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据Wind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包含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呈现出“量减价增”的显著特征,全市场共披露3531起并购事件,同比下降3.92%;交易规模约7983亿元,同比上升约1.86%。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百亿元规模以上的并购事件共10起,而包括规模排名前5位在内的8起并购的相关方是沪市上市公司。
其中,海光信息(688041.SH)吸收合并中科曙光(603019.SH)100%股权以1159.67亿元的交易规模排名第一;新奥股份(600803.SH)子公司收购新奥能源(2688.HK)65.89%股权以552.97亿元的交易规模排名第二;湘财股份(600095.SH)吸收合并大智慧(601519.SH)以172.13亿元的交易规模排名第三。
“‘并购六条’实施以来,沪市披露各类资产重组方案676单,同比增长15%;重大资产重组80单,同比增长200%。”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6月28日在“2025上市公司论坛”上表示。
王泊指出,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新形势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对此,上交所全力落实“并购六条”“科创板八条”,组织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开展专项培训,开通“专题接待日”,编写指导手册和案例汇编,帮助公司把握政策导向,提高实操水平。
据王泊介绍,当前,沪市并购重组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产业并购占据主流。近七成交易为产业并购或大股东注资。新兴行业通过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例如,兆易创新收购模拟芯片企业苏州赛芯控股权,扩充产品品类,提升技术和团队储备。传统行业通过重组进行产业整合、提升集中度。例如,华电集团向华电国际注入多项发电资产,提升装机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交易形式多种多样。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私有化上市公司开始增多,标志着产业并购逻辑的不断升级。例如,国泰君安吸并海通证券、中国船舶拟吸并中国重工,交易规模均超千亿元。瀚蓝环境私有化收购港股上市公司粤丰环保,新奥股份私有化港股上市公司新奥能源。
第三,创新案例加速落地。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破冰落地,如海天股份收购非盈利的贺利氏光伏银浆业务。支付工具更加丰富,如中国动力发行定向可转债并购柴油机动力资产。
(编辑:夏欣 审核: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