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家未盈利IPO!通过! 未盈利企业ipo 创业板未盈利企业ipo
创始人
2025-07-18 20:12:50
0

7月18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芯生命”)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过会。北芯生命的IPO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第二家上会企业。

重启后上会的第一家企业是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元生物”)。就在7月18日同一天,证监会网站发布了同意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的公告。


将时间拨回到一个月前的6月18日,彼时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证监会及上交所公布了《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等细则。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一家公司过会并拿到注册批文,一家公司成功过会,效率惊人。

在监管层明确重启“科创板第五套申报标准”的政策暖风之下,北芯生命的IPO之旅或将迎来“春天”。


AI制图

成功过会

北芯生命曾在2021年递表港交所,但次年又主动选择终止,北芯生命将目标瞄准科创板。自成立以来,公司几乎年年融资。当然,融资背后的资本也不是“吃素”的。在产品成功上市、业绩提振以及对赌协议的“敦促”下,2023年,北芯生命递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

本次IPO,公司拟募资9.52亿元用于介入类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介入类医疗器械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三个项目,其中计划补流投入资金为1亿元。


根据发审会结果公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认为北芯生命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没有需要进一步落实的事项。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主要有两方面,分别针对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以及经销商模式的相关问题。

具体问题为:一、请发行人代表结合 FFR 和IVUS 产品市场空间、竞争格局、技术更新、带量采购、销售单价等情况,说明公司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以及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二、请发行人代表:(1)结合行业特点、自身发展阶段、产业政策、同行业可比公司、对平台经销商下二级经销商的管理考核等情况,说明现行经销模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结合经销商模式、收入确认方法和时点、终端医院导管与设备销售比例,说明相关经销商销售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对赌

北芯生命成立于2015年底,其产品2020年才开始商业化。商业化两年多就仓促冲刺上市,这背后不乏资本推动。

北芯生命成立于2015年12月。公司自2016年至2023年申请科创板上市之间,除2019年外的每一年都在融资。

在2021年6月前,公司已经进行了四次股权转让和八次增资。

2021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北芯生命曾在港股申报IPO,但并未成功。公司又进行了三次股权转让和四次增资。

也就是说,北芯生命在成立以来十年间,合计进行了七次股权转让和十二次增资,公司估值也一路水涨船高。

在申报IPO前,包括红杉智盛、红杉铭盛、Decheng Insight、国投创合、太平保险旗下太平医疗等在内的机构股东和个人(赵瑜等人),与北芯生命、宋亮及/或员工持股平台之间还存在对赌及特殊权利条款,股份回购的触发条件之一就是北芯生命于2024年12月31日前未能完成合格上市。

不过上述对赌及特殊权利条款效力,已经自北芯生命提交本次首发申请文件之日起自动终止,在发审委的问询函中也受到了关注。


不断融资,一方面让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资产负债率水平持续较低,偿债能力较强。

报告期内,同行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10%、26.40%、26.53%,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1.75%、15.30%、17.47%,明显低于同行均值。

另一方面,也让公司整体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公司实际控制人宋亮的持股比例较低。

招股书显示,宋亮直接持有公司16.1530%的股份,还通过担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北芯共创、北芯橙长及北芯同创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控制公司13.4140%的股份,宋亮自身及通过其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29.5670%的股份。

公司第二至第四大股东红杉智盛、Decheng Insight、国投创合分别持有公司10.1759%、9.6743%及7.1479%的股份。

本次发行后,实际控制人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降低,存在控制权发生变化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持续亏损

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获批上市和产业化是一个周期长、风险高、投资大的过程,且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北芯生命近年来持续亏损,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3586.16万元,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作为一家持续亏损的高新技术企业,北芯生命本次申请科创板上市适用的是《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第(五)项上市标准。

该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作为医疗器械企业,公司亦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7号——医疗器械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具体要求。

具体来看公司业务,北芯生命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核心产品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系统为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自主创新60MHz高清高速国产IVUS产品,核心产品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系统为金标准FFR领域内中国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产品。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血管内功能学FFR及影像学IVUS产品组合的国产医疗器械公司,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并改写了中国冠状动脉疾病临床精准诊断完全依赖进口产品的局面。

北芯生命布局了冠状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房颤等领域。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11个产品,在研产品共有6个,覆盖IVUS系统、FFR系统、血管通路产品、冲击波球囊治疗系统及电生理解决方案五大产品类别。

值得注意的是,北芯生命产品2020年才刚开始商业化。

公司首款产品FFR系统于2020年获批上市并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公司核心产品血管内超声(IVUS)诊断系统在2022年获批上市。从业务收入结构看,2024年度上述两款产品在公司收入中分别占24.48%和68.62%。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245.19万元、18397.72万元和31660.43万元,呈高速增长态势。

报告期各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043.71万元、-15520.50万元、-5373.9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18941.89万元、-17943.63万元和-7344.63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36亿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6.4亿元。

公司自申报IPO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近年来亏损幅度已经有所收窄。

高额的股份支付

公司的亏损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首先,公司处于商业化初期,收入规模较小,尚不足以覆盖各项成本。

随着公司FFR系统实现规模化量产以及IVUS系统上市后销售规模快速增长,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3.50%、65.02%和63.32%,但仍然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

另外,公司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金额较高,销售费用率也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2.08%、55.98%和34.61%,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为26.04%、23.25%、20.92%。


报告期各期,公司管理费用金额分别为20587.12万元、8778.94万元和6970.3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2.68%、47.72%和22.02%,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为23.18%、47.72%、22.02%的情形。

管理费用率超过了200%,是由于2022年,公司对部分管理层进行了股权激励且未额外约定服务期等限制条件,使得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较高;公司股票申请在H股上市,2022年产生了相关中介服务费;公司进行股权融资,2022年度由此产生财务顾问费用及融资服务费用为347.89万元。

但即便是扣除股份支付费用、上市费用、融资服务费后,公司管理费用率分别为59.63%、31.82%和16.86%,各期数据仍然高于可比公司均值,

具体来看,致使公司亏损的重要因素,即股份支付费用金额大。

北芯生命表示,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的激励机制,促使员工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公司在报告期内分别实施了多次员工股权激励。

IPO日报发现,2019年至2024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307.18万元、572.43万元、32116.88万元、14946.47万元、6185.95万元和3937.16万元,累计已高达5.8亿元,导致了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增加。

研发人员流失

值得关注的是,IPO报告期期间,公司研发人员少了近三成。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密集型领域,招募经验丰富的各类人才并维持稳定的研发、临床、生产、营销和管理团队对公司的持续创新和稳定经营至关重要。

北芯生命所在的创新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涉及材料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质量保证、生产管理等各方面,对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依赖较大。因此,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下,重视研发工作,保持关键岗位员工稳定性非常重要。

但是在最新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的研发投入逐年下降。


最关键的是,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出现了明显下滑,从2022年的151人减少至109人,接近三成。



记者 褚念颖

文字编辑 吴鸣洲

版面编辑 佘诗婕

责任编辑 光云

1

2

3

4

如果您有IPO、并购重组等上市公司相关的【独家线索】需要分享,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 ipowgw@ifnews.com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饿了么、美团、京东被约谈 今天(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
空缺半年后,海南银行迎来新行长... 空缺半年多后,海南银行行长人选落定。作者 | 边万莉编辑 | 周炎炎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宋语菡近...
怕被捞的男性玩家们,被“捞女游... 你被“捞女”捞过钱吗?或者说,你知道“捞女”有多能捞钱吗?一款定价29元的《捞女游戏》,5天就卖了6...
副业月入3000+,有个能赚钱...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副业 ” 解锁副业赚钱秘籍~ 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冰冰。最近...
对话黄仁勋:今年我第三次来中国... 文 / 海伦编辑 / 月月来源 / 腾讯科技01 黄仁勋来华的“小目标”问:这是你今年第三次来中国,...
又一家被追刑责!金通灵涉两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2023年以来,金通灵财务造假案备受市场关注。继2024年...
首份银行中期业绩快报:杭州银行... 中经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7月17日,杭州银行率先披露上半年业绩快报,拉开上市银行中期业绩预告大幕。...
读懂IPO|为何能从停产中绝处...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6月11日,广合科...
东方财富股东拟转让1%股份;东... 今日焦点东方财富:股东沈友根拟询价转让1.59亿股公司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东方财富公告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