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牌销量暴跌90%,白酒厂集体押注低度“救命酒” 知名白酒暴跌 为啥多家酒企推出低度白酒
创始人
2025-07-22 11:51:50
0




导语:下行压力下,低度化成为酒企集体动作。仓促上阵、动机复杂的“创新”,是破局良策,还是一场注定难以为继的表演。

“某酒厂最近一个月销量暴跌了90%”,近期,一条恐慌性消息在白酒行业内疯传。

与此同时,一股前所未有的“低度潮”,正席卷白酒头部企业。

据笔者从业内了解,五粮液(000858.SZ)9月将推29度新品“一见倾心”;泸州老窖(000568.SZ)宣布28度国窖1573研发成功,16度、6度产品已在测试;水井坊(600779.SH)计划在特定区域试水38度以下产品;酒鬼酒(000799.SZ)动作更猛,33度、28度、21度、18度产品箭在弦上,并明确提出“两低一小”(低度酒、低端酒、小瓶酒)战略,甚至联手胖东来推联名酒。



有接近酒企的人士向笔者透露,部分酒企管理层的初衷是,在行业下行周期,原有主力产品、赛道压力大的情况下,寻求拓展新的产品赛道,获取增长空间。

这看似是酒企主动拥抱消费降级、寻求年轻化的集体转向。但,一个核心问题被忽略了。

行业下行趋势早已显现,年轻人远离白酒也非一日之寒,“低度化”直到此刻才汹涌而至,仓促的“集体行动”能给谁续上命?

01 迟来的低度化

骤然升级的政策压力,显然是低度化白酒的关键推手。

本次“禁酒令”发布最初,白酒业界并未引起过高重视。但随着从中央到地方,针对公务、商务宴请中高档白酒的禁令范围更广、执行更严、措辞更明确,直接冲击了高端、次高端白酒的核心商务消费场景和礼品市场。

赖以生存的“主战场”被政策强力压缩,寻找“替代出路”成为当务之急。

低度酒、小瓶酒、联名款,因其价格相对较低、形象更“亲民”甚至带点“休闲”色彩,被业内视为一种可能的契合消费降级的出路或缓冲地带,尽管其实际效果存疑。

更深层且更具强制性的驱动,则来自股东的压力。

面对可以预见的“不乐观”业绩和持续低迷的股价,管理层“必须做点什么”来回应股东的业绩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低度酒并非新概念。

泸州老窖的38度国窖1573,作为目前唯一成功的案例,已运作多年,年营收近百亿,占据其1573销量的半壁江山。

其成功有其特殊性。38度国窖1573主要在京津冀、江苏、浙北特定区域的商务次高端市场流行,依靠主品牌势能,切入了当地饮用习惯,且未显著伤害品牌形象。



7月16日国窖1573价格,图源:公众号名酒价格

然而,38度以下的超低度领域(如29度、16度、6度),以及更广泛的中低端市场,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它们需要与啤酒、预调酒、果酒乃至软饮料在休闲、年轻化场景中直接竞争,白酒的传统优势在此并不明显。

2013年-2015年调整期的历史经验表明,盲目下沉、追求“老百姓喝得起的酒”,并非行业复苏的良方,高端化升级才是核心驱动力。

行业竞争格局也印证了这一点:高端参与者极少,利润丰厚;中端竞争激烈;低端则完全沦为惨烈的价格战修罗场。

明知历史教训、且38度以下市场前景未明,头部酒企在当下如此“默契”地押注低度酒、尤其是风险更高的超低度酒,结果可想而知。

02 “一般不喝酒”了,怎么办?

将当前的低度化热潮,视为主动的战略转型,可能过于乐观。

笔者认为,一场仓促的、带有“表演”性质的被迫应对,会带来几个问题:

其一,是目标模糊与资源错配。

是为了真正吸引年轻人?还是规避禁酒令?或是短期冲量保业绩、应付考核?目标不清,导致研发、营销、渠道等资源投入分散,难以聚焦形成合力。酒企也可能同时在超低度、小瓶等多个方向上试水,但每个方向投入都不足,结果可想而知。



图源:京东

其二,缺乏战略耐心与定力。

既然是应对压力、展示姿态的“表演”,其内在驱动力就严重不足。酒企、尤其是高端酒企的管理层,内心深处可能并不真正相信低度化是长远出路,更多是权宜之计。

一旦短期投入未见显著回报,或遇到技术难题、渠道阻力、消费者不买账等挫折,放弃或收缩的可能性极高。这与泸州老窖当年基于特定市场洞察、长期耕耘38度产品的路径截然不同。

其三,品牌价值稀释风险。

在业绩和考核压力下仓促推出的低度酒,比如主品牌下的超低度酒,更容易陷入“价格战”和“流量陷阱”。

为求快速上量,可能被迫降低价格门槛或过度依赖促销,这对高端品牌形象是巨大的潜在伤害。

其四,文化的挑战。

白酒从文化和品牌上,都一直与高度酒息息相关,仓促的“低度化”,可能让酒企忽视了在品牌文化重塑、饮用场景创新、口感适应性改良等更深层次、更需长期投入的课题。

对于白酒这样依赖深厚品牌积淀和时间壁垒的行业,文化至关重要。



图源:bilibili

从中期来看,禁酒令的延续会在未来的两三年内重塑国内的酒文化。“一般不喝酒”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何面向新人群、新场景的探索,需要酒企管理层极大的定力与智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暴涨7倍后掉头向下,东方电气疑... 港股向下,A股向上,一场疑似"乌龙指"交易风波后,东方电气的A、H走势开始分化。7月22日早盘,东方...
格尔软件:拟收购微品致远51%... 7月22日,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格尔软件,603232.SH)公告,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微品...
工信部倒查新能源补贴,只有特斯... 2025年7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初审情况的...
控制权二次生变?江特电机紧急停...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雨辰 图片来源:图虫7月21日晚间,江特电机(002176.SZ)一则公...
通达电气:董事拟减持公司股份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22日,通达电气公告,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何俊华、毛祥波及董事劳中建因个人资金需...
安孚科技:2025年半年度净利...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22日,安孚科技发布业绩快报,上半年营业收入24.28亿元,同比增长4.98%...
路易威登香港公司数据泄露!影响... 香港隐私监管机构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周一表示,正在调查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港约4...
浙富控股:子公司浙富水电主要从... 7月22日,浙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富控股,002266.SZ)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关...
减重风口上的诺泰生物:474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日前,诺泰生物(688076.SH)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
首次出海投资!三全食品连续两年...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孙艺格 图源:图虫7月21日晚,三全食品(002216.SZ)发布公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