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增长只是这一轮增长的开始。”5月27日晚间,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谈及小米集团一季报表现。
小米集团(HK01810)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继2024年第四季度后再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5%。
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小米SU7 Ultra的推出已经拉开了其豪车业务的序幕,首款SUV车型YU7的推出,可能成为2025年一个积极催化剂。与此同时,AIoT和智能手机业务也呈现积极增长势头。
图为豆包大模型生成。
空调业务年内将达到行业前三
一季度,小米集团各业务板块多点开花。具体来看,小米集团手机×AIoT的核心业务收入为92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8.9%,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8.7%。
本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出货量排名,时隔十年重返第一,份额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达到18.8%,出货量增速高达40%。在全球市场,小米连续19个季度位居全球前三,市占率达到14.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达到323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单季收入超300亿元,同比增长58.7%。第一季度小米大家电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其中,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超65%;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同比提升超65%;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增长超100%。
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达91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率达到76.9%。截至2025年3月,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19亿,同比增长9.2%,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81亿,同比增长12.9%。
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小米空调业务以2030年在中国市场数一数二为目标,对标全球标杆品牌,今年目标在中国零售市场达到行业前三。小米空调智能制造工厂预计将于今年年内投产。
目前,美的、格力、海尔位居空调市场前三,按海尔智家2024年空调营收490亿元来计算,小米空调要达第三,业务营收要突破500亿元。如此一来,美的、格力的压力也会增大。
“小米大家电业务从来不担心价格战,我们的产品、硬件、智能化都要强很多,渠道效率也要高很多,从成本和效率来看,价格战对小米没有影响。”卢伟冰表示。
对小米YU7感兴趣的用户是当初SU7的3倍
一季度,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6亿元,小米SU7系列交付量稳健增长,单季交付75869辆。
今年2月,小米发布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万起,发布仅3天大定超过1.9万台、锁单1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截至5月21日,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已超过25.8万辆。今年4月,小米SU7系列交付超过2.8万辆。卢伟冰表示,小米集团将全力扩充产能,冲刺2025年全年交付35万辆的目标。
此外,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已于5月正式亮相,将于7月正式上市。卢伟冰透露,对小米YU7感兴趣的用户是当初SU7的3倍。
第一季度,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环比新增超1000家线下零售店,达到近1.6万家门店,汽车销售门店扩展至235家,预计到今年底,小米线下零售店规模将达到约2万家。
SUV市场比轿车市场竞争更激烈,小米还能冲出重围?雷军此前表示,“这个领域高手如林,每个都有超强的竞争力,确实竞争非常激烈。但我相信,YU7 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小米YU7为SUV车型,将在现有车型(轿车/跑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SUV车型可以兼顾更丰富的使用场景,具备更强的载人载物能力,较为适合多口之家的用车需求。新车销量值得期待,小米汽车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玄戒目前仅规划用于小米高端旗舰产品线
今年是小米创业15周年,雷军5月22日发布了小米芯片“玄戒O1”,为15周年创业献礼。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先进工艺,内部集成10核CPU和16核GPU。同时,小米还发布了小米首款4G手表芯片玄戒T1。
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元。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这个体量,在目前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团队规模,都排在行业前三。”雷军提到,“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力争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研发投入67亿元,同比增长30.1%,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达到300亿元。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也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
浙商证券分析师冯翠婷认为,小米手机芯片 SoC 玄戒 O1 亮相,小米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 3nm 制程手机芯片的企业。终端产品力有望再上一层楼,为产品高端化提供支持。
卢伟冰透露,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目前仅规划用于小米的高端旗舰产品线。“芯片是平台能力,小米的芯片业务未来和澎湃OS和AI融合,能力会很强。”
“做芯片难度高,周期长,需要长期投入和思考,近期舆论环境对于小米不太友好,希望大家对于小米自研芯片多一点耐心,以及支持和鼓励。”卢伟冰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