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上,千万不要被表面蒙蔽 千万不要被表面所蒙骗 不要把自己置身于风口浪尖
创始人
2025-07-28 21:24:29
0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 半间云 顾左右

股市热议的话题是,牛市是不是来了。


(图源:AI生成)

时隔三年半,2025年7月24日,上证指数收盘站上3600点,两市成交额突破1.8万亿,4400只股票上涨,其中80家公司涨停,水电、大基建、海南自贸区等概念领涨。去年同一时期,上证还在2900点附近震荡。

今年4月上了指数快车的人,喜气洋洋,我们又一次听到地铁上、办公室内外、大爷大妈重新讨论股票。

目前的走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24年的924行情,当年10月8号,国庆之后第一天,沪指最高来到3674.41点,然后进入区间震荡。高位进去的,被套到现在。

自媒体singsing2020在7月24日发布自我反省的文章,分析自己上半年的收益为什么不及预期,里面说“当前A股的行情,只要你想下车撒泡尿,就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甩下,因为这一趟是高铁。于是,我直接尿在了裤子上,开始有些暖,现在有点凉。”

话糙,但形象地反映了踏空者的心态。实际上,跟指数投资者一样快乐的人不多,文章引用了市场的一个段子。

“我去机器人,他拉创新药;我去创新药,他拉稳定币;我去稳定币,他拉AI算力,我去AI算力,他拉反内卷,我去反内卷,他拉中字头,我去中字头,他拉水库基建...”指数一直在上涨,有投资者累得气喘吁吁,最后向隅独泣。

这一波市场行情很有特点。


被嘲讽的指数基金遍地开花

从1993年《致股东的信》开始,巴菲特15次在公开场合推荐指数型基金。

每隔一两年,他就会提到指数基金,在2024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提到遗嘱时再次说:“虽然自己每三年修改一次遗嘱,但仍然建议妻子将遗产的 10% 分配给短期政府债券,90% 分配给低成本的标普500指数基金。”

这样的分配比例多年未变。

如此配置的原因,巴菲特说得很清楚,大致总结有三条:一是相信美国经济增长;二是大部分人不会选股,宽基指数是分享经济红利的最好办法;三是指数基金费用低。

从最近十年看,指数基金跑赢了对冲基金。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数据,从2011年到2021年,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年回报率是14.4%,对冲基金的平均回报率是5%。当然,头部的对冲基金可能远远跑赢指数,但心理煎熬要大多得多。

投资指数基金一开始在美国不受欢迎,随着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长红,指数基金日益壮大,占据半壁江山。

截至2024年底,美国指数型共同基金和ETF总规模达16.2万亿美元,其中指数型共同基金规模为6.9万亿美元,ETF规模为9.3万亿美元,指数基金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19%提升至2024年的51%。‌


(图源:AI生成)

指数基金投资在中国同样饱受诟病,永远的3000点,怎么投?确实,如果指数像得道高僧的情绪一样稳定,永远在狭窄的区间徘徊,那么,投资指数基金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下面这张指数月K线图,显示了5000点以后,上证指数进入了老僧入定模式。即使在5000点以后的低位买入,这十年时间的收益也相当有限。



最近,指数型基金让大家赚了不少钱

为什么最近两年指数型基金又成为香饽饽?两个字,赚钱。

稳定的周期波动,让一些人赚到了钱,从日K线来看,周期越拉越长,上下波动明显,有不少人跟着周期上上下下,如果踩对节奏,可以有不少收益。


大资金作为压舱石进入某些板块,让指数缓步上升。

在本周的檀几条里,我们讲到这三个月国家队是大赢家。4月份,沪深300处于3500左右的低点,到了7月25日来到4150,大涨20%左右。

多只宽基ETF披露2025年二季报,中央汇金持仓随之曝光。在今年4月初的股市巨震中,中央汇金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大举增持ETF。合理推测,中央汇金增持的这段时间收益不菲。

沪深300指数像美国标普500指数一样,属于国运指数,买入沪深300指数基金,像买国运基。而高科技指数像纳斯达克一样,是华丽的孔雀羽毛指数。

跟着国家队买,成为多数投资者的选择。

据万得的数据,2025年二季度,ETF规模已达4.31万亿元,其中非货币ETF规模达4.14万亿元。二季度利润排名前20的基金中,大多数为国内宽基ETF。


中国的ETF规模也疯狂,从0到1万亿,用了整整16年;从1万亿到2万亿,用了不到3年;从2万亿到4万亿,仅仅用了几个月。

从2022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收益处于低谷期,投资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根据零城投资分析,A股历史上共有5个周期,指数投资者明显跑赢,分别是2007年牛市、2009年大反弹、2015年牛市、2016至2018大盘价值行情,以及2022年11月-2024年11月。


每次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大约两到三年的时间。特点都是权益类股票型基金大涨过一波,投资者害怕,与债市联动,选不出拥有超额收益的股票。

现在形势比较胶着,指数类基金尤其是宽基类受到过度追捧。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国内ETF总规模相比去年底增加5931亿元,从上半年新发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发行了293只,占到股票型基金总量的75.13%;增强指数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上半年分别发行了86只和11只。

下一步,如果社会资金还是疯狂涌入指数基金,提供源源不绝的弹药,指数基金会在更多空间,当资金显出疲态,指数基金也将如此。从过去指数基的周期长短来看,这一轮国运基牛市不算短。

市场春江水暖,一些权益类基金已经开始上升,某些穿越了熊市的主动管理基金经理被捧为神,普通投资者根本买不到穿越牛熊的“能力基”。

密切关注我们会不会迎来类似于美国、日本这样的十几年的大牛市,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指数基将成为支撑国人医疗、养老的重要支撑,就值得长期拥有。

希望如此吧,让国民有房产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国运股是什么

千金难买牛回头,已经有机构喊出了8000点,听听就好。

万得数据显示,从1999到2020年,中国合计3962家公司30年间创造的累计净财富量为3.88万亿美元。其中1%表现最好的前40家公司,创造的净财富达到总值的76.07%。剩余99%的公司,创造的净财富量只占总值的23.93%。

中国股市的赚钱效应,远比二八定律更加残酷。要从3962家上市公司里,挑出稳定上涨的40家,然后长期持有五到十年,比走在路上被雷劈中的概率还要低。

我本人选择不可或缺的公司,进行配置。

一个上下波动、定期割草的草原,红利股是投资者心中最后一块草场,哪怕很贫瘠,起码饿不死。

看到境内的银行板块,会让人联想到我国香港市场的汇丰银行,在一个可怕的丁蟹横行的股票《大时代》中,大笨象依然让香港投资者看到了希望。

中国的银行股这两年也是如此。


星展银行分析师邓志坚7月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认为,银行股在过去2年录得极佳升幅。沪深300金融业指数过去2年录得40%的升幅,部分大型银行股的同期升幅甚至超过70%。

核心原因,普遍派息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收益是关键。

现在围绕银行板块产生了争论,多数机构偏谨慎,原因还在于收益,股价上升后,股息率下降。

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负增2.32%,较去年同期增速低2.97%,银行股估值攀升到高位,截至7月11日,银行板块PB为0.75倍,处于近十年50%的历史分位数水平。

股价增长之后,银行股息率下降,从2024年底的6%-7%,下降 到2025年7月的4%左右。这说明,银行没有以前香。

银行股要承担社会责任,要给大家分红,并且,拉动银行股可以保持指数稳定,这些都正确,问题是,再多的责任,也得让红利股歇一歇,他们涨得太快了,红利分得着实不少了。

看看宇宙行工商银行A股的走势,两年多从两三块钱到八块多,如同大象在针尖上跳舞。


银行还能保持稳定,有很多人为银行股摇旗呐喊,理由是,目前债券收益不行、银行有社会责任,指数必须保持稳定,分红可以让股东获利。但无论如何,这个香饽饽已经不那么香飘万里了。

银行股是长子股,也是国运股,接下来的长子梯队是中国人擅长的建设。中国人擅长快速造房子,房地产不行了之后,热情转移到了基建上。


(图源:AI生成)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开工,不仅是接棒上一轮房地产周期,更是新一轮大基建的标志。为了7月19日这一天的官宣,中国其实已经做了漫长的前期准备,从科研论证到正式启动,至少花费超过16年。

股市里的水利、基建、钢铁、水泥、工程机械掀起涨停潮,尤其是水泥板块几乎在一个交易日里全线涨停,两三天后变脸。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基建和能源仍然属于长子梯队。

拿长江电力为例,20年股价涨5倍左右,不高,每年平均股息率大概2.85%,也不高。但长期投资呢,又不亏,就当债券吧,不羡慕高风险高回报,人家也有挨打的时候。

长子股都有同样的感觉,又大又慢又能分红。


当然,最后一个重要的国运股是高科技股,决定了中国未来的长期国运,这两年科技板块正在轮动。科技板块太重要了,留等以后分解。

最后说一句跟市场不相关的话,这两天,千年古刹少林寺站在风口浪尖,不要被表面蒙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些人本来跟释迦牟尼无关,我们守住心里一座灵山即可。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叶檀财经矩阵号

声明:近期,不少人以叶檀财经的名义,或xx叶檀、叶檀xx等名义,在各大平台售卖和股市相关的课程,进行和股市相关的直播。

在此,我们声明,任何和股市相关的直播、课程,均与叶檀财经无关也没有得到叶檀财经或叶檀本人的授权,认可

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叶檀暖人生、叶檀聊人生、半间白云、叶檀说、檀谈人生,抖音号叶檀财经、檀姐姐暖人生,小红书号叶檀财经,快手号叶檀财经,头条号叶檀财经,百家号叶檀,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叶檀财经和叶檀对其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放松心情,把学习和享受贯穿在悠长的人生中,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快乐。

作者:半间云 顾左右编辑:Dean

图片:来源于AI生成

叶檀财经作品 | 尽情分享朋友圈

咨询合作,请联系微信

13818756019(商务微信)

喜欢请您点个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次,辛巴踩中“雷区”了 辛巴... 出品|虎嗅黄青春频道作者|商业消费主笔黄青春题图|视觉中国这次,辛巴算是踩中“雷区”了。上周,网红辛...
“木头姐”持续卖出特斯拉,持仓... 12月25日消息,“木头姐”凯茜·伍德旗下旗舰基金方舟创新ETF(ARK Innovation ET...
中字头板块异动拉升,中材科技冲... 12月25日消息,中材科技冲击涨停,此前中材节能涨停,中建环能、中航电测、中金辐照、中铁装配等跟涨。...
新长安来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 红星资本局7月28日消息,今日,红星资本局获悉,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于7月27日注册成立,注册...
韩国要给美国送钱、送船,还要买... 距离特朗普政府报复性关税于8月1日生效仅剩数日,韩国政府正联合造船企业敲定一项助力美国造船业复苏的计...
科技、周期股分歧大!后市聚焦这... 7月28日,A股震荡收红,个股涨跌互现。军工、通信、电子等科技板块领涨,煤炭、钢铁、建筑装饰等周期板...
居然智家公告:汪林朋在家中不幸... 出品|达摩财经7月28日晚,居然智家(000785.SZ)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
吴清挂帅!资本市场超级智囊团成...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拥有了官方的、顶级的...
人身险利率告别2.5%!保费看... 人身保险业迎来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后的首次正式触发与落地调整。作者 | 林汉垚编辑 | 杨希新媒...
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你... 记者丨陈洁 实习生张星雨编辑丨黄剑 见习编辑李益文视频丨许婷婷7月28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