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都不停!”立体停车位凉了? “狗都不停!”立体停车位凉了?
创始人
2025-08-22 18:35:21
0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华见

“立体车位,狗都不停”

“十个车主九个骂”

上面这些吐槽,放在机械车位上,一点都不夸张。

社交平台上,吐槽能刷出几十页。有人停完车,轮毂多了道新划痕;有人取车时机器坏了,等仨小时才见到自家车;最离谱的是,老小区的机械车位年久失修,钢板掉下来,车悬在半空晃悠。



(图源:小红书)

机械车位,也就是所谓的立体车位,这东西曾被捧为“停车难救星”,宣称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间。

2018年前后,全国一窝蜂建机械车位,觉得能在有限空间里多塞几辆车。可现在,2024年新增项目直接腰斩,只剩2018年的一半。

据统计,全国985万个机械车位,四成都在“吃灰”。

好好的车位成了摆设,问题出在哪儿了?



PART.01

开发商的“原罪”?

用车主们描述,机械车位的设计,简直是“抠门到家”的极致。

车子想停进去,还得看是否符合标准——车长想要超5米?那不行。宽度超过1.85米?也没戏。重量超2吨?免谈。

普通地面车位好歹有容错空间,最多也就压压线,到了机械车位这儿,不行,偏一点就撞柱子上,严重点的,压到边界的方钢,轮毂就等着修复吧。



(图源:小红书)

这种车位对于燃油车来说,还能凑合停一停。可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直接是“上酷刑”。

因为新能源车为了装电池,普遍比同级燃油车大一圈。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车身加后视镜宽度有1.95米,但老式机械车位宽才1.85米,多出来的10厘米,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坎。

身躯更魁梧一点的SUV更惨。目前市面上很多SUV宽近2米、重2.5吨,压根没资格上机械车位。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销售1090万辆,其中SUV为536万辆。

别的停车场都在想方设法多停点车,立体车位倒好,直接把数量占了乘用车半壁江山的SUV拒之门外。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体积小点的轿车能停得进,车主们都必须小心翼翼,倒车得直着扎,开门怕撞铁链,忘拉手刹还可能“倒栽葱”。所以有人宁可绕三圈找地面车位,也不碰这玩意儿。



有车主调侃:“现在进机械车位,比考科目二难十倍。”这句话并不夸张。

其实机械车位之所以沦落到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它从“出生”开始就出现了很严重的错配问题。

当年,为了配足建车位,开发商眼里只有指标,压根不管能不能用。

可参考的条例是2015年的《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但它只作了最小尺寸要求。为了获得更多车位,开发商往死里卡标准。



以大型车为例,尺寸长5米,宽1.85米,高1.55米,造出来的机械停车位实际数值也就比车身数值多十几二十厘米。这种大小的车位,连老司机来了都摇头。

更离谱的是,这里面竟然还有“验收造假”。有开发商为了让车位配比达标,通过验收,拿到预售证,甚至临时租设备、搭空架子,验收完就拆走,只为应付政策。

因为按规定,普通住宅车位配比是1:0.4至1:0.8,高档小区达1:1以上。为了“制造”虚假的繁荣,开发商是真拼了。

结果就是,车位建了,账面上达标了,至于车主好不好停、未来车变大了怎么办,没人操心。

PART.02

行业快死了?

根据公安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4亿辆,但车位缺口高达近1亿。

部分城市因建城较早、规划滞后,原本就拥挤的停车位,在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下更显窘迫。



以广州为例,老城区地面空间有限,扩建停车场难度大,导致车位极度紧缺,核心区域停车成本以26元/小时位居全国榜首。

近年来,新能源车和SUV的热销,进一步加剧了机械车位的适配矛盾。

显然,燃油车时代的设计标准,早已跟不上当下车型的发展。

此外,充电也是个大问题。多数机械车位未预留充电接口,90%的车位无法满足充电需求,新能源车停进去,等于“断粮”。有商场想加装,线路改造、空间限制全是麻烦,最后不了了之。

一边是3.4亿辆汽车保有量,车位缺口超1亿;一边是近400万个机械车位闲着。这不是供需矛盾,而是车位的供需错配——建的不是车主需要的。



曾几何时,立体停车库依托房地产行业快速扩张。但随着房地产市场降温,立体停车库行业也随之陷入低迷。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立体车位90.7万个,2023年骤降至54.2万个;行业产值从166亿元腰斩至76亿元。

这个行业是不是快要死了?花朵财经认为,这倒未必。

其实,机械车位的设计初衷并无问题,这个行业不会消失,只是需要换种活法。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立体停车仍是必然趋势,只是需要摒弃“糊弄事”的粗放模式。

如果说机械停车解决的是“增量车位的空间问题”,那智慧停车解决的则是“存量车位的效率问题”,在实际场景中,将两者结合使用,共同推动停车行业从“粗放供给”向“精准高效”升级。

据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报告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08.4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4.3%。

而全球范围内智慧停车生产商里,中国企业捷顺科技、科拓股份、立方控股等企业已经走了出来。

况且,如今的AI技术已经开始走向实用阶段。

如今,广西柳州元信智能停车场用人脸识别实现 60 秒存取车;2024 年刚投用的杭州之江新城智能停车楼,搭载 300 台 AGV 机器人,取车平均等待时间压缩至 70 秒以内;深圳首个龙门式搬运机器人车库更厉害,车主只需把车停在入口,机器人自动完成搬运,60 秒内送回。



这么看来,不是立体车库概念不行,而是以前设计得不到位。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所有立体车位都像上面的视频一样,有多少车主会觉得“真香”呢?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太坊短线拉升上破3300美元... 11月21日消息,以太坊短线拉升上破3300美元,日内上涨超5%。比特币暂报98000美元左右。
西班牙首相会见巴勒斯坦总理,双... 11月21日消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当地时间11月21日在位于马德里的首相府与巴勒斯坦总理穆罕默德·穆...
8年来首降!年轻人“抛弃”洽洽... 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撰文|蜜妹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708篇原创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瓜子...
股市十年,乐见一场“能力牛” ... 过去这一周,中国股市迎来了一些具有指标意义的突破:周一(8月18日),上证指数创下十年新高,沪深北三...
燕翔:股债跷跷板——经验与启示... 燕翔、石琳(燕翔 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核心结论“股债跷跷板”效应引发市...
鲁政委:寻求创新与监管的再平衡... 鲁政委、陈昊、任图南(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美国,加密资产当地时间...
湾财周报   大事记 A股大涨... 一周大事(2025年8月18日-24日)头条火热的A股,吸引谁来了?图为南都N+智绘平台AI生成8月...
多地快递费涨价! 8月24日消息,电商重镇广东、浙江多家快递公司目前已对电商客户涨价。其中广东是重点调价地区,每件调价...
名创优品难以复制泡泡玛特 名创... 记者丨吴抒颖编辑丨包芳鸣时隔四年,名创优品再度录得利润下滑,但名创优品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现从容,投行...
低调的潮汕,藏着一个500亿隐... 都说咱们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崇尚给孩子们多玩玩具,但完全不妨碍咱们的玩具产业,规模已经悄悄做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