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A股整体回落,周期股护盘,沪指微跌;科技股回调,创业板指跌逾1%。市场交易量进一步萎缩,亏钱效应明显,近3300只个股收跌。
受访人士表示,科技股近期积累了一定获利盘,当前的调整属于正常走势。预计未来两天内有望迎来企稳反弹。当下建议投资者采取均衡配置策略,既要配置进攻性的成长股,也要布局防御性的价值股。从长期来看,若出现以下情形,可考虑逐步加仓科技股:一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新质生产力”相关配套政策;二是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三是头部科技企业公布超预期的中报。
A股量价齐跌
今日,A股整体回调,量价齐跌,板块分化明显。在钢铁等周期股护盘下,沪指微跌0.09%报3454.79点;而在电子、通信、军工等科技股领跌下,创业板指跌幅超过1%。其他指数来看,沪深300、上证50微涨,科创50、北证50跌幅均超过1%。
交易量能上,今日市场日成交额继续下滑至1.41亿元。个股跌多涨少,共计1945只个股收涨,涨停股63只;3284只个股收跌,跌停股9只。
板块分化明显,今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等周期板块领涨护盘。其中,重庆钢铁、柳钢股份、首钢股份等多只钢铁个股涨停,再升科技、凯盛新能、金晶科技、耀皮玻璃、福建水泥等也纷纷涨停。农林牧渔板块微涨,但獐子岛、开创国际、好当家等7只相关个股涨停,其中,国联水产20cm涨停。
今日科技股领跌,电子、通信、国防军工板块均跌近2%,计算机也收跌1.64%,美容护理、医药生物、纺织服饰、传媒、汽车板块均收跌。但仍有6只医药生物个股涨停,分别为海王生物、美诺华、诚意药业、昂立康、塞力医疗、东方海洋涨停。
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分析称,当前处于流动性边际收紧与风格切换时节,今日成交额显著缩量,显示增量资金入场放缓。6月末银行半年度考核导致流动性阶段性收紧,高估值成长板块承压。尽管7月初资金面缓和,但市场信心修复滞后,叠加7月政府债加速发行预期,部分资金从高波动科技股转向防御性板块,如周期板块中的银行、煤炭因低估值和高股息属性成为避险选择。
对于科技与高股息资产走势分化原因,格上基金研究员焦冰表示,特朗普计划公布全球关税计划的预期升温,同时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临近,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显著加剧。科技板块作为高估值且对流动性较为敏感的领域,首当其冲受到压制。另外,业绩验证期临近,市场对部分科技股细分领域的估值验证存疑。相比之下,高股息资产的避险属性凸显,银行、煤炭板块的股息率较高,成为资金避风港。
焦冰建议,投资者可以适当配置一些高股息率的防御性资产,以提供安全边际。同时,保留部分现金仓位,以便在科技股回调时分批布局。
水产养殖概念涨逾4%,低碳冶金、HIT电池概念均涨近4%,钙钛矿电池、有机硅、可燃冰、代糖概念、煤化工等板块也表现不错。
但PCB、EDR概念、噪声防治、富士康、Chiplet概念、华为欧拉、重组蛋白概念跌幅均超过2%。
王峥分析,今日创业板领跌,科技成长板块普跌,但周期板块护盘,其本质是短期涨幅透支后的资金再平衡。近期A股连续上涨,沪指等指数在短期内快速攀升后,技术面上存在一定的调整需求,市场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同时,7月初处于年中经济数据披露前夕(如PMI、GDP),以及7月底政治局会议的政策空窗期,市场对经济复苏力度存疑,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从而引发了今日的回调。
“今日A股市场的回调与板块分化,既有技术性调整的压力,也反映了政策环境与资金偏好的结构性变化。”焦冰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前期市场快速上涨积累了大量获利盘,交易量能萎缩显示资金入场意愿减弱,技术性回调需求凸显。当前处于年中政策观察窗口,市场对新一轮刺激政策的预期尚未明确。此前推动市场上涨的设备更新、AI和专项行动等政策边际效应减弱,而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定调尚未释放,这导致资金风险偏好下降。
7月如何投资布局
中睿合银研究总监杨子宜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当前宏观层面尚未出现显著变化。近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弱,推动流动性向金属及其它新兴市场流入,但整体进程较为缓慢。因此,A股市场向上突破的空间暂且有限。同时,市场下方存在较强的托底资金干预,预计A股短期波动率难以显著放大。
“近期A股在政策托底与经济复苏的共振下震荡上行,但量能收缩与内外资分歧制约市场的突破力度,表明当前结构性机会与短期波动并存。”鸿风资产投资总监黄易分析称,预计A股短期有望挑战去年的3509点高点,但继续向上面临较大压力,3500点附近大概率会展开调整。他建议投资者关注三个方向:
一是政策驱动主线。如海洋经济受益于顶层设计,短期热度有望延续;券商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二是景气方向。如创新药方向,政策支持与机构资金回流的双重作用下,出海能力强的药企值得关注 ;算力与半导体方向,国内AI 大模型升级推动算力需求,国产EDA、存储芯片、数据中心等算力产业链回调后性价比凸显;机器人板块,7月份将成为机器人行业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整个板块已调整4个月,目前是科技成长方向性价比最高的板块。
三是防御性高股息方向,如银行、电力等。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表示,随着7月中报预告的临近,业绩预期向好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多资金青睐。从长期来看,超跌板块存在反弹潜力。布局方向上,高景气度的算力领域业绩预期较强,投资者可以关注其波动中的低吸机会。券商等非银金融板块属于拉动指数的重要力量,目前位置相对较低,调整之后值得关注。此外,主题投资机会方面,可以关注军工、固态电池等领域。
“当前市场处于‘政策等待期+业绩验证期’的双重震荡阶段,7月中下旬或是关键转折点。鉴于当前市场的不确定性,建议投资者采取均衡配置策略,既要配置进攻性的成长股,也要布局防御性的价值股。”王峥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科技、红利等板块。科技板块在中期有望受益于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特别紧盯7月底政治局会议对“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定调,耐心等待科技股业绩分化后的布局机会,重点关注订单饱满、估值合理的硬科技龙头;红利板块则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能够在市场波动中提供一定的防御性,是较为稳健的选择。
此外,王峥还提醒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政策变化以及国际局势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谈及科技股,焦冰表示,参考2023年10月和2024年8月的两次科技股调整,平均回调幅度为15%至20%,持续时间约2至3周。当前,科技先锋指数较6月30日高点已回调3.4%,若按历史规律,调整可能延续至7月中旬。若出现以下情形可逐步加仓:一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新质生产力”的配套政策;二是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三是头部科技企业公布超预期的中报。
“科技股近期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目前的调整属于正常走势。未来两天内有望迎来企稳反弹。”隋东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上证指数目前已运行到近几个月的高点位置,面临较大的获利盘和套牢盘抛压,而当前市场增量资金有限,因此指数在当前位置反复震荡。此外,美国和其他各国的贸易谈判到了阶段性窗口期,部分资金有避险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今日市场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