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孙永乐 上海报道
“光大系”研究所、基金公司迎来重要人事调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获悉,光大证券(601788.SH)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高瑞东近期卸任。未来,研究所日常事务将由副所长、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接管。
高瑞东离任后,将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拟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党总支部书记,后续或进一步接任总经理一职。
高瑞东卸任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
作为行业稀缺的研究型管理人才,高瑞东现已卸任“卖方”研究所所长一职,即将奔赴“买方”基金公司担任“掌门人”。
履历显示,高瑞东系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曾获得国家公派奖学金资助,在早稻田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是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成员,并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他的职业履历横跨政策研究、国际组织与学界:曾在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等任职,长期聚焦全球与中国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高瑞东受邀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并就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记者了解到,高瑞东是光大证券内部培养的研究型专业干部。2020年12月,高瑞东正式加盟光大证券,他在任职期间身兼数职,先后任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在研究和机构销售领域均有出色表现。
在此之前,高瑞东曾先后任职于中泰证券、国泰君安等知名券商。
作为知名经济学家,高瑞东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有着深入且系统的见解。在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时,他将其称为“中国版平准基金”,并解读其对于稳定市场信心、引导长期投资的重要作用,引发市场关注。
8月21日,高瑞东个人公众号“高瑞东宏观笔记”仍在发布光大证券署名研报,标题为《高瑞东 周可:美国扩大钢铝关税范围有何影响?》。
光大证券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券商中相对老牌的研究所之一,研究范围覆盖较广、研究实力较为雄厚。未来,研究所日常事务将由副所长、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接管。
从履历来看,王一峰具有20年金融业从业经验,曾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供职于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委员会、中信证券研究部等。据中证协信息,他于2019年5月加入光大证券。
光大保德信基金迎来研究型掌门人
光大保德信基金为光大证券控股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光大保德信基金是一家合资公募机构,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为1.6亿元人民币。光大证券和美国保德信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分别占有55%和45%的股份。
今年4月15日,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总经理刘翔因个人原因辞任,由公司副总经理、首席运营总监兼首席信息官贺敬哲代任。此次高瑞东将接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党总支部书记,或进一步出任总经理。
从整体实力来看,光大保德信基金在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光大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光大保德信基金总资产为16.51亿元,净资产为14.46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净利润为0.47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为791.36亿元(剔除ETF联接基金市值),位居行业第68名;非货币基金规模为609.29亿元,位居行业第65名。公司旗下管理75只产品,以债券基金为主,债券基金二季度末规模达到511.50亿元,在非货币基金中占比超80%。
目前,光大保德信基金固收能力较为稳固。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光大保德信基金近一年、近十年固收投资绝对收益业绩排名均位居全行业第一;近一年公司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超额收益在行业中排名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保德信基金部分高管出自光大证券。比如,2021年2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现代任总经理一职的贺敬哲,此前担任光大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2024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现任光大保德信副总经理兼首席市场总监的龚俊涛,此前担任光大证券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
未来,凭借扎实的研究积累和丰富的机构销售经验,在高瑞东的带领下,光大保德信基金或许会迎来全新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