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王”股价单月翻倍 被业内提醒高估风险 寒王股价未来的走势预测 寒王盈利对股价影响
创始人
2025-08-28 19:15:52
0

中经记者 顾梦轩 李正豪 广州、北京报道

作为国产AI芯片龙头,寒武纪(688256.SH)已经开启“狂飙”模式。

8月27日盘中,寒武纪股价持续走强,拉升涨近10%,盘中1464元/股的价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8月28日收盘时,寒武纪再度飙涨,单日涨幅15.73%,股价1587.91元/股;而贵州茅台报收于1446.10元/股。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收盘,寒武纪本月涨幅123.8%;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28日,寒武纪累计涨幅高达2810.39%;当前其总市值超过6000亿元,约为6643亿元。

从8月26日寒武纪发布的半年报来看,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受访分析人士仍提醒投资者注意寒武纪存在的高估风险。未来,有“英伟达平替”之称的寒武纪可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产机遇被看多

公开信息显示,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并于2020年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少数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上市企业之一。

从近段时间股价表现来看,寒武纪股价拉涨速度持续超出预期。从7月10日阶段性低点到8月27日的一个多月时间,寒武纪股价涨超156.47%。

由于股价的疯狂上涨,8月14日晚,寒武纪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025年8月12日、13日、14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0%。

寒武纪方面提醒,公司近期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订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深入分析寒武纪近期“狂飙”的原因,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向记者指出,首先,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收紧,英伟达暂停H20芯片生产,国内算力需求转向国产芯片,寒武纪作为稀缺标的受益显著。其次,2025中国算力大会明确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超40%,DeepSeek-V3.1模型适配国产芯片,推动生态加速落地。最后,寒武纪2025年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净利润累计达10.38亿元,市场对其商业化能力的信心有所提升。

“政策与地缘环境共同驱动了市场情绪。”济安研究院研究员万力向记者指出,在美国持续限制AI芯片出口的背景下,寒武纪凭借自主IP架构与本土研发制造能力,成为“信创+国产算力”的核心受益标的。

“外资机构的乐观评级进一步强化了市场预期。”万力表示,高盛近期上调了其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并预测其2030年市盈率有望达到44倍。这类外资背书在当前A股高估值阶段极具引导力,提升了资金风险偏好。

鹿克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表示,寒武纪这波上涨的直接推手是“政策+情绪”。国家大基金三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落地在即,叠加科创板做市、做市商扩容,会增强流动性;7月以来公募基金集中调仓,把寒武纪从“故事股”硬生生买成“权重”。

云端产品爆发性增长

8月26日晚,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16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3亿元,均实现扭亏为盈。

“云端产品的爆发性增长带动业务突围,这是直接推动寒武纪扭亏为盈的主因。”万力指出,寒武纪的营收增长几乎完全来自云端产品线,贡献了28.7亿元,占上半年收入的99.6%,标志着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中获得规模化落地。这说明公司已实现从架构积累到市场快速转换的突破。

除上述原因外,张思远指出,寒武纪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通过“技术适配—场景落地—规模扩张”的路径,推动产品在金融、运营商等重点行业的渗透率提升,也是业绩实现大幅增长的另一大原因。

“此外,规模效应下利润端显著改善。”张思远表示,寒武纪营收高速增长带动毛利率维持55.93%的较高水平,同时费用端呈现规模效应,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0.11亿元,仅为营收的69.8%,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占比分别降至0.97%、3.40%。营收增长远高于研发投入增长及成本增长,推动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5.33亿元扭转为盈利10.38亿元,并实现扣非净利润9.13亿元转正。

虽然实现业绩爆发,但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中期,寒武纪存货高达26.9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1.64%,且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短期内可能对现金周转与资金效率形成制约。

万力指出,寒武纪99.6%的收入来自云端产品线,整体营收结构高度依赖单一赛道,一旦行业需求或技术路径变化,抗风险能力存在隐忧。

卢克林提醒,盈利改善一半是经营杠杆,一半是财务杠杆。真正验证成色的指标是“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能否持续大于1,目前寒武纪的该项指标数值是0.3,需谨慎看待486%的增速预期。

存在高估风险

当下,寒武纪超过6000亿元的市值,是否被高估?

张思远表示,虽然寒武纪股价背后存在以上众多支撑,但当前寒武纪PE_TTM(滚动市盈率)达4463.55倍,PB(市净率)99.41倍,PS(市销率)256.34倍,显著高于半导体行业平均值。

“寒武纪当前估值水平反映其在多因子博弈结构中的动态合理价值水平,与二级市场的‘热点溢价’之间存在明显张力,投资者需关注估值回归的风险与节奏。”万力表示。

卢克林指出,寒武纪静态PS已破300倍,EV/EBITDA(企业价值倍数)无法计算,传统框架已失效。与其说投资者交易的是寒武纪的股票,不如说现在交易的是“中国版英伟达”期权,短期看情绪溢价,中长期要看订单兑现节奏。“当前定价里,六成信仰、三成流动性、一成基本面,高估无疑,但高估可以持续,只要信仰不崩。”卢克林说。

多重利好之下,被视为“英伟达平替”的寒武纪跟英伟达的差距还有多远?

卢克林指出,与英伟达比,寒武纪仍有三道鸿沟:首先是软件栈,CUDA(英伟达公司设计研发的一种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生态20年积累,寒武纪CNML(寒武纪推出的机器学习库)仅覆盖主流算子60%,开发者迁移成本高;其次是先进制程,英伟达已锁定台积电3nm,寒武纪受限于7nm产能,算力密度落后1.8倍;最后是系统级能力,寒武纪仍以单芯片交付为主,缺乏整机级议价权。差距不是技术单点,而是“芯片+系统+生态”三位一体。

万力指出,第一,寒武纪生态构建与开发者支持能力不足。英伟达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了CUDA开发生态系统,形成了软硬件深度耦合、工具链完善、开发门槛低的闭环平台。寒武纪虽然推出了Cambricon BANG(寒武纪训练平台)和MagicMind(编译器),但在应用广度、文档支持、开源友好度和第三方模型适配方面仍有差距。

第二,客户结构与市场覆盖有限。英伟达的客户包括多家全球顶尖AI企业、云厂商、科研机构、政府与超算中心,其营收结构国际化、收入持续性强。寒武纪则聚焦国内市场,以信创、科研和部分政务类AI部署为主,商业客户仍以头部定制化订单为主,缺乏稳定、规模化采购客户群体。

第三,资本杠杆能力与全球市场品牌影响力不足。英伟达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企业之一,拥有强大融资、并购与市场影响力。寒武纪虽在国内具估值优势,但其全球品牌认知度、渠道渗透力、战略客户议价力尚有提升空间。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颜京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额研发进入收获期?中国海防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邓浩科技股崛起,资本市场对包括无人智能、水下作战在内的新域新质战力高度关注。中国...
美国炒币大厂也开始“996福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察Beating,作者:林晚晚、EeeVee,编辑:Jack,题图来自:AI生...
主要业务全面回暖,中信建投上半... 8月28日,中信建投(601066.SH)发布2025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07.40亿元,...
新“股王”诞生! 新“股王”诞... 澎湃新闻2025-08-27 14:03:12界面新闻8月27日午后,寒武纪股价盘中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上半年净赚... 红星资本局8月28日消息,今日晚间,券商“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披露...
跨界上瘾!追觅科技官宣造车,钱... 出品|达摩财经新能源汽车赛道洗牌残酷,多位明星玩家遗憾出局,后来者仍接踵而至。8月28日,国内清洁电...
8月28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8.... 2025.08.288月28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
业绩“虚胖”藏隐忧,药明康德短...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近期,CXO行业龙头企业药明康德...
滴滴与投资者达成和解,海外市场... 8月28日,滴滴宣布同意支付7.4亿美元解决一项投资者发起的集体诉讼。滴滴表示,公司不存在任何不当行...
招商蛇口半年报:穿越周期的稳健...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加速分化的当下,招商蛇口(001979.SZ)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半年报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