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步入下半年,就有两家IPO企业突然撤单,一家已过会8个月,另一家则排队6年之久。
据深交所网站,近期,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双瑞股份”)因撤材料被终止审核,该公司原拟登陆创业板,去年11月过会;另一家撤单企业是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顺德农商行”),原拟登陆深市主板,2019年即已递交上市申请。
这也让IPO撤单情况再度引发关注。交易所官网数据显示,年内至今,共计72家拟上市企业终止IPO,主因是撤材料,超四成原拟登陆深交所。第一财经关注到,这批撤单企业中,超20家是在过会后撤回,另有多家IPO排队超两年。同时,现场检查亦持续发威,双瑞股份2023年年初被抽中现场检查,同批企业已悉数撤单。
离上市处于“临门一脚”之际,已过会企业为何突然终止IPO?“个别公司的(撤单)原因要具体分析,总体来看,包括政策变化、行业盈利变化或公司经营变化等原因,也有公司可能存在被举报的情况。”投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IPO进度长期未有推进的公司,要关注其是否存在问题。
顺德农商行IPO排队6年无果
深交所网站信息显示,由于一直未提交注册,7月5日,双瑞股份的审核状态变为“终止(撤回)”。
双瑞股份的上市申请于2022年底获受理,保荐券商为中信建投,原拟募资6.54亿元,经两轮问询后在去年11月初过会。
会议公告显示,上市委当时就双瑞股份的关联交易与独立性发问,提到该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企业存在合作研发情况,要求说明是否具备持续自主创新、响应市场需求能力。过会后,该公司一直未提交注册,直至7月5日变为上述审核状态。
顺德农商行则是在排队6年后选择撤单。资料显示,早在2019年6月下旬,该行的IPO申请即获证监会受理,拟在深市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次年2月初,证监会对该行出具了1.5万字的IPO反馈意见,针对信披、贷款业务、资产质量等提出62项问题,如针对该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情况,证监会要求其进一步披露适当的股权稳定措施。
排队三年后,全面注册制在2023年落地,顺德农商行的IPO平移至深交所审核,并在当年3月获得受理。此后,该行一直未进入问询阶段。因财报更新,上市审核状态数次在“中止”和“已受理”之间切换。今年7月初,该行最终撤单。
年内IPO撤单企业超70家
与上述两家类似,年内终止的IPO公司中,不少存在排队多年,或过会后撤单的情况,还有的在注册阶段突然终止IPO。
交易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年内共计72家拟上市企业终止了IPO,深交所数量最多,达29家(深市主板9家、创业板20家),上交所16家(沪市主板13家、科创板3家),北交所27家。
按首次受理日期算起,撤单企业中,排队超过5年的有4家,除顺德农商行,还涉及浙江德斯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斯泰”)、广州银行和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茶叶”)。3家企业的上市申请,是在2019年和2020年获受理,2023年平移至交易所审核。
这三家企业中,德斯泰原拟登陆创业板,经过三轮问询后于年初撤单。广州银行、中国茶叶分别瞄准了深市主板、沪市主板,但尚未进入问询阶段,就在年内相继撤回材料。
还有一些企业,甚至还在过会后撤单。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年初,拟登陆北交所的常州金康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过会,却又分别在今年3月、4月撤单。
部分拟在创业板IPO的企业,甚至2023年就已过会,仍然在今年撤单。
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撤材料就存在这种情况,该公司早在2023年9月中旬便已过会。此前,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渡远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已撤单创业板IPO企业,均是在2023年年中过会。
今年以来,还有两家拟登陆北交所,处于注册阶段的企业撤回IPO。其中一家是杭州图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2023年11月底过会,次年1月提交注册稿,但今年初突然撤材料;另一家是苏州飞宇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7月上旬过会,当月底便提交注册,今年年初因撤材料导致注册终止。
现场检查持续发威
“一定程度上,IPO长时间未有推进的企业,要考虑其是否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对于IPO撤单情况,上述投行人士说。
年内撤单的这批IPO企业,部分曾被抽中现场检查。
随着双瑞股份撤单,2023年首批IPO现场检查的5家企业,目前已“全军覆没”,同批的另外4家也已撤单,涉及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恒业微晶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不仅如此,被现场检查之后撤单的企业,还因“带病闯关”在今年吃了罚单。
今年5月,深交所就向中鼎恒盛气体设备(芜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鼎恒盛”)及相关当事人开出了罚单。
该公司原计划在创业板IPO,2023年5月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现名国泰海通),当年7月被抽中现场检查,经过一轮问询,最终在去年3月撤单。
深交所事后披露,中鼎恒盛IPO存在多项违规,包括未披露影响财务信息可靠性的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未完整披露对赌协议的特殊权利条款等,因这些违规行为,公司被给予一年内不接受IPO申请文件的处分,实控人、副总经理等被公开谴责;中介机构国泰君安、容诚会计师事务所被通报批评,2名保代、3名签字注册会计师遭“禁业”6个月。
就在近期,2025年第二批现场检查名单出炉,共有12家企业被抽中,涉及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中,11家的IPO申请是在今年6月获受理,其余1家在5月获受理。就审核状态来看,目前9家企业处于已受理状态,3家处于已问询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