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半年报|桃李面包业绩下滑、经销商同比减少,食安问题添阴霾 数据透视销售业绩同比增长 桃李面包上半年净利减少2.9%
创始人
2025-08-19 17:33:58
0

承载着逾六万户股东的期望,桃李面包的“成绩单”却很不理想,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实现营收同比下滑13.5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9.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30.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0.9%。

外部强敌环伺,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促销费用上升、利润率承压等。

内部风险不断,桃李面包多次陷入食安危机。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3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提到,山东桃李面包有限公司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其中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7月26日,桃李面包在其官网发布致歉信,表示:“将深刻反省,严抓生产、物流细节,把食品安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降

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吞噬利润

财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实现营业收入约26.11亿元,同比下滑1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4亿元,同比下滑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94亿元,同比下滑30.03%。

对于净利润下滑原因,桃李面包表示:“主要是由于部分新建项目投产后折旧费用同比增加导致本期毛利率下降以及本期广告及宣传费用增加。”

桃李面包的主要产品为“桃李”品牌面包,此外,公司还生产月饼等产品,主要是针对传统节假日开发的食品。

从地区表现看,记者对比发现,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在华北、东北、华东、西南、西北、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均同比下滑,仅在华中地区同比增长。

截至今年6月底,桃李面包的经销商总数为971个,同比减少128个,同比增加119个。也就是说,桃李面包截至今年6月底的经销商总数比去年同期净减少9个。


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经销商情况。公告截图

桃李面包表示:“短保面包及泛烘焙食品赛道持续吸引新进入者,同时现有竞争对手不断加大投入,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可能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促销费用上升、利润率承压。”


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销售费用情况。公告截图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桃李面包的销售费用同比下滑,其中,主要是工资及附加显著减少,而广告及宣传费用同比增长。


桃李面包2015年至2024年业绩情况。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制图

桃李面包于2015年12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有着A股“面包第一股”之称。

记者梳理桃李面包上市以来的业绩情况发现,2024年是其上市后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的一年,而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在2021年便开始下滑。从2015年到2024年,桃李面包的营业收入不曾触达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曾触达10亿元。

现如今,桃李面包在2025年上半年便营收净利同比双降,无疑为全年业绩蒙上“阴影”。

多次陷入食安风波

今年7月被抽检出面包不合格

在半年报中,桃李面包将食品安全与质量风险放在风险提示首位,并表示“作为直接入口的短保食品,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仓储物流、终端销售的任一环节出现疏漏,均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导致品牌声誉严重受损、消费者信任危机及重大经济损失”。

近年来,桃李面包确实已多次陷入食安危机。

2023年2月,桃李面包陷入了“面包藏刀”风波,有消费者称在面包里吃出了刀片。同年2月20日,桃李面包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警并申请立案调查,相关结果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然而,桃李面包并未就此事再发公告。

更早之前,桃李面包也曾因蛋糕混有飞虫异物被相关部门罚款。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桃李面包的投诉有几百条,其中,有多人表示面包发霉,还有几人提到在面包里吃到了虫子、头发、苍蝇、线等异物。

今年7月26日,桃李面包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封致歉信。信中提到,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抽检中,桃李面包(桃李泰安工厂)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网络抽样检验不合格。不合格产品生产批次:20240425SD1(生产日期2024年4月25日,保质期至2024年5月1日),该批次共计生产498袋,其中线上销售21袋(含被抽检的16袋)。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

随后,桃李面包立即展开排查并采取整改措施:配合监管部门完成泰安工厂检查;召回并赔偿涉事批次产品;加强线上销售产品的快递与配送管控,避免储运不当影响质量;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截至目前,泰安工厂同类产品已送检46批次,结果均合格,后续将持续送检。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频频发生食安问题暴露出桃李面包的质量内控体系不够健全,在执行层面可能存在一些盲区或者存在员工培训不到位、监管不足等问题。”

桃李面包在半年报中提到:“不排除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出现纰漏或因为如运输防护等其他原因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并产生赔偿风险,给消费者带来困扰,还可能影响公司的信誉和公司产品的销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仓鼠”基金经理,坑了基民3... 来源丨深蓝财经撰文丨王鑫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一则基金经理老仓鼠的消息,再次刺痛了投资者的敏感神...
什么信号?超七成股票ETF规模... 8月19日,最新数据显示,在8月18日的大涨行情中,逾800只股票ETF实现了规模提升,在全部约11...
刚刚!小米、小鹏、零跑财报公布... 来源丨深蓝财经撰文丨杨波刚刚,三家造车新势力公布二季度报告,业绩一个比一个炸裂!1小米汽车:收入暴增...
东航集团总经理刘铁祥转任中国航... 据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空集团”)官网消息,2025年8月19日上午,中国航空集团有...
尾盘,涨停!一则传闻,突然引爆... 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8月19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微跌0.02%,深证成指跌0...
小鹏汽车:第二季度营收182.... 8月19日,小鹏汽车公告称,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20...
战略如何落地?掌握这5点就够了... 每日金句战略落地五步法:1. 确定关键目标;2. 组织保障,即组织架构及关键岗位的用人;3. 落地三...
中国地铁,花式搞钱 中国地铁,...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搞房地产开发,开生鲜超市,那个让打工人早晚高峰挤...
东方甄选辟谣“新东方CEO被立... 今日东方甄选股价上演“天地板”,早盘一度暴涨逾23%,午后高台跳水,盘后跌20.89%。有消息称新东...
万马股份涉嫌信披违规收警示函 ... 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8月17日晚间,万马股份(002276.SZ)发布公告,公司及相关人员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