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
(海宁中国皮革城鸟瞰图。图片来源:公司官微)
提到浙江省海宁市,“中国皮革之都”和“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名号享誉全国。作为“海宁中国皮革城”的运营主体——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宁皮城”,002344.SZ)正面临着业绩下滑、高层震荡的考验。
根据公告,海宁皮城董事会于5月16日收到林晓琴、朱曹阳、邬海凤三位高管的书面辞职报告。因组织工作安排原因,三人纷纷请辞,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在此番辞职前,林晓琴担任海宁皮城董事长、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朱曹阳担任副董事长。
在多名高管“组团”请辞背后,海宁皮城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Wind数据显示,2024年,海宁皮城实现营业收入10.37亿元,同比下降14.98%,仅为2013年巅峰期的不足四成;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49.95%,2013年该数据高达10.39亿元。
“这是正常的工作调动安排。”5月22日,海宁皮城董秘办工作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业绩下滑与市场环境有关,近年来(市场需求)还没有完全恢复;另一方面,线上(电商)平台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市场租金收入会有一些影响。
高管团队“大换血”
公告显示,因组织工作安排原因,林晓琴申请辞去海宁皮城董事、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并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曹阳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邬海凤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林晓琴、朱曹阳、邬海凤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海宁皮城董事会提名黄征、陈亮、张洁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据了解,黄征现任海宁皮城党委书记;陈亮现任海宁市财政局党委委员兼海宁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宁投资”)总经理,具有丰富的地方投融资管理经验;张洁现任海宁投资董事、副总经理,长期在海宁皮城控股股东体系内担任财务及管理职务。
在高管团队“大换血”背后,海宁皮城业绩承压明显。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海宁皮城实现营业收入10.37亿元,同比下降14.98%;实现归母净利润0.89亿元,同比下降49.95%。
海宁皮城方面表示,从细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公司市场开发及经营收入为7.33亿元,占比70.70%,但同比下降22.24%,是营收下滑的主要因素;商铺及配套物业销售实现收入0.80亿元,同比下降74.26%,主要系子公司成都皮革城二期项目销售减少。
记者了解到,成都皮革城项目起步于2010年,一期项目于2012年开始试运营,占地超42亩的二期项目空置了近8年。直到2020年,海宁皮城在引入2家海宁市当地企业作为合作方后,二期项目才得以盘活。不过,二期项目住宅部分目前尚未售罄。
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也是投资者在近期举行的海宁皮城业绩说明会上关心的焦点问题。对此,海宁皮城管理层解释称,2024年,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终端消费内生动力不足,内销增速有所放缓,皮革市场仍面临重大挑战。
中国服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1.07万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比2023年同期放缓15.3个百分点;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增速比2023年同期放缓9.3个百分点。
“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商铺及配套物业销售同比下降较多、销售项目毛利降幅较大。另外,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实体市场虽运营整体平稳,部分物业租赁收入小幅上升,但部分市场由于改造后投运,招租优惠政策及营销支出等增加,导致部分市场亏损加大所致。”海宁皮城管理层阐释道。
相关数据显示,海宁皮城营业收入、净利润在最近3年均呈连续下降趋势,和10余年前的巅峰期相比更是差距明显。Wind数据显示,2013年,海宁皮城营业收入高达29.33亿元,2024年则仅为10.37亿元,下滑幅度约为64.64%;2013年归母净利润10.39亿元,2024年仅为0.89亿元,下滑幅度高达91.43%。
倒逼转型“大时尚”
作为“中国皮革之都”,海宁市及周边地区集聚了3000余家皮革生产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之一。截至目前,海宁皮城总部市场经营户近6000家。
据介绍,海宁皮城除建立现代化市场这个公共营销平台外,还通过设立设计基地、博物馆、加工区、面辅料市场、皮衣皮草保养中心、时装批发中心、物流区、网上营销交易平台、融资担保平台,提供电子商务、策划展会、市场信息化平台、融资担保以及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一系列全方位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皮革专业市场。
海宁皮城管理层表示,面对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电商冲击和社会消费嗜好变化等行业困境,公司提出了“以中高端为立足点,发挥秋冬时装·皮衣皮草优势,坚定不移加快向全品类拓展”的战略定位。总部市场以H座转型“全品类批发中心”为切入点,打造高端羊绒、精品男装、仿真皮草、轻奢羽绒4大特色批发馆。
“过去以皮衣为主,甚至市场里不允许出现非皮类的衣服。”海宁皮城董秘办工作人员进一步向记者表示,从前几年开始,海宁皮城转型涉足全品类的秋冬服装,比如带有皮元素的羽绒服和大衣等,持续打造“秋冬高端时尚之都”。“租赁市场的皮革企业大多采用‘前店后厂’模式,市场经验丰富,转型效果还是不错的。”
海宁皮城方面进一步表示,2025年,公司将立足“大产业、大时尚”,统筹设计、展会、秀场、运营等资源优势,持续提升产业运营服务能力。同时,创新私域订货模式,吸纳更多高品质时装企业参与,抱团展现海宁高端供应链优势;打造“Happy联盟”城市产业联盟升级版,重点赋能新兴企业,联动市场优质商户;探索潮来好设计订版会,加强设计师与生产型企业对接。
海宁皮城方面强调,随着公司各项创新业务拓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如果公司不能吸引到或培养出足够的复合型专业人员以及相关领域专业人才,或发生大量的人员流失,公司发展将面临人员脱节的风险。
但海宁皮城的研发投入和人才数量均大幅下降。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海宁皮城研发投入金额为560.67万元,占营收的比例为0.54%,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为1.18%;研发人员数量也从2023年的117人减少至2024年的35人,同比下降70.09%,占员工总数比例从9.69%降至2.73%。
“我们还是一家较为传统的企业,所以研发人员不是特别多。公司有一家全资子公司主要运营电商直播基地和市场数字化平台,2024年对这家公司人员进行了精简。”上述海宁皮城董秘办工作人员解释道。
(编辑:张家振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