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亿外卖大战,不会有赢家 外卖大战资本市场不买单 外卖百亿大战
创始人
2025-07-18 18:53:01
0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过30年,早到了成熟期。

可谁能想到,竟然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

点燃导火索的是京东。

今年2月11日,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市场,0佣金招商。4月至今,接连宣布两次百亿补贴计划。

随后,淘宝闪购、饿了么等阿里系加入战斗,先后宣布投入600亿补贴。

高盛统计,巨头们外卖大战单月“军费”消耗就在250亿。

数字已经足够震惊。

不过,更让人震惊的是:

7月16日晚,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媒体上公开说,外卖爆单“绝大部分是泡沫”。



王莆中是美团外卖业务的操盘人,也是这轮外卖大战中,美团的“前线总指挥”。

外卖大战爆发以来,几家巨头中,第一次有高管站出来呼吁行业回归理性,并认真分析外卖大战和外卖行业。

整个访谈文字版超过1.2万字,信息量很大。

结合平时的观察,今天简要做点分析。



如果按照估值,美团绝对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顶流。

但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样,外卖既没有电商平台的利润,也没有游戏公司的利润。

王莆中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在外卖行业,他给外卖这种商业模式的定义之一就是“利薄”。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在2018年把饿了么卖给阿里套现665亿,他就公开说“外卖的模式永远都不会赚钱,所以我卖了”。

即便是外卖一哥美团,运营利润也只有百分之三点几。

而美国最大的外卖平台DoorDash,向餐馆收取大约30%的佣金,也才勉强达到美团的利润水平。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误区:网上流传美团抽成是20%。

但实际上,店家看到的总费用其实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技术服务费(真正的抽佣),平均不到8%;剩下的是配送服务费(平均每单的配送成本接近7元)。

但美团把抽佣、配送费一起收了,看起来好像是20%,但实际上,配送费是要给骑手的,美团拿的是佣金。



DoorDash外卖配送费

根源在哪儿?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廉·鲍莫尔在1965年就提出一个概念:鲍莫尔病。

核心是说,我们经济的不同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工业部门就比服务部门增长快。

举个例子。1978年,我们国家煤炭行业人均生产效率是137吨/年,2022年是1800吨/年,增长了12倍。

但1978年,一个保姆一天只能带一个孩子,哪怕是到今天仍然也只能带一个。

保姆的工资仍然上涨了很多倍,但是,保姆工资上涨不是因为一天带了更多的孩子,而是其他行业效率提升,“机械式”促进了保姆工资的提高。

这是当前很多服务行业面临的问题,人力成本无法边际递减。



威廉·鲍莫尔

尽管外卖行业是被互联网改造最为成功的一个服务行业,大大提高了效率,但归根结底,外卖仍然是服务业。

所以,外卖至少相当长时间里,仍然难逃鲍莫尔病的怪圈。

这次,猛然打起来的外卖大战,更像是进攻者们的战略误判。

京东杀入外卖,也许是想复制在电商、快递领域攻城略地的经验。

而阿里,在喂养饿了么7年后,看到老对手京东下场,也急于“梭哈一把”。

电商巨头看重的,是即时零售的广阔天地,是外卖高频引流的属性。如果不能获得超额收益,为自家电商业务拉点人气总可以吧?

但,外卖行业没那么诱人,更没想得那么简单。



从今年2月11日外卖大战开打,到今天已经过去5个多月,还没看到停战的迹象。

京东、饿了么、淘宝闪购,纷纷入局。

美团一直按兵不动,最终在7月5日,被迫参战。

短期来看,好像每个都打了胜仗。

京东外卖上线90天,日订单量就破了2500万单。

7月14日,淘宝闪购宣布,日订单量再次突破8000万单。据说马云要求“稳定在8000万单”,而且,后面还要再往上冲。

美团在这次大战中最为克制,发现对方冲单才反击,属于被动防守。

据界面新闻报道,上周六(7月12日)美团的补贴额为3亿至4亿元,约为淘宝闪购的四分之一,单量却达到1.5亿。

美团1.5亿单,淘宝闪购、饿了么8000万单,加上京东此前公布的最高峰2500万订单,全行业的峰值单量超过了2.5亿。




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只有赢家的战争。

在访谈中,王莆中连续6次用“泡沫”来形容这波外卖订单整体暴涨。他是从专业角度给出的分析。

但是,哪怕是只有基本经济学知识的人都能发现问题的根源。

在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需求弹性。简单(当然也就不那么精准)地说,就是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影响。

像食品它的弹性就比较小。

现在,外卖大战的手段是什么?就是补贴,更直接地说就是降价。

可问题是,哪怕再便宜,饭一天就吃三顿,不可能因为16元减16元的“0减券”,一天就多吃三顿饭。

所以,这次外卖繁荣,其实是像泡泡一样被吹起来的虚假繁荣。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进攻者们不约而同地把茶饮作为补贴重点。

因为,先前没补贴,饭吃三顿,有补贴饭也只吃三顿。

但奶茶不一样,没补贴时可能一天不喝一杯,但有补贴,可能一天就喝一杯。

王莆中在专访中说,宿迁已经被打成焦土了,单量规模涨了4倍。但真正外卖业态的新用户极少。如果用对手的方式做补贴,美团想做到1.6亿、2亿都可以,但美团自己踩了刹车,因为冲数字是没有意义的。

最终,问题是:这次外卖大战,恐怕不会有赢家。

为什么?



资本的鼻子是最灵敏的。

外卖大战轰轰烈烈,订单量屡创新高,但巨头们的股价却多次集体下跌。

因为,聪明的投资者已经看出,外卖大战再打下去,就没法收场了。

外卖涉及商家、平台、骑手、客户等四方,还涉及下单、接单、配送等环节,当然还有店家入驻、管理,更不要说一天里有几波明显的流量峰谷。原本需要精细管理。



但,外卖平台却主动或者被动选择了最粗放的打法:大额补贴。

大部分平台赚了面子、亏了里子。

王莆中说,他就发现有些平台即时零售单的客单价低到惊人,看了从早晨到上午的12张订单,其中有10张是买12瓶一扎的矿泉水。

外卖单子数量呼呼啦啦涨,但是GMV(成交总额)却没怎么涨,因为都是低价单。

根据统计,光是京东、阿里的战备投入就高达800亿!其中,京东2次宣布在外卖领域投入“百亿补贴”;阿里则投入600亿补贴,包括4月份饿了么推出的“饿补超百亿”,以及淘宝闪购投入500亿元补贴。

但烧钱烧出来的用户忠诚度是需要怀疑的。

经历过第一次外卖大战,也是互联网顶级产品经理的王慧文,就曾经谈到过很有名的那个“供需关系”故事:

“外卖行业,很多时候都在补贴,就影响和扭曲了供需,当你没有补贴的时候,你的供需关系还在吗?”

补贴生意里,有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在补贴过程中经营业务,有一天补贴不在的时候,供需还在。那些输掉竞争的企业,很可能需求就是靠补贴补出来的,补贴不在了需求就没了。



况且,没有谁敢把账上的钱烧光。

补贴退坡之日,就是订单下滑之时。

商家看起来爆单了,钱却没赚到多少。

这次大战中,最火爆的就是饮品店。但这几天,陆续有媒体报道一个案例,有奶茶店老板透露,订单暴增,一天连轴转,忙下来一算账:一天净赚400块钱……发放员工红包后一分不剩。

北京南城香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汪国玉就表态,外卖大战下餐饮商家整体线上渗透率明显增加,但客单价下滑、利润率下降也是肯定的。

王莆中说,宿迁的快餐店没有人堂食了,全是外卖,因为堂食一份面18块,外卖6块,这种巨大的价格扭曲,是不可持续的。

单子涨了,但是赚的钱还不够买菜结货款。本来想做堂食,但是,即便有顾客来了,坐在店里点外卖,因为外卖更便宜。店面租金、水电费一分不少。

更有媒体报道,有店家初步估算,利润下跌了20%到30%。



对于消费者和骑手,暂时好像不错,一个活多了,另一个吃得更便宜了。

但如果外卖大战的游戏进行不下去,终究会曲终人散。

况且,有消费者已经发现不对劲。





这次外卖大战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根源:

互联网巨头们的“流量焦虑”。

下面是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的曲线图。



中国互联网在1994年起步,2005年破亿,2年后翻番破2亿。尤其是,2009年,3G牌照发放,移动互联网爆发,网民数量爆发式增长。

但到2020年后,几乎饱和,新的1亿网民几乎花了4年时间。

实际上,不难理解,因为我们出生人口在下降,网民的增量只会越来越少。

而不少互联网企业还存在“铺摊子”的固有思维,希望挖到尽可能多的流量。电商企业增长放缓,以为高频的外卖是新油田,这完全是一种误读。

真相在于,流量已经到天花板,再怎么撒钱、卷,带来的流量“增量”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外卖的增长,靠的是精细运营和产品创新,不是流量大水漫灌。

外卖平台回归理性、回归商业逻辑,练好自己的内功。

当下,外卖行业缺少的不是烈火烹油,而是细水长流,塑造好行业生态。

比如,对于骑手的社会保障。

这个从今年初就广受社会关注,但是外卖大战一打,大家注意力就转移了,很可惜。

而当美团借专访向外界发出“止战书”后,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既定的道路上。

就在昨天(7月17日)美团宣布,将在今年年底把养老保险补贴推广全国,预计覆盖超过百万骑手,骑手“工伤险”从7月1日起扩大范围至17个省市,并且由美团全额缴费。



深圳美团骑手在街头服务站咨询养老保险参保流程

相比于盯着奶茶咖啡大打价格战,这才是正事。

再比如,在商户一侧,要引导商户更多地去提升品质,而不是卷价格。

在消费者一侧,如何让消费者不是简单地追求低价、速度快。

这些大部分都是看不见的东西,需要的是全社会认知、心智的转变,需要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却极有耐心地培育,不是烧钱就能解决的。

可这些却又是让外卖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更深层次,也更为重要的东西。

心中无敌,则天下无敌。

不只是外卖平台,我们所有的企业都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客户身上,而不是盯着对手,去解决行业深层次的问题,而不是哗众。

这次外卖大战,如果没有外力介入,恐怕一时难以终战。

只有当所有参战者都精疲力竭,不得不停下来时,才会真正明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怕被捞的男性玩家们,被“捞女游... 你被“捞女”捞过钱吗?或者说,你知道“捞女”有多能捞钱吗?一款定价29元的《捞女游戏》,5天就卖了6...
副业月入3000+,有个能赚钱...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副业 ” 解锁副业赚钱秘籍~ 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冰冰。最近...
对话黄仁勋:今年我第三次来中国... 文 / 海伦编辑 / 月月来源 / 腾讯科技01 黄仁勋来华的“小目标”问:这是你今年第三次来中国,...
又一家被追刑责!金通灵涉两罪,...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2023年以来,金通灵财务造假案备受市场关注。继2024年...
首份银行中期业绩快报:杭州银行... 中经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7月17日,杭州银行率先披露上半年业绩快报,拉开上市银行中期业绩预告大幕。...
读懂IPO|为何能从停产中绝处...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丨陆烁宜编辑丨郑琳6月11日,广合科...
东方财富股东拟转让1%股份;东... 今日焦点东方财富:股东沈友根拟询价转让1.59亿股公司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东方财富公告称,股...
良品铺子向左向右? 良品铺子向... 富凯摘要:虽然首次半年度亏损,但是并不妨碍良品铺子成为多家看好的抢手标的。不过在股权转让纠纷影响下,...
重拾顺丰,大幅增持中芯国际、小... 银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代表作——银华心怡二季度增持中芯国际、小米集团、宁德时代、中国移动,减持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