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当“清华毕业生送外卖”“硕士学历当骑手”的新闻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总能引发一轮关于学历与职业的热议。
最近,某平台的“高学历”网红骑手火了。该网红自称是清华本科、北大与牛津双硕士、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目前在送外卖……诸多名校光环与“外卖小哥”的身份形成强烈反差,引来网友热烈讨论。有人惋惜“读书无用”,有人感叹“资源浪费”,有人质疑其能力问题,还有人认为纯粹“为了流量”。
相关平台公开表示,无法查证其人所言是否真实。但不可否认,时下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者愿意穿上马甲,投身外卖骑手的行列。《2025年灵活用工平台就业发展报告》显示,灵活就业市场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8.38%,大专占35.03%,高学历人群合计超60%。
在多元职业选择的今天,高学历者投身外卖行业无需被过度解读,这不失为一种理性就业,更不该被贴上“失败”的标签。
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学历也从来不是职业选择的枷锁。外卖骑手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时间管理、路线规划、沟通协调等多重能力——高学历者凭借更强的学习能力,或许能更快优化配送路线、提升服务效率。这种“把小事做好”的能力,远比“学历配不上职业”的偏见更有价值。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将“稳定职业”视为唯一目标,而是通过灵活就业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而外卖行业低门槛、高自由度,成为不少人过渡时期的选择:有人利用送餐间隙积累素材,为写作梦铺路;有人通过接触不同人群,调研市场需求,为创业做准备。学历赋予他们的是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多元的思维方式,而非只能困在写字楼里的“铁饭碗”。
所以,完全不必用“学历滤镜”来“绑架”职业选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勤奋的骑手薪资并不低。美团近日披露的今年一季度骑手收入情况显示,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7230元至10100元之间。以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为例,这类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2593元。而月入万元恐怕比很多公司开给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都要高。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25亿人。其中,月嫂、货车司机、外卖员月收入水平位居前三,月收入均突破7000元,货车司机、外卖员月均收入较2023年增长超10%。
社会的进步,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职业选择的多元化上。当我们摆脱“高学历必配体面活儿”的固有认知,便会懂得:无论是实验室里潜心钻研的科研人员,顶着烈日田间劳作的农民伯伯,还是街头风雨兼程的外卖骑手,每一份岗位上的坚守与付出都闪耀着同等的价值,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被深深尊重。高学历者做外卖员,从来不是“浪费”,而是用更包容的姿态告诉世界:职业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当你发现冒着酷暑来敲门的外卖员有可能是名牌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博士时,不必惊讶,只需一句轻轻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