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独家|部分评级公司拟试水“一页纸”信评报告 21独家|部分评级公司拟试水“一页纸”信评报告
创始人
2025-07-07 22:03:06
0

作者 | 李览青 余纪昕

编辑 | 周炎炎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艾昱彤

信用评级报告即将进入“一页纸”时代?

近期,市场传言两家头部信评机构拟从8月开始披露简化版的信用评级报告,仅公开对外披露“一页纸”简化报告,投资者如需阅读报告全文,必须注册成为机构投资者服务平台会员。

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源处了解到,已有头部评级机构向投资者称接到有关部门窗口指导,加速改变收入结构,将简化披露信用评级报告,需注册该机构投资者服务平台会员方能浏览全部报告内容。当前,注册及获取报告仍为免费,具体何时开始披露“一页纸”简化版报告还尚未确定。

近年来,我国信评行业转型加速,监管侧逐步取消了债券发行环节的强制评级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一页纸”简化报告将进一步引导信评机构从发行人付费向投资者付费模式转型,降低投资者对外部评级的依赖。但亦有投资者向记者表示,目前其所在机构仍需要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报告支持投资决策流程,但其愿意付费的前提是信评报告在准确的基础上,要对后续投资回报带来超额收益。


简化报告披露影响几何?

值得注意的是,“一页纸”报告并不是真的只有一页。

“一页纸”是指仅披露债券信用评级报告、跟踪评级报告的首页核心内容,一般有2到3页,包括主体评级结果、债项评级结果、评级时间等核心要素,涉及债项概况、评级观点、评级展望等具体内容,此外,评级公司还会披露“优势/正面”与“关注”事项。

而完整的评级报告全文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一般在20页左右,会结合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行业发展、公司治理、业务经营情况、财务数据、外部支持、债券偿还能力等综合分析给出发行人主体评级与债项评级结论。对投资者和公众而言,评级报告既是外部了解行业、发行人主体业务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梳理发行人财务指标的重要来源。

不过多位投资者向记者表示,简化版信评报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有限。一方面新债发行对外公开披露的募集说明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信评报告产生替代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债市数据服务商的增加,第三方数据平台的服务能够弥补部分数据的缺失。

一家大型私募基金信用研究员向记者表示:“外部评级报告一直是我做信评研究的材料之一,对公司基本面披露比较详细,是我们信用投资的参考之一,但对投资决策不构成直接影响。”

“简化信评报告对我们新券入池报告有一定影响,一些数据不好扒了。”一位券商资管债券投资经理对记者直言,“但其实发行人新发债券时出具的募集说明书也会披露相关数据,YY评级、DM这些第三方系统也能查到发行人主体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数据指标,所以整体来说影响可控。”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信用投资时为更好地了解发行人信用资质,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包括发行主体的债券年报、募集说明书、评级报告/跟踪评级报告、第三方数据库等,针对持仓较多、高度关注的主体还可以进行尽调,或向地方政府了解区域债务治理、公司转型等化债进展。

“对重点关注的区域主体,我们需要和主承销商、地方政府有及时的沟通了解,时效性很重要。”前述私募信用研究员表示。

也有信托固收投资经理告诉记者,评级机构是投资者与发行人中间的重要信息中介,即使是参与实地调研,如果没有评级公司驻场,发行人也难以直接提供经营数据和底层材料,目前在城投债投资中对信评机构的依赖不是很大,但产业债投资仍需要信评报告的支撑。

“在流程上,很多公司的风控合规、信评中台如果没有外部机构出具的评级报告,会很难走入库流程。”他表示。


转型核心在于提高评级质量

头部评级机构试水“一页纸”信评报告,被业内视作国内评级行业转型的重要一步。记者了解到,近期监管正酝酿出台信评行业相关行动纲领,引导改变评级公司收入结构,进一步提升投资者付费比例。

长期以来,信用评级机构的收费模式包括“发行人付费”与“投资者付费”两种。从海外经验来看,标普、惠誉、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前的行业发展初期选择的是“投资者付费”模式,但由于在美国石油危机中部分较高信用等级的公司仍然发生了债券违约,投资者开始重视自身内部信用能力的建设,外部信用评级需求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三大评级机构开始转向发行人付费,并逐渐成为资本市场外部评级的重要参考。

从我国目前的信用评级行业来看,发行人付费仍是主流模式。一方面,基于“谁受益谁付费”原则,如果发行人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则更容易受到市场认可,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因此在商业模式上更受评级机构与发行人的欢迎。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报告作为一种信息数据产品,投资者付费模式下容易发生“搭便车”现象,即一家投资者付费后将评级报告与其他投资者共享从而规避支付费用的情况。

然而,作为债市“守门人”,信评机构应当通过对发行人与债务融资工具开展信用评级,降低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但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滋生出评级虚高、评级选购(发行人在多家评级公司获取评级结果,选择较高的对外披露)等问题,最终出现高等级债券违约的乱象。

2010年,国家首家实行投资者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公司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在2020年永煤事件爆发后,2021年起,监管又多次发文鼓励推动投资者付费评级模式。

多位投资者坦言,在信用投资领域影响其付费意愿的关键因素,是信用评级的区分度。

“这几年机构对城投债的信用评级区分度不是很高,而产业债投资决策不仅仅依靠外部机构的评级报告,如果让机构付钱才能获取评级报告,我们可能比较慎重。”前述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前述私募人士则表示,过去一些有争议的地产债基本都获得了“AAA”主体评级,其愿意为评级报告付费的一大前提是,报告在准确性的基础上,能够对后续投资回报带来超额收益。


非评级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事实上,在数字经济时代,现有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投资者付费模式,主要包括信用数据库、估值服务、SAAS终端、模型和系统服务等非评级业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评级机构亦在维持基础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拓展非评级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在近期将简化披露评级报告的两家头部机构,同样是将信评报告全文、估值服务、财务数据、区域数据等整合在自建的数据服务平台中。

从三大海外评级机构的营收构成来看,在传统信评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其数据信息、模型分析、风险管理方案等科技类收入大幅增长。

如标普全球从2022年开始,公司市场财智业务(Market Intelligence)收入首次超过评级收入,达到38.11亿美元,成为新的营收支柱。2024年,标普实现市场财智业务收入46.45亿美元,实现评级收入43.70亿美元。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在《2025年第一季度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中表示,下一步,证券业协会和交易商协会将继续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协同加强评级行业自律管理。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不断优化评级技术体系,依法合规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切实提升评级质量和投资者服务水平。

扫码向我爆料!

不想错过21金融圈的新鲜资讯,请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南拟出台18条举措,支持通用... 2月16日消息,据海南省政府网站,《海南省支持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公开征求意见稿...
天合光能:终止筹划控股子公司分... 12月8日消息,天合光能公告,公司决定终止筹划控股子公司天合富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事宜。公司将转型...
稳定币,一场50亿人的无现金支... 头图来自:AI生成“我真没想到稳定币已经可以直接花了,就像刷支付宝一样。”Ella 有些惊讶地说,语...
恒生科技惨变“外卖指数”,阿里... 今年的4月7日,特朗普通过推特宣布对华贸易贸易政策升级。眼下马上就到7月9日,也就是特朗普90天关税...
海拍客IPO:营收10亿负债2... 文|恒心来源|博望财经母婴下沉市场“领头羊”海拍客冲刺IPO,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近日,国内母婴产业互...
天赐材料: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7日,天赐材料公告,公司于2025年7月4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
荣盛石化:控股股东增持0.73...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7日,荣盛石化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控股股东荣盛控股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
美国“药谷”陷入困境,IPO遇... 2025.07.07本文字数:239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钱童心题图 | AIGC...
“南京红姐”已被抓获 据法治日报7月7日消息,记者从警方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网上盛传的南京60岁大叔男扮女装与1691名男性...
走进飞书与智谱:围观 AI a... 在北京字节总部的一间会议室里,伊利、海底捞、小仙炖、Lola Rose等二十多家零售企业的高管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