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上半年净利增逾三成,创新药收入超43亿元 复星医药2023年第四季度盈利 复星医药创新药收入
创始人
2025-08-27 17:53:09
0


“创新药收入的占比是一个维度,还要关注创新药收入本身绝对值的增加,要把创新药的整体收入做上去。”8月27日,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董事长陈玉卿在2025年半年报媒体沟通会上向澎湃新闻记者表达了上述观点。

8月26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归母扣非净利润9.61亿元,同比下降23.39%。


复星医药上半年财务数据

对于营收的减少,复星医药称,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对于归母扣非净利润的下降,复星医药提到三个原因,包括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024年第四季度由合营企业转为全资子公司的复星凯瑞尚处于投入期,对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亏损相应增加;部分联合营公司收益报告期内同比减少。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大热,此前多家上市药企公布的半年报数据提及创新药占比,最高达到80%以上。从复星医药的财报看,其上半年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占总营收的比重约22%。对于创新药占比,陈玉卿向记者表示,一定做到多少有不确定性,但我们定下来创新药每年约20%的增长,这个是最低的要求。此外,国际化收入的占比也是判断一家药企是否在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海外营收54.78亿元,占营收比28.07%。

创新一直被视为复星医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从研发投入来看,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25.8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17.17亿元,制药业务研发投入22.95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1%;其中,研发费用14.69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0.57%。

百万元价格级别的CAR-T疗法是复星医药旗下的明星创新产品。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CAR-T疗法奕凯达已被纳入超过110款省市惠民保和超过90项商业保险,备案的治疗中心覆盖全国超28个省市、数量超过200家。近期,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的初步审查结果,其中奕凯达等一批高价值创新药已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

对于CAR-T疗法进入初审名单,陈玉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商保创新药目录是一个支付体系上的突破。CAR-T的成本确实比较高,解决其支付问题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一个是企业努力降低成本,把成本降低这部分红利的相当一部分让给患者;另一个是任何产品成本都有均摊逻辑,“10个患者用和1万个患者用,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商业保险让患者数量增加成为可能,这也将让产品的成本大大下降。

BD(业务发展)交易是2025年以来创新药领域的热点。可以看到,复星医药也在加速BD步伐,近期已官宣两笔交易。在半年报公布的当天,复星医药还宣布,复星医药产业与英国生物技术企业Sitala达成《许可协议》,将向Sitala授予小分子抑制剂FXS6837及含有该活性成分的产品于全球范围(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台地区)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许可领域包含人类、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FXS6837为复星医药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抑制剂,拟用于治疗免疫调节领域相关疾病。截至目前,FXS6837的相关适应证在中国境内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根据协议,Sitala将向复星医药产业支付至多1.9亿美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开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同时,复星医药产业可以零对价获得价值500万美元的Sitala的股份。未来,基于许可产品于许可区域的年度净销售额达成情况,Sitala将向复星医药产业依约支付至多4.8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项。

对于BD交易,陈玉卿认为,对外授权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短期内能收获一定的财务回报,更重要的是一款好的产品可以惠及全球更多的患者。作为一个中国企业,不同产品对外授权时有不同的策略,不是为了BD而BD。如果一个产品,短期内很难在某些国家快速上市,就需要去寻找一个海外合作伙伴,将产品的价值做到最大化,这背后有研发成本的均摊,有助于企业可持续性的发展。

今年4月底,复星医药官宣陈玉卿担任董事长一职,此次媒体沟通会是其履职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谈及当前创新药在资本市场的热度,陈玉卿认为,这是对中国创新能力的认可,资本市场给出这样积极的回应是正逢其时。靠着国家政策引导以及行业人士的努力,过去十年走出了中国制药行业新的格局。在真正的源头创新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中国医药行业要进入2.0版本,这不仅需要企业,也需要科研院校、政策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

截至8月27日收盘,复星医药A股报28.56元/股,涨0.04%,市值762.67亿元;H股报21.24港元/股,跌0.93%,市值567.2亿港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透视半年报|周六福加盟模式失速... 加盟模式收入同比下滑17%,被线上渠道反超。近日,周六福交出其登陆港股市场后的首份“期中答卷”。8月...
蒙牛2025年半年报:创新求变... 8月27日,蒙牛乳业(2319.HK)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面对终端消费复苏缓慢、原奶价格持...
【探访阅兵训练场】火箭军方队 ...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探访阅兵训练场,今天(8月27日)走近火箭军参阅方队。 来自全国近百...
零售板块震荡走高 零售板块震荡... 【零售板块震荡走高】国光连锁涨停,农产品涨超8%,东百集团、国芳集团涨超5%,徐家汇、中百集团、欧亚...
盘龙药业:“一体两翼三纵深”显... 2025年上半年,盘龙药业(002864.SZ)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仔细翻看公司半年报,可以...
贝泰妮2025半年报:于变局中... 8月27日盘后晚间,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957.SZ,以下简称“贝泰妮”或“公...
洋河股份“交卷”,股价大涨!释... 行业逆流,龙头底色尽显。每一轮行业调整期,白酒行业都将迎来一次大洗牌。在A股上市酒企2025年半年报...
美团跌超9%,二季度少赚121... 记者丨周慧编辑丨张伟贤8月27日,美团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半年业绩报告。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91...
扣非净利几近腰斩,两面针85后... 从大街小巷人尽皆知的国民品牌,到依赖酒店渠道支撑主业,业绩常年不振的两面针(600249.SH)如何...
英伟达第二财季营收增56% 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实习生李金亮市值冲上4万亿美元后,英伟达最新财报来袭。美东时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