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银行赵卫星:金融大模型构建算法银行新范式 富民银行赵卫星 赵卫星获准出任富民银行行长
创始人
2025-07-02 05:21:22
0

作者 | 边万莉 实习生余姿桦

编辑 | 周炎炎

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宋语菡

“当算法读懂人性的金融需求,银行将不再是一座冰冷的金库,而成为流淌着智慧与温情的金融生命体。”近日,重庆富民银行行长赵卫星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上演讲时如是说。

自金融大模型兴起以来,银行业的运营逻辑与服务范式正在经历深层重构。对中小银行而言,尽管面临算力、数据、人才等现实制约,却也因组织灵活、本地贴近、响应快速等优势,捕捉到了智能化转型的突破口。作为中西部地区首家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在大模型应用上已实现落地成果转化,且正持续深化探索实践。为了解中小银行应用金融大模型的挑战与破局之道,21世纪经济报道“对话数字金融30人”栏目邀请赵卫星进行了深入专访。

赵卫星表示,金融大模型的应用需从战略层面重构认知逻辑,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专业能力的协同性远胜于孤立开发专业模型。同时,要警惕技术应用误区,大模型应优先解决风控、审计等核心场景的“人机协同”问题,而非盲目追求技术标签化。未来,银行需从“产品主导”转向“客户需求驱动的智能体生态”,让金融产品真正适配企业经营需求,而非受制于传统风险偏好。

大模型催生“算法银行”

《21世纪》:大模型是否正在重塑金融业?给银行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赵卫星:大模型作为银行业从数字化时代升级到智能化时代的核心引擎,将深刻改变银行业的业务模式。金融业天然具备数据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等特性,使其成为大模型应用最成熟的行业之一。有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金融业占全行业AI支出的28%;全球TOP50银行中92%已部署大模型;金融业AI渗透率达35%,远超医疗(15%)零售(20%)等行业;2024年大模型落地案例分布占金融行业比例为36.7%,2024年大模型落地案例分布银行占比15.40%。

金融大模型相当于给金融业重新定义了金融的新范式,完全改变了原来行业对于金融产品的定义。在传统模式下,银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设计产品,再提供给客户,百年来金融业都是如此。现在由于大模型的存在,客户可以基于自身生活与经营需求参与产品定义的过程中,完全改变金融业的运行方式,构建了“算法银行”的新范式。

未来,银行需从“产品主导”转向“客户需求驱动的智能体生态”,通过“通用大模型底座+行业知识库+动态数据流”,让金融产品真正适配企业经营需求,而非受制于传统风险偏好。此外,大模型在营销获客、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环节的应用,实现了质效提升和成本优化的双重突破。

《21世纪》:如何通过大模型让金融产品真正适配企业经营需求,构建“算法银行”新范式?

赵卫星:具体来说,首先是要与企业协同构建面向大模型应用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系统。该系统需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数据的高效整合与价值挖掘,为后续智能体应用奠定数据基础。第二步是将自身产品进行要素化拆解,形成模块化的金融智能体组件并输出至企业。以当前企业广泛应用DeepSeek能力为例,未来银行可参照此模式,向企业输送定制化智能体,由企业自身跟金融智能体结合来产生自己的金融服务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业应避免陷入“技术军备竞赛”,需在算力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平衡中寻找突破口,通过混合云架构和敏捷迭代实现“AI价值穿透”,最终让银行从“资金中介”进化为“智慧与温度并重的金融生命体”。

《21世纪》:大模型对金融业的影响大概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有哪些特点?

赵卫星:从行业实践来看,大模型的应用正从辅助工具向AI智能体跃进,推动着金融业人机协作模式的深度变革,其发展路径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短期来看,大模型在1-3年内率先在客服、风控、合规等标准化场景实现落地应用,通过大模型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提质增效。中期阶段,大模型在3-5年时间内将形成智能的决策机制,提升决策流、信息流的优化。长期来看,大模型在5-10年催生“算法银行”新形态。未来银行将不再是以人工服务为主,而是依托算法技术,发现客户需求来实现智能化服务。总结来说,大模型驱动的金融业变革会呈现“优化现有业务-部分替代人工决策-催生算法银行”的三步走状态。

发挥中小银行特色化优势,提升金融业的智能化

《21世纪》:相较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普惠金融、本地化服务等领域更具优势。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应当如何最大化地发挥大模型效用?

赵卫星:本地的中小银行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越来越扎根于本地化,服务好当地企业与居民;二是像我们富民银行这样,借助技术能力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差异化、线上化服务。我觉得,未来中小银行更应该把这种特色化能力发挥出来,为大型银行提供样板。大型银行的实验成本比较高,只有中小银行实验出来以后,再加以运用两种银行的不同特色相结合,就能够更好地提升金融业的智能化。

《21世纪》:中小银行应用金融大模型面临着哪些挑战?有何应对建议?

赵卫星:当前中小银行在大模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比较多:一是在发展初期,投入与收益的量化逻辑需精准考量;二是组织架构的挑战,现有组织架构以人与人的协作关系为基础,而未来将转向人与机器的协作模式,这对组织人员及组织流程极具挑战;三是应用层面的挑战,未来将突破传统银行体系的局限,向更广泛的行业领域延伸;四是数据与隐私保护的挑战。

应对上述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基于成本与效率的精准测算,可以通过动态调整实现投入产出的合理平衡;另一方面,着手优化组织架构,以适配人与机器协作的新模式,通过流程再造与人员能力升级,提升组织协同效能;此外,还要加强数据和隐私保护,更重要的是把金融智能体跟行业需求紧密捆绑。

《21世纪》:金融大模型可能存在“AI幻觉”的问题,怎么才能增强模型决策的透明度与准确性?你们银行是否建立了人工干预机制以应对关键业务场景?

赵卫星:现在大模型确实还存在“AI幻觉”的情况。因此,我们对大模型的应用采取“三步走”战略,即先对内、再融合场景、最后对客开放。对内的场景包括研发的代码生成、对公的会议助手、内部运营的经营数据分析、审计的路径推荐、风险管理的报告智能撰写等等;“面客”场景包括智能客服、智能电销、网点助手、远程银行助手、催收外呼机器人等。

目前,我们在对内和融合场景的应用过程中,嵌入了人工干预机制,适时调整大模型“幻觉”带来的一些问题。只有在对内以及融合场景应用成熟后,我们才会大面积应用于对客领域。目前,富民银行聚焦降本增效的“真实价值场景”,通过大模型重构内部流程,实现人员精简、自动代码撰写率超50%,验证了“AI+业务流”的高效性。

扫码向我爆料!

不想错过21金融圈的新鲜资讯,请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零跑创纪录,理想降目标!魏牌时... 7月1日,多家新势力车企陆续公布了6月“成绩单”,有人欢喜有人愁。6月是车企冲量的关键节点。乘联会曾...
先卖后买?金浦钛业拟收购实控人...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陶炜 南京报道主业连续亏损、实控人债务缠身的金浦钛业(...
从预盈3500万到实亏3.48... 微成都报道日前,深交所发布公告称,ST华西(002630.SZ)及相关当事人因违规行为受到公开谴责处...
苑东生物紧急公告:独董被调查,... 独立董事出事,创新药上市公司苑东生物紧急公告。7月2日,苑东生物(688513.SH)发布公告称,公...
宗申动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4.... 7月2日,重庆宗申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宗申动力,001696.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1...
央妈新规,整个黄金圈“炸锅”了...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 根据央行6月30日公布的《办法...
华林证券发力财富与科技双赛道 ... 上市券商华林证券(股票代码:002945)近日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全国社招信息,以 “科技重构金融服务...
美诺华:预计上半年净利润460... 7月2日,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美诺华,603538.SH)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
多个券商APP使用非持牌内容存... 为了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当前券商App内容生态布局和建设情况,今年4-6月,21 世纪经济报道券商内容...
港股上半年IPO募资同比激增7... 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出现赴港热潮。7月2日,普华永道发布2025年上半年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