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牌零食的代表,“齐云山南酸枣糕”没让人失望。
2025年6月下旬,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家自江西崇义县食品厂改制而来企业源自1958年,是赣州地区建厂时间最早,发展历史最长的食品工业企业之一。
公司掌舵者是现年已过六旬的刘氏兄弟,自1992年推出第一款南酸枣糕,历经33年发展
到如今坐拥年收入3.39亿元的果类零食企业,这对兄弟将地方特产做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目前,公司占据着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旗舰产品南酸枣糕连续28年获“绿色食品”认证。在量贩零食渠道爆发的风口,这家县域企业凭借与“鸣鸣很忙”的战略合作,2024年业绩猛增37%,净利润翻倍突破5300万。
51名员工买下老厂做出行业第一
齐云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90年代,当大多数零食企业还在追求添加剂改良时,它就率先拿下了绿色食品认证,一直是绿色零食代表。
作为“绿色食品”,配料表肯定经得起审查。齐云山的南酸枣糕的配料成分包括:南酸枣果肉、白砂糖、麦芽糖、食用糯米纸(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其它没了,0人工添加剂。而且野生南酸枣果肉营养成分也不低,维生素C含量高,还有植物黄酮、天然果胶、膳食纤维这些天然的功能。
作为更追求零食健康的新一代来说,看了一眼这个简洁透明的配料表表示:吃的很放心。这也是近年来齐云山业绩猛增的核心原因。
齐云山南酸枣糕的故事要追溯至1992年,当时被江西崇义食品厂首创面世。隔年就获得了江西省“最受欢迎产品”奖;1996年还被评为崇义“八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江西崇义食品厂进行股份制改造完成,由51名雇员共同出资向当地政府收购该厂的所有权,并转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此次改制将崇义食品厂的业务运营、资产及负债整体转让给了新成立的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按下了“老厂新生”的按钮。
领导此次转变的正是厂长刘志高和副厂长刘继延两兄弟,核心团队还包括朱方永、杨玉兰等6人,均来自原食品厂。刘氏兄弟是典型的互补组合。哥哥刘志高掌舵全局,弟弟刘继延专注技术研发。这种合作持续了整三十年。
紧接着,公司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营销团队骑着自行车,把产品铺进江西、湖南的县乡小卖部。后来,谁也没想到,这家小厂会成为未来南酸枣食品龙头的摇篮。
拥有26万亩野生南酸枣林的中国南酸枣之乡”崇义县也赋予了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里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独家称号,让齐云山能优先获取邻近生产设施的南酸枣资源,在维持供应链效率的同时减少运输损耗。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4年,以零售额计,齐云山食品占中国南酸枣食品市场32.4%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一。
年营收超3.3亿元,“鸣鸣很忙”是第一大客户
翻开齐云山的财务数据,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跃然眼前:
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2.17亿元增至2.47亿元,再猛增至3.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92%;净利润表现更为亮眼,从2563.4万元、2370.5万元跃升至5319.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06%。
2024年成为公司发展的分水岭。这一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7.2%,净利润更是实现 124.4%的惊人增长。毛利率稳定在48.61%的高位,净利率从2023年的9.61%跃升至15.69%,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业绩爆发的背后,招股书中代号“客户G”的神秘角色功不可没。招股书显示,这家总部位于长沙的零食经销商在2023年下半年才开始与齐云山合作,但2024年就贡献了公司总收入的22.9%,成为第一大客户。根据数据推测,这位“客户G”应该是鸣鸣很忙。
尽管产品线已拓展至南酸枣粒、南酸枣软糖等五类产品,南酸枣糕仍是绝对主力。2022至2024年,该产品分别创收1.93亿元、2.09亿元和2.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8.7%、84.7%和86.7%。南酸枣凝、南酸枣软糖、南酸枣冻等辅助产品线,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总计创收不超过0.6亿元。
为应对市场需求,2024年公司做出战略调整:削减辅助产品线产能,将资源集中到南酸枣糕及2021年推出的南酸枣粒上。这一决策立竿见影,辅助产品线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1%降至2024年的3.8%。
齐云山的渠道还是比较传统,重线下。齐云山与鸣鸣很忙的合作也算得上是教科书案例:2023年鸣鸣很忙尚未进入前五大客户,但2024年却以7799.5万元采购额跃居第一,单渠道贡献22.9%的营收。随着配合线下199家经销商网络的扩张,公司线下收入占比也升至89.3%,但线上渠道仅占10.4%。这种渠道结构在行业中显得有些落后。
重营销、轻研发的特征同样明显。2024年公司推广费高达3763万元,占收入的11.1%,是研发投入1194万元的3倍。对此管理层解释:“为在线下商店获得优质货架空间,需投入陈列费及推广费刺激购买”。这种渠道策略使销售区域高度集中,江西、湖南两省就占总营收53.7%。
截至2024年末,公司南酸枣糕和南酸枣粒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账上现金达1.31亿元。此次IPO募资的重要目标,就是将南酸枣食品总产能提升45.5%至1.6万吨。
港交所已聚齐多家零食企业
齐云山由老厂改制而来,不少老员工一致相伴相随,其中有六位创业元老通过双重持股结构,实际掌控公司68%以上股权,并签订一致行动协议。这种捆绑式股权设计,也保障了三十年来战略的连贯性。
上市前,崇义食品厂持股75%,云之上有限合伙(由崇义食品厂股东及公司雇员出资)持股25%,形成 “企业+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高管薪酬也反映了企业稳健的风格。2022至2024年,董事长刘志高的年薪在49.3万至59.7万元之间波动,副董事长刘继延的年薪则在36.4万至47.7万元区间。这个薪酬看起来还是相对朴素的。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也在招股书中坦诚相告: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和线下渠道。南酸枣糕占据近九成收入,而线下经销商贡献超85%销售额,其中前五大客户占比达38.7%。
中国零食市场的高度分散格局其实也加剧了竞争压力。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前五大零食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仅5.9%,前十大也仅占10.4%。在整个果类零食赛道,齐云山排名第九,市场份额0.6%。
所以,齐云山食品计划本次募资后,计划加大对线上销售平台的建设,在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领域加大投入。齐云山食品也表示将向华东和华中区域扩展经销网络,并进驻连锁零食店、仓储式会员店等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量贩零食的发展以及鸣鸣很忙的扩张,不仅在2024年成为齐云山的第一大客户,也跃升为同垂类老品牌“溜溜梅”的第一大客户。而溜溜梅也在不久前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
港股火热之际,新一代、老一代零食企业都齐齐相聚港交,现在已经迎来多家零食企业IPO。除了上述两家,三只松鼠、鸣鸣很忙也均在今年4月递交招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