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卡姿兰大眼睛“制造基地”:山东这个小城,凭什么? 全球眼镜镜片生产基地 全球最大的眼镜盒生产基地
创始人
2025-07-07 14:31:49
0



网络流传一个段子,“在山东,月入百万不如体制内一碗饭。”

但也有山东平度小伙硬气地说,“我老丈人都不逼我考公务员了。”

在编制就是正义的氛围下,什么东西能给小伙这样的底气?



答案竟然是:一副小小的假睫毛。

但事实上,被平度的假睫毛硬控的可不止小伙一个,国际巨星碧昂丝、央视不少主持人以及整个《五哈》成员都曾戴过平度的假睫毛。

当义乌靠小商品打出招牌的时候,平度也将假睫毛的小产品做成了大生意。

这个生意到底有多大呢?

这么说吧,全球每10副假睫毛,就有7副来自平度。

可以说,平度的生产线一暂停,全世界70%的卡姿兰大眼睛就都要消失。

假睫毛,平度怎么就做成了百亿大生意呢?



“山东平度人穷到什么程度?”

百度一搜平度,出来的都是这样的词条。

人人都知道青岛,但少有人知道青岛的这座小城,知道的也是基于它出名的贫困。

平度是山东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地处胶东半岛的西部,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孕育出了平度连续十多年“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的美名。

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年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占青岛全市粮食产量的47%。



平度区位图

但大家都知道,农业赚钱难。

为守住耕地红线,平度的工业用地指标很严格,招商引资时,企业一看“没地建厂”,转头就去了隔壁潍坊、烟台。

久而久之,平度的产业结构失衡就愈加明显,农业附加值低,工业基础薄弱,逐渐形成农业大县到工业小县到财政穷县的恶性循环。

村里年轻人也因此不得不离开家乡或跑去别处搬砖。毕竟留在家里,除了种地就是打零工,一年攒不下什么钱。

但谁也没有想到,短板如此明显的平度短短仅靠假睫毛这个小商品,摇身一变成全国经济百强县(全国排名65)。

而它的秘诀就是一副重量不足0.1克的假睫毛。

在平度,假睫毛产业已经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产量更是分别占到全国市场的80%、全球市场的70%,全县拥有假睫毛企业近5000家,从业人员超6万。

不夸张的说,全球每10副假睫毛就有7副出自平度,平度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睫毛之都”。

小红书甚至有网友惊叹,“平度的垃圾桶里都是假睫毛。”



在平度,每一个挂着“睫毛”字样招牌的店铺中,都可以看到来自附近村子的妇女们在分工协作,赶制需要销往世界各地的订单。



或许很多海内外消费者并不知平度之名,但下到电商9.9元包邮的爆款商品上到国际知名品牌的美妆线,都指向平度的假睫毛工厂。



其实,平度的假睫毛产业集群是一个典型的民生需求激活本土动力,用草根韧性撬动全球化市场的县域经济体突围样本。

平度与假睫毛的缘分,始于一场20世纪70年代的跨国相遇。

那个时候擦个雪花膏就已经是很时髦的事了,平度是怎么就开始做起假睫毛了呢?

原来早在中韩建交前夕,青岛就凭借地缘优势(与韩国的直线距离仅有600公里)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成为一大批韩国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尽管彼时青岛境内尚无韩资企业落户,但外贸往来已经十分频繁。

外资的青睐不仅为许多青岛的企业带来了订单,更为各行业的技术火种在青岛落地生根起到了重要作用。

假睫毛技术就是在这个时期传入平度村民手中的。

当时,青岛第一发制品厂从韩国引进了假睫毛制作技术,厂里的工人们就成为了首批接触该技术的幸运儿,其中就有从平度赶往青岛务工的村民。

技术引入前期,村民仍然是被封锁在工厂围墙内的,仅仅是作为流水线工人参与生产。但是在日复一日的流水线作业中,平度的村民们敏锐嗅到了商机:

一副成本极低的假睫毛,国际市场就可以卖到高达数美元,那他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

于是,平度迎来了假睫毛史的关键转折点。

大泽山镇(前长乐镇)政府联合村集体,成立了平度首家假睫毛加工村办厂——大泽山睫毛工艺厂。

平度假睫毛加工的产业雏形正式形成。

最开始村办厂采用“集体接单+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由工厂统一承接日韩订单,再将毛料分发给农户加工。

做是做出来了,但卖给谁呢,这成了大泽山睫毛工艺厂的首要难题。

脑子灵活的村民们想到了一个地方:东北。

那时候,东北经济毫无疑问是走在国家前列的。村民们琢磨着既然经济好,那东北人是不是更爱美呢?

于是,几个年轻人背上大包小包的假睫毛就奔向了东北。据第一批到东北推销假睫毛的大泽镇镇民回忆,当时为了展示佩戴假睫毛的效果,他们会自己戴上展示效果。



年纪轻轻的小伙子戴假睫毛,那场景也是很有画面感了。

多的时候一天摘了戴、戴了摘会多达几十次,但就是凭借着如此笨拙直接的方法,大泽镇硬是慢慢打开了东北的销路。

眼看着这个方法管用,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卖货”的队伍,上海、杭州、福州……

大泽镇的假睫毛迅速飞往全国各地。

但随着需求的大幅增加,大泽镇的订单开始激增,村办厂产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家庭作坊模式迅速席卷平度。

亲戚带亲戚、一家传一家,很快大泽镇的产能开始向平度市其他地区溢出,包括新河镇、旧店镇等村落在内的农户们也开始复制乡亲的“赚钱”经验,逐渐在乡镇区域中形成假睫毛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

不得不说的一点,平度的假睫毛加工模式的发展是完美适配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的。

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

到1995年,平度已形成大泽山为核心、辐射12个乡镇的产业集群,加工点超2000个,年出口额更是突破亿元。

2010年前后,镇上从事假睫毛生产制造的企业已有上百家。2013年前后,平度及各乡镇睫毛企业已经遍地开花……逐渐形成涵盖设计、定制、加工、包装、销售、物流、外贸等完整的假睫毛产业带。

而近年外贸的兴起,又为平度带来了新的机遇。

小镇生产的假睫毛开始冲出国门走向国际。在平度,每年约有1.2亿副假睫毛“漂洋过海”,销往日韩、欧美等地。

如今,平度假睫毛的跨境电商占比也已达到30%。

2019年8月,平度收到阿里巴巴给予的一张“烫金”名片——假睫毛源头产地。这无疑是对平度假睫毛产业的肯定和认可。从村办厂到全球供应链源头,平度用了四十年写成这部小城突围的产业传奇。





谁能想到,小商品也能做成大生意。当地人仅仅靠着假睫毛,就盘活了平度这个曾经一筹莫展的贫困县呢。

但,危机已经悄然而至。

当整个平度沉浸在光明的前途中时,一盆冷水当头泼下。

2020年10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宣布对特定假睫毛产品启动“337调查”,指控进口产品侵犯了美国知识产权,三家中国假睫毛企业被列为被告。

其中就包括平度的本土企业。

一旦指控成立,USITC将限制相关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以平度及周围辐射区域为主要生产地的中国假睫毛产品将面临被一步一步排挤出美国市场的命运。

长期以来,平度的假睫毛企业多为国外知名美睫品牌的代工厂,附加值都被品牌方和渠道方拿走,自己只得加工费而已,如今却还被倒打一耙。

这无异于给了原本热火朝天想要大干一番事业的平度假睫毛企业当头一棒。

他们突然意识到,依赖代工、缺乏核心技术专利与自有品牌,会让它们一次又一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于是,平度上下拧成了一股绳,一边积极申诉,一边痛定思痛,加快产业转型,将产业重心从制造代工转向创造,培育自主品牌。

民间层面,为集中管理专利资源,避免重复研发和侵权风险,平度市美妆睫毛协会联合企业于2023年发起了“共享专利池”。

在专利池的背书和支持下,平度的假睫毛企业纷纷加速研发突围,以期以最快的速度打破技术壁垒。



青岛博秀睫毛厂的人造水貂假睫毛

其中,自主研发的“人造水貂毛假睫毛”很快被推出来。

新产品不仅性价比高,还精准契合国外动物保护方面的要求,虽是人造毛其舒适度却可与水貂毛媲美,不仅一面世就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至于另一款“免胶自粘型睫毛”就更有实验性了。

无需磁铁、无需胶水,只需要3秒,就可完成佩戴,同时拥有卷翘美睫和深邃眼线,成为跨境电商中的爆款商品。



截至2024年,平度假睫毛“专利池”中新增专利达到137项,其中免胶技术占比30%,专利池规模实现年增30%。

与此同时,政府层面也在持续发力构建全产业链护城河,为众多中小企业注入大能量。

2023年平度政府特意为假睫毛产业打造了“美妆睫毛产业大脑”,接入3442条产业链数据,将平度腰部以上及以上的睫毛企业聚合在一起,为它们提供资源对接、多商机整合、供需匹配等多项服务。

即使是平度的一家小微企业也可以借用平台力量,迅速整合全市产能,接住40万副的大订单。

此外,产学研的自动化设备升级也没有被落下。该项目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卡毛机、涂胶机更是将假睫毛的生产效率提升了5倍不止,覆盖40%生产流程,将人工成本降低至原本的50%。

如今平度最细的假睫毛已经可以做到0.05毫米,而很多企业引入的AI视觉检测系统更是可以自动识别涂胶厚度和毛尖分叉等瑕疵,实现从材质到工艺的微观突破。

而技术应用上,平度的假睫毛产业同样走在科技前列:可降解材料、3D打印定制化等黑科技的使用也成为平度的常态。

截至2024年,平度假睫毛出口产品已经达到1.2亿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吸引3000多人返乡创业。假睫毛产业不仅成为平度经济的支柱产业,更是成为山东全省外贸转型的升级样本。



40年前,平度靠种粮填饱肚子;20年前,他们靠给别人代工赚辛苦钱;现在,平度靠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拉出百亿产值。

美国的“337调查”曾想把平度挡在门外,没想到反而敲醒了平度的代工梦,也催生了平度从代工到品牌的产业革命:

自主创新打破专利壁垒,低廉加工费被品牌溢价化解,数字化引擎重塑产业格局……如今的平度,早已摆脱低端代工的宿命,从“世界假睫毛工厂”蜕变为行业引领者。

平度的成功,无疑印证了中国制造的终极答案:唯有掌握核心创新与话语权,方能于全球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平度,一个上千上百中国县域经济努力向上的鲜活样本。

这也是中国经济奔涌向前的最深层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vivo商业升维实践:以“用户... 作 者:周掌柜 知名科技战略专家、多家全球化公司战略顾问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微众银行与银联商务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微众银行与银联商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商务”)在深圳正式签署生态战略合作协议。双方...
7月7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 一、强势个股截至7月7日收盘,上证综指上涨0.02%,收于3473.13点,深证成指下跌0.7%,收...
罗马仕京东、淘宝等官方旗舰店已... 7月7日,记者查阅各大电商平台获悉,罗马仕京东、淘宝等官方旗舰店目前已关闭,其中京东平台仅剩下京东自...
识局安排新能源电池扩建项目反向... 文/识局招商团队(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7月7日,周一。识局安排新能源电池扩建项目反向考察...
三年前估值200亿却持续亏损,... 文 | 董武英2020年9月底,宁德时代和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纷纷投资了同一家半导体企业,这家成立仅一年...
康惠制药:股东赛乐仙拟减持不超... 7月7日,陕西康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康惠制药,603139.SH)公告,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股东上...
市值蒸发84%,李宁能靠NBA... 国产运动巨头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从2021年的2800亿港元到现在的430亿港元,短短几年李宁的市...
创新药引领医药板块大涨,下半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对于医药投资人,尤其是港股医药投资人来说,今年上半年是比较扬眉...
破解能源转型痛点,虚拟电厂开启... 7月7日,虚拟电厂概念震荡拉升,板块指数大涨3.35%。截至收盘,苏文电能涨20%,南网科技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