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9日,H股市场以微跌收盘后,小鹏汽车(小鹏汽车-W:09868.HK)发布了二季度以及上半年业绩。其中,二季度持续稳定发挥,“小鹏汽车的各项核心业务和财务指标,包括销量、收入、毛利率、在手现金,都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该司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
小鹏汽车二季度表现基本符合此前预期,率先开盘的美股市场即刻反应。当地时间8月19日,小鹏汽车美股(XPEV.N)开盘大涨,截至收盘涨4.3%,报收20.755美元/股,总市值197.54亿美元。
产品结构改善,汽车毛利率大幅提升
将从四个方面提升单车均价
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达103181辆,同比增长241.6%。总营收随交付提升而水涨船高,录得182.7亿元(约25.5亿美元),同比上升125.3%,环比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15.6%。
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168.8亿元(约23.6亿美元),同比增幅达147.6%,环比增长17.5%。其他业务中,第二季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3.9亿元(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7.6%,环比下降3.5%。
盈利方面,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毛利率提升至17.3%,而去年同期为14.0%,今年第一季度为15.6%。其中,汽车毛利率为14.3%,同、环比分别大幅提升7.9和3.8个百分点。
对此,小鹏财务副总裁吴佳铭在8月19日晚的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解释称,规模效应、平台通用化降本等都对小鹏汽车实现更健康的毛利率发挥了作用,但影响最大的仍然是产品结构改善。
吴佳铭指出,今年一季度,MONA M03的交付量占比相当高;而随着MONA切换至新版本,其占比在二季度有所下降。与之相对的是,今年二季度,新款G6和G9的产品占比有所提升,得益于技术改进以及配置受欢迎程度,新款G6和G9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毛利率。
不过,随着低价车型如MONAM03大卖,小鹏汽车单车价格在持续下滑,如何提升产品单价与品牌定位受到投资者关注。
对此,何小鹏解释称,小鹏汽车的销售价格区间始终保持在10万至50万元。为推动品牌向上,公司已从产品布局、科技赋能、情绪价值、品牌建设四个方向展开全面布局。
产品方面,即将于下周发布的小鹏P7定位30万级,今年第四季度推出的超级电混版X9为40万级,均高于当前品牌平均车价。科技领域,小鹏将持续加大投入,在Ultra车型及明年推出的新产品中强化科技差异以提升溢价。情绪价值方面,除巩固自动辅助驾驶等传统优势外,小鹏汽车还计划将“颜值”打造为新的长板,进而推动溢价转化与营销升级。品牌层面,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至2027年加速品牌全球化进程。
何小鹏认为,通过上述四个方向的布局,未来品牌平均售价有望逐步提升,毛利率与净利率也将随之改善。
目前,小鹏汽车暂未实现盈利,第二季度净亏损为4.8亿元(约0.7亿美元),不过较2024年同期的12.8亿元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6.6亿元已大幅收窄。服务及其他利润率为53.6%,较去年同期的54.3%和今年第一季度的66.4%有所下滑,同样与技术研发服务收入波动相关。
此前小鹏汽车方面公开承诺,今年第四季度将实现盈利。何小鹏表示,从四季度开始,小鹏将进入“一车双能”的大产品周期,同时图灵AI智驾能力会逐步与竞争对手拉开明显代差。“我们有信心不仅实现规模领先,公司经营也将进入盈利和自我造血的全新阶段。”
何小鹏预计9月起销量破4万
透露未来或试点Robotaxi
据了解,本月初亮相的全新小鹏P7将于下周正式发布,该车不仅科技属性较为突出,而且外观设计也颇受好评。
何小鹏在业绩会上坦言,去年,内部还强调科技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自动驾驶。直到2024年初确定了要把设计能力做到长板,并给了非常高的权重给造型团队。
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以前先约束工程、成本、定位再去定造型,现在则反过来,先让造型选择,再去约束工程、成本、定位。他表示,小鹏汽车在上海、广州共有三栋楼专门给造型团队,并正在建立一个全球范围的更大的设计团队。
堪比量产车的靓丽外形为全新小鹏P7带来了可观的客流量。何小鹏透露,自首次亮相以来,P7收获的关注度远超想象,小订中男生、年轻人比例非常高,预计试驾后的转化率会超出期待。何小鹏再次强调,P7的目标是要做到30万以内纯电轿车前三,对此,他表示“目前相当有把握”。
“随着全新P7的交付,我的目标是从9月份开始,小鹏汽车的月交付量将会稳健超过4万台。”何小鹏自信表示。在刚刚过去的7月里,小鹏汽车交付量再创新高,超3.6万辆。
随着G7和全新P7的交付与放量,小鹏汽车预计今年三季度总交付量将达11.3万至11.8万辆,同比增幅为142.84%至153.6%;收入预计为196亿元至210亿元,同比增长94%至107.9%。
业绩会上,何小鹏还对外公布了L4级自动驾驶的车型的量产时间表以及对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业务思考。他透露,小鹏汽车L4级自动驾驶的车型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同时公司可能计划在部分区域试点Robotaxi的运营与服务。
何小鹏表示,目前市场上虽有不少通过后装实现L4级能力的车辆,但在前装量产阶段就具备L4级算力、软硬件及云端能力的车型尚未出现,而小鹏将成为中国首家推出此类车型的企业。
关于Robotaxi,何小鹏认为未来将存在两类具备L4级能力的车辆:一类支持人工驾驶,另一类完全无人驾驶。不过,这需要数年时间发展,且依赖政策法规的允许。因此,小鹏计划2026年在获得相关政策批准后,于国内部分区域启动Robotaxi试点。
他强调,小鹏与其他Robotaxi公司的主要差异在于:其一,采用前装车辆;其二,依托无地图模式,无需为每个区域用激光雷达重新扫描并进行高清匹配,因此不受区域限制。
此外,小鹏Ultra版本车型虽无硬件冗余及云端接管服务,但其软件能力预计在明年与Robotaxi实现模型同源。但并非完全一致,例如,Robotaxi可能具备招手即停功能,而面向消费者销售的车辆则不会,两者在训练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强化学习层面。
在合作运营与商业化方面,根据何小鹏构想,小鹏汽车初期或将自主开展测试运营,待通过相关阶段后,会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进Robotaxi进入运营阶段。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陈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