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年薪超70万,百信银行才是行业「薪」霸主 百信银行工资排名2019 百信银行工资
创始人
2025-07-05 11:32:05
0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宏观经济深度调整、国内有效信贷不足、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不断探底,政策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告别“躺赚”,银行迎来史无前例地挑战。

当时代的红利消退,“节衣缩食”、降本增效、过“紧日子”,已然成为行业的主旋律,不仅常常被各大行长挂在口头,也具象在报表中:高管带头降薪,减员省开支……

但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百信银行却反其道而行之,用逆势涨薪的举动让同业刮目相看。

01 逆势涨薪,百信银行人均薪酬领跑行业

百信银行系出名门,由中信银行和百度于2017年联合发起成立,主要依托互联网开展业务。

过去一年,百信银行又一次顶住压力,靠逆势涨薪让无数打工人红了眼。

财报显示,2024年,百信银行在职员工999人,薪酬总额为7.16亿元,较2023年的7.05亿元上浮1.57%。

由此计算,2024年百信银行的人均年薪高达71.69万元,较2023年的68.79万元增加2.9万元,涨幅4.22%。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统计,2024年已公布薪资信息的23家A股上市银行中,总报酬支出为8976亿元,总人数为239.18万人,人均年薪约37.55万元。

其中,排在榜首的是中信银行,人均年薪58.1万元;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分列二至四位,对应人均年薪约为58.1万元、55.37万元、54.4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家银行也是行业里人均年薪超过50万元的“唯四”。

再以商业模式相似,即同样依托互联网开展业务的网商银行为“镜像”,其2024年人均年薪49万元,远不及百信银行。

对比之下,不难看出,百信银行的人均年薪已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大概率也能获颁发薪最慷慨奖。

实际上,百信银行的高薪由来已久。

拉长时间轴,2019-2023年,百信银行职工薪酬总额分别为5.24亿元、4.24亿元、5.44亿元、6.46亿元、7.05亿元,当年员工总人数为691人、689人、807人、934人、1025人。

计算可知,该期间百信银行的人均薪酬约为75.83万元、61.51万元、67.38万元、69.16万元、68.79万元。

如此豪横的局面,放眼行业,不敢说断言,但也差不多:能与百信银行“掰手腕”的选手应该寥寥无几。

问题是,逆势涨薪,百信银行是否做到“雨露均沾”?还是说会按照惯性,继续演绎"亏谁不能亏领导"这条职场流行梗?百信银行没有在年报中披露。

02 百信银行凭什么?

一般来说,逆势涨薪背后,往往来自强硬业绩的支撑。就好比火锅店老板,只有自己锅里肉多了,才舍得给员工碗里添两片肥牛。

但翻阅百信银行去年的“成绩单”,收成并不怎么样。

财报显示,2024年,百信银行实现营收46.26亿元,同步微增2.02%;实现净利润6.52亿元,同比骤降23.72%,相当于少赚2.03亿元。

往前回溯,百信银行的经营情况也不稳定。

开业早年的2017年和2018年,百信银行曾连续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91亿元、-4.84亿元。

2019年,百信银行首次扭亏,当年录得微薄盈余0.3亿元。然而,好景不长,其在2020年重现“失血”,净利润变回负数。

2021年至2023年,百信银行保持上行态势,营收分别为29.98亿、39.68亿、45.34亿,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6.56亿元、8.55亿元。



但2024年百信银行净利润的“失速”仍值得企业警惕,或许是进入下一个成长疲软期的信号。

事实上,到了今年一季度,虽然百信银行的营收还在跃迁,但归母净利润2.21亿元,较上年同期仍然减少了11.93%。

同时,《节点财经》注意到,百信银行发放贷款的速度明显放缓。

我们都知道,银行主要靠吸储获取资金来源,再通过放贷赚取存贷利差。

2024年,百信银行吸收存款461.02亿元,比2023年增加了38.96亿元,增幅9.23%。

同期,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807.04亿元,增幅仅为0.92%,比2023 年的11.42%抹掉10.5个百分点。

其中,企业贷款及垫款萎缩至5010万元,较2023年的3.96亿元少了近9成;个人贷款层面,消费贷款下滑了17亿元至643亿元,汽车贷款下降近10亿元,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的是经营贷款。



图源:百信银行财报

存款增速超过贷款增速,意味着银行需要为付出更多利息,为成本端“增重”,但资产端(放贷)无法同步消化这部分开支,进而导致收支“剪刀差”扩大,使净利润承压。

03 “退坡”的资产质量

和“退坡”的业绩同步,百信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向下滑落。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百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攀升为1.5%,较年初抬高0.14个百分点;资金“安全垫”——拨备覆盖率为264.69%,较年初下降39.07个百分点,处在近四年的最低点。



这说明,百信银行的风险暴露有所加剧,其为潜在信贷损失预留了更多准备金,直接挤压了未来盈利空间,并存在利用拨备覆盖率调节净利润嫌疑。

换句话说,若没有拨备覆盖率的“帮衬”,百信银行去年的净利润降幅恐怕更大。

反映在数据上,截至2024年末,百信银行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合计21.60亿元,同比增加12.44%。

总结下来,百信银行这种盈利指标和资产质量同步承压的状态,与其高额薪酬、逆势涨薪的做法很难逻辑自洽。

同时,其在高额薪酬、逆势涨薪的前提下,却在2023年至2024年的累计归母净利润15亿元,仍在年报中表示:“本行在完成法定提取后,不向股东进行利润分配”的行为矛盾。

通常来讲,商业银行的薪酬治理逻辑一贯强调绩效挂钩原则:在业绩上行期,高薪酬对应高增长是市场化的激励常态;而在经营下行周期,借着动态调控人力成本来缓冲利润压力、储备风险抵御能力,则是行业普遍遵循的风控纪律。

百信银行显然背离了这一准则——在净利润同比骤缩23.72%、放贷降速与不良贷款率攀升的三重压力下,其人力成本支出不降反增。这种与经营基本面脱钩的薪酬策略,不仅挑战了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合理性框架,更暴露出其绩效考核机制可能存在结构性缺陷。

*题图由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OpenAI币,新型镰刀? O... OpenAI还没上市,怎么已经有“山寨股票”先行一步了?当地时间7月2日,OpenAI的官方X(前推...
台风 “丹娜丝”或将于7日夜间... 南海热带低压已于5日2时在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5—8日东南沿海部分地区需...
LP周报丨又一险资巨头下场,投... 继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之后,又一险资巨头出手了。本周,中国人寿与中国核电在北京成立了中核田湾核电股权投...
PD-1“四小龙”君实生物,五... 创新药已经走出谷底,且已经迎来阶段性的繁荣。据统计,今年4月初至今,创新药板块的累计涨幅超过了20%...
苹果汁巨头国投中鲁上演“蛇吞象... 红星资本局7月5日消息,7月4日晚间,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中鲁”,600962....
年租金约1.2万元!成都3平方... 微成都报道套内面积仅3平方米,却经历了139轮出价,成都这个迷你商铺受到投资者热捧。微成都在阿里拍卖...
时隔一月聚辰股份又有股东减持,...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管越 图片来源:图虫距离上次股东减持不过一个月,聚辰股份(688123....
化债“百吨黄金”!孙宏斌现身:... “您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吗?”一位投资者在股东会上向孙宏斌提问。“肯定的。”孙宏斌回答。202...
我玩了8个小时暴打捞女的反诈游... 什么游戏,光是名字就让人真情实感地吵起来了?2025年6月19日,《捞女游戏》以29元的定价正式在S...
江苏省市值第二大国企,将迎来7... 【高管】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卸任不到一周,新的掌门人浮出水面,有望在两周后就任。根据洋河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