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来源:图虫
近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开(2025)鲁0116破3号、4号破产案件。案件显示,受理法院为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而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均为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泰山钢铁”)。
目前,泰山钢铁共收到6张限制消费令,涉及金额达4.13亿元,泰山钢铁涉及案件共有605条,案由为票据追索权纠纷的案件占比为22.98%。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的《截至2025年1月31日承兑人逾期名单》显示,泰山钢铁的逾期余额高达11.72亿元。
以不锈钢为主营业务的泰山钢铁是济南本地的知名民营企业,该公司董事长为王永胜。王永胜的父亲王守东是泰山钢铁第一代“掌门人”。1976年,王守东转业进入钢铁行业。2016年,王永胜成为泰山钢铁第二代“掌门人”。2021年,王永胜以209.7亿元的创富值位列《2021山东创富榜》第22位,问鼎“济南首富”和“莱芜首富”。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1994年至2022年,王永胜长期担任泰山钢铁的法定代表人,2022年4月王永胜突然卸任,邵书东接任泰山钢铁法定代表人。2023年12月,泰山钢铁及邵书东接连收到2张限制消费令,其中1张限制消费令的立案日期为2022年7月。
泰山钢铁被限高
2025年6月2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曾公开(2025)鲁0116破申4号破产审查案件。此后,该公告信息曾一度消失,7月4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法院再次发布公告(2025)鲁0116破3号,称该院根据泰山钢铁的申请于2025年7月4日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重整一案,并于2025年7月4日指定泰山钢铁及其关联企业清算组担任泰山钢铁管理人。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泰山钢铁涉及案件共有605条,其中2025年为279件,91.07%的案件身份为被告,6.94%的案件身份为原告,案由为票据追索权纠纷的案件占比为22.98%。
天眼查显示,目前,泰山钢铁共收到来自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菏泽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6张限制消费令,其中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了2张限制消费令,涉及金额达4.13亿元。前述6张限制消费令的申请人包括华夏银行青岛分行、中国银行淄博分行、中信银行济南分行、济宁银行菏泽分行、交通银行青岛分行以及威海市商业银行济南分行。
2025年1月,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了《承兑人逾期名单》和《持续逾期名单》,信息披露平台中《截至2025年1月31日承兑人逾期名单》显示,山东泰山钢铁集团的逾期余额高达11.72亿元。
官网显示,泰山钢铁连续14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企业,位于济南市莱芜区,始建于1969年,是一家以不锈钢为主营,以精品板带材为主体,集新材料、高端装备、清洁能源、国际贸易、物流运输、城市供热等多业并举和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泰山钢铁注册资本30亿元,现有员工8000余人。
曾问鼎济南首富
从泰山钢铁工商登记信息可以看到,阳光安泰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阳光安泰”)和济南燕山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泰山钢铁91%和9%的股份。而王永胜持有阳光安泰93.41%的股权,杜跃进、高振民以及邵书东各自分别持有阳光安泰约2.20%的股权。其中,王永胜为泰山钢铁现任董事长,邵书东为现任法定代表人。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王永胜的父亲王守东是泰山钢铁第一代“掌门人”。1976年,王守东转业进入钢铁行业。1993年,王守东担任山东泰山钢铁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2016年1月,王守东辞世后,王永胜正式掌舵泰山钢铁,成为新一代“掌门人”。
王永胜出生于1967年11月。17岁那年,泰山钢铁前身莱芜市铁厂出炉了第一炉铁水。1992年,莱芜市铁厂正式更名山东泰山钢铁总公司,这一年,王永胜25岁。此后,49岁的王永胜正式接手泰山钢铁,并担任泰山钢铁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
在山东商报发布的《2020山东创富榜》,王永胜以96.52亿元的创富值位列《2020山东创富榜》第68位。2021年,王永胜创富值更上一层楼,当年王永胜以209.7亿元的创富值位列《2021山东创富榜》第22位,问鼎济南首富和莱芜首富。
目前,在王永胜掌舵下,泰山钢铁正在积极转型。据大众日报2024年12月报道,泰山钢铁正加快推进总投资37亿元的精品钢绿色转型项目建设。新竣工的物流园区内,氢燃料重卡、电动卡车来回穿梭,厂区外建设了省内首座加氢母站,利用焦炉废气提纯车用氢燃料。项目建成后,生产效率可提升40%,产品附加值提高1.5倍,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
行业供大于求矛盾仍存在
事实上,过去几年钢材价格经历显著下跌,2025年上半年仍然保持跌势。当前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的弱平衡状态。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后续走势取决于减产力度与政策落地速度的博弈。
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24年,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国内下游需求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成本支撑偏弱等因素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仍呈现震荡下行局面。2025年上半年,国内钢铁需求不足、成本支撑减弱等因素仍在,国内钢材市场呈现震荡下行局面。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为3424元,较上年底下跌281元,跌幅为7.6%,同比下跌12.2%。
“钢铁供大于求格局难改。供应端国内近60%企业盈利,钢厂减产动力不足,供大于求矛盾仍然存在。”上海钢联金属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韩娇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原料铁矿石和焦煤供应宽松,但下半年焦煤价格跌势放缓。原燃料价格仍处于弱势,钢材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将继续拖累钢价。
根据王国清分析,2025年1-5月,在我国稳增长增量政策落地生效、成本下滑、抢出口效应带动下,钢铁行业利润持续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1364.5亿元,同比下降7.0%;营业成本29857.7亿元,同比下降8.7%;利润总额316.9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27.2亿元,同比由亏转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