均实现显著提升。
欧美医疗器械市场汇聚全球顶尖技术与产品,准入标准极为严苛。2024年,泰林生物强势破局,战略重心直指欧洲、北美等高端市场。旗下滤膜产线于德国FILTECH展会斩获颇丰,手套完整性测试仪产品在美订单亦迎来迅猛增长,标志着公司高端市场突破初见成效。
随着海外战略的深入推进,公司南亚与亚太市场根基日固,持续稳健增长;北美及新兴市场强势突破,展现出巨大潜力;中东、非洲地区业务更是呈高速增长态势。
目前,泰林生物公司已在韩国、泰国、印度、孟加拉、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墨西哥、阿根廷、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本地经销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快速响应售后及持续技术支持。同时与GSK、Aurobindo、Dr.Reddy's等全球跨国制药企业及研究机构建立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增强全球信任基础。
泰林生物的实践表明,当技术自主与本地化深度结合,中国企业完全能在逆全球化浪潮中构建“既全球化又本地化”的独特范式。
股东持股方面,上半年,三家外资机构BARCLAYS BANK PLC、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MORGAN STANLEY&CO.INTERNATIONAL PLC.持股数量均有所增加,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诺安多策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新进为前十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