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的火热程度在持续升温。
7月9日,极智嘉-W (02590.HK)、蓝思科技 (06613.HK)、FORTIOR(峰岹科技,01304.HK)、讯众通信 (02597.HK)、大众口腔 (02651.HK)等五家公司在港股完成IPO并挂牌上市,加上恒生摩根美国股票高入息主动型ETF(03476.HK)同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买卖,同一时刻,六面锣一同敲响。
业内人士不禁感叹道,港交所的锣真不够用了。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港交所上市出现如此密集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18年科技公司扎堆上市潮。2018年7月12日,指尖悦动、映客互娱、英恒科技、弘阳地产、齐屹科技、天立教育、人和科技、恒伟集团控股等8家公司同日在港交所上市。
5家公司首日“开门红”
从首日表现来看,5家公司均迎来“开门红”,涨幅在0.22%-16.02%之间。
峰岹科技开盘涨8.55%,截至收盘报139.8港元/股,涨16.02%,总市值约208亿港元。
蓝思科技开盘涨3.85%,截至收盘报19.84港元/股,涨9.13%,总市值达到1293亿港元。
极智嘉开盘涨0.6%,截至收盘报17.7港元/股,涨5.36%,总市值达到230亿港元。
大众口腔开盘涨20%,截至收盘报20.7港元/股,涨3.5%,总市值约10亿港元。
讯众通信开盘涨24.7%,截至收盘报13.58港元/股,涨0.22%,总市值达到17亿港元。
从股份配发结果来看,这5家公司均受到热捧。
峰岹科技属于半导体行业,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专注于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其公开发售获138.2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8.61倍认购,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1.36亿港元。
蓝思科技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6.68倍认购,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6.94亿港元。
极智嘉主打全品类物流机器人,是全球AMR仓储机器人市场首家上市企业,其公开发售获133.62倍认购,国际发售获30.17倍认购,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5.45亿港元。
大众口腔是一家华中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其公开发售获108.2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0.96倍认购,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78亿港元。
讯众通信是一家云通信服务提供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公司是中国最早提供云通信服务的提供商之一。其公开发售获12.79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1倍认购,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68亿港元。
超200家企业排队港股IPO
今年以来,香港交易所的IPO市场表现十分活跃。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7日,仍有207家公司在港股IPO排队通道中等待上市,主要集中在科技、新消费和医药医疗行业。这一数字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活力。根据港交所《2024年上市委员会报告》,去年全年仅审理了80份上市申请。
港交所最新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5年首六个月有44家新上市公司,较去年同期的30家上升47%。2025年首六个月的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金额为10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34亿港元上升699%。2025年首六个月的总集资金额为280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65亿港元上升322%。募资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881.47亿港元,但远未达到2018年及2020年的峰值水平。
7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文表示,2025年港股势头持续向好,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以点数计是历来最大的上半年升幅。其中新股市场更为活跃,上半年共完成了42宗首次公开招股发行(IPO),总集资额超过1070亿港元,已较去年全年多约22%,暂列全球第一。
“市场普遍看好港股及新股市场下半年的表现。申请在港IPO的个案正在快速增加,至今已收到约200宗申请,较年初时的数字倍增,当中包括来自中东和东南亚的企业。这一方面反映港股升势正吸引更多企业加快推进上市计划,同时也显示过去这段时间对内对外的宣传推广工作渐见成效。”陈茂波表示。
德勤中国预计,2025年全年港股上市新股或将达约80只,融资约1300亿港元至1500亿港元。这些标的将会来自大型A股上市公司、内地龙头企业、中概股、中东及东盟国家公司,行业将集中在科技尤其是AI、医药等领域。
不过,破发阴霾也挥之不去。6月份上市的新股,破发率高达41.6%,加上港元流动性收紧压力,市场在谨慎乐观中等待更多的复苏信号。市场人士认为,高破发率可能打击投资者信心。2023年港股新股破发率超过70%,曾导致后续IPO融资明显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