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受理潮回归的密码 IPO受理潮回归的密码 公开ipo审核指引
创始人
2025-07-02 07:32:12
0

暌违许久的IPO受理关终于迎来批量项目。

仅6月30日一天,三大交易所便一口气受理了46个IPO项目,放眼整个6月共受理了150单IPO项目,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120家。

不过在受理数快增的背后,北交所成为了主力军,6月受理数达到97家,占当月受理项目数的比例超过6成。

沪深交易所的受理数目分别仅为25家、28家,但较2024年6月两大交易所分别受理1家的情况来说仍有回暖。

从此次获得受理的项目整体情况来看,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行业包容度上升,业绩足具规模的消费类项目也有机会踏入受理环节;

二是大型项目的募资额有所上升。

今年6月受理的IPO项目中,募资额排名前10的项目规模合计达到430.36亿元,其中不乏出现超80亿元的单个巨型IPO项目;

三是创业板也向未盈利企业开闸,但以“0收入”著称的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仍未迎来新受理项目。

随着IPO受理关口的打开,市场有望迎来更多优质项目。

受理潮复现

在IPO节奏放缓前,每年的6月都是A股IPO申报旺季。

原因在于IPO企业的财务有效期为“6+3”,即6个月有效期,并且可以申请延长不超过3个月。

“以12月31日作为基准日,一般是在6月底前申报IPO,申报的时候就是完整的3年数据,6月末之前申报不用加期,这可以减轻财务核查等工作压力。”一位北京的投行人士解释称。

这便是每年6月IPO申报潮的由来。

但IPO放缓后,2024年6月沪深分别只受理1家公司的上市申请,只有北交所的受理项目还达到28家。

这一情况如今有所缓解。

今年6月,三大交易所合计受理了150单IPO项目,同比增加了120家。

但此番受理潮的重要推动力来自北交所。

北交所同期受理97单IPO项目,同比增长了69家,占比超过6成。

相比之下,沪深分别仅受理了25单、28单IPO项目,同比增长了24家、27家。

确实有所回暖,但若对比2022年、2023年同期,今年的沪深受理数仍然只有巅峰时期的1/4左右。

沪深IPO注册制改革领跑全球的2022年,上交所、深交所时年6月分别受理了88单、144单IPO项目;IPO热度有所下滑的次年6月,沪深交易所亦分别受理了72单、114单。

IPO受理数的反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方压力。

由于前期撤回项目较多,沪深两市即将陷入“无项目可审”的境地——不考虑今年6月受理的沪深IPO项目,上交所、深交所的在审IPO项目数分别仅为43家、34家。

这当中还有近1/4的IPO项目已过会或进入提交注册环节,实际留存交易所审核的项目仅有58家。

如今随着IPO受理关的增压,市场有望迎来更多优质项目。

前十大募资额超400亿

此次受理潮展现了沪深市场对行业、募资额、未盈利的包容度。

一是消费类项目亦有获得受理的机会。

2023年以来调味品企业幺麻子、饮料企业鲜活饮品、化妆品企业毛戈平、中国茶叶等陆续撤回了IPO申请,此后沪深市场便再未看到同类项目申报沪深IPO。

今年6月,沪深市场各受理了1单消费类IPO项目的申请,分别是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菲乳业”)、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植物医生”)。

不仅如此,2年来未有成功上市的纺织业项目亦有所突破。

作为HM、优衣库等品牌面料商的杭州福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恩股份”)在深交所主板的IPO申请亦获得受理。

目前护肤品企业谷雨等消费类项目正处于辅导环节,此番沪深交易所受理同类项目的积极信号或许让这些公司吃下了“定心丸”。

不过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业绩都已足具规模。

2024年,百菲乳业的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4.23亿元、3亿元,均同比增长超3成;

植物医生的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6亿元、2.43亿元;福恩股份的2024年收入、归母净利润亦分别达到18.13亿元、2.75亿元。

二是大型募资项目有所增多。

信风统计发现,今年6月受理的IPO项目中,募资额排名前10的项目均突破10亿元大关,募资规模合计达到430.36亿元,超过2023年同期前10名的264.62亿元,增长了超6成。

其中,面板制造商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科股份”)、GPU厂商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和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超硅”)的IPO募资额位居前三名,分别为85亿元、80亿元和49.65亿元。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惠科股份主动下调IPO募资额。

早在2022年,惠科股份就曾向深交所创业板递交IPO申请,彼时募资额高达95亿元,其中的28.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但此次深主板IPO下调补流项目的金额至10亿元。

作为全球头部的大尺寸液晶厂商,惠科股份确实有这个底气,2024年收入已经超过400亿元,可位至当前深证主板公司第80余位,同期归母净利润亦达到33.39亿元。

摩尔线程、上海超硅虽然仍处于亏损阶段,但已经形成规模化收入。

目前摩尔线程GPU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等场景,2024年创收4.38亿元;上海超硅主要从事大尺寸硅片生产,2024年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

三是创业板受理了首单未盈利项目。

6月27日,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普微”)的创业板IPO获得了深交所的受理。

作为创业板受理的首个未盈利项目,大普微2024年归母净亏损达到1.91亿元。

因为大普微选择的是不对盈利有所要求的第三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虽然早在2020年深交所便设立了该上市标准,但由于一度处于“暂不实施”的状态,长时间来未有企业以该标准申报IPO。

尽管创业板“第三套”已有所突破,但是“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项目仍在等待入场。

其中,第五套仅对市值和产品研发进展提出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目前受理的科创板IPO中,暂未有“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项目。

不过监管已释放积极信号。

7月1日,以第五套上市标准申报IPO的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上市委审议,打破了第五套上市标准审核近乎停滞的状态。

部分拟采用第五套标准的项目已经在推进IPO辅导。

“我们已经报辅导了,现在就是按流程在走,看看有没有机会推进到科创板IPO申报环节。”一家尚未有产品上市的医疗器械企业人士告诉信风,“不过我们产品已经三期了,商业化在望,所以压力没那么大。”

受理关口何时再度迎来“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项目,市场正在持续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年三递表!同仁堂医养能喝下上... 文 / 七公来源 / 节点财经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有望收获第四家上市公司。继同仁堂股份(600085...
1.42亿泰铢!泰国三巨头入股... 中国新茶饮继续加码东南亚。近期,“新茶饮美股第一股”霸王茶姬泰国公司获当地巨头超1.42亿泰铢的投资...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高阶智能辅助... 红星资本局7月11日消息,今日,地平线(09660.HK)总裁陈黎明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高...
弱美元周期的资产特征 弱美元的... 在全球去美元化共识及美对平衡经常项目逆差的诉求下,美元大概率已经开启了一轮长周期贬值。从历史的经验看...
30多天两度召回!沃尔沃制动隐... 30多天时间两次召回,叠加裁员风波,沃尔沃的发展遭遇市场审视。吴迪 摄两个月多款车型遭召回近期,据国...
V观财报|元隆雅图员工伪造合同...   中新经纬7月11日电 元隆雅图11日公告,一名在职销售人员存在职务侵占嫌疑。  元隆雅图公告截图...
房企大幅削债进行时 房企大幅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抒颖 深圳报道距离房企大面积出险已经过去两年有余,房企与债权人进入新一轮博弈期...
V观财报|广汽集团预计上半年净...   中新经纬7月11日电 11日,广汽集团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亏损18.2亿元至26亿元,...
东方时尚实控人徐雄因操纵证券市... 7月11日晚间,“驾校第一股”东方时尚驾驶学校股份有限公司(ST东时,603377.SH,以下简称“...
辽宁动真格了!一个“老大哥”的... 作者 | 竹芒东北需要一个火星,一个能燎原的超级火星。过去三十年,电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