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付一夫
盘点近期A股表现最抢眼的板块,军工必然会占有一席之地。
受印巴冲突等因素影响,自五一假期过后,军工板块忽然迎来大涨,其中不乏多只涨停的个股,有的甚至在短短几个交易日里就实现了翻倍的涨幅,着实令人感到惊讶。
其实说到军工,市场对其印象似乎一直都不太好,因为这个板块很多时候都是依靠事件驱动,通常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属性,典型的“只讲故事,不看业绩”,而且波动幅度较大,是投资者眼里出了名的“渣男板块”。
究其原因,军工行业本身属性较为特殊,上市军工企业在信息披露上与其他上市公司差别较大,致使很多投资者对于军工行业的了解有限,从而习惯于将军工当成是依靠重大军事事件驱动的短期题材,比如地缘局势紧张、军事冲突、国庆阅兵、航母下水等等,而“跑步进场、迅速撤退”的短期投机行为也难买难造成整个板块的剧烈波动与持续性不足。
那么这一次,军工板块是继续维持“渣男”本色,还是有望走出持续性呢?我们不妨做一番讨论。
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当前全球军工产业的大致背景。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长河中,国防军工始终是国家存续与发展的核心命脉。历史反复证明,唯有筑牢坚不可摧的军事屏障,方能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构筑坚实根基。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地缘博弈的硬核支撑与军事战略的物质载体,国防军工体系不仅是守护主权的“钢铁长城”,更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高地,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大国博弈的话语权与主动权。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秩序深度重构,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屡现报端,全球形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达到新高度。在此背景下,世界上的主要国家纷纷将国防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核心位置。
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国防预算年度增幅都保持较高的增幅,其中日本2024年防卫预算同比增长16.5%,2025年防卫预算则是同比增长9.4%;而美国2025财年国防经费达到8950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全球军费总额的近40%,并且超过了其后8个国家的军费总和。
不仅如此,近期种种原因影响,欧美地区的一系列行为,似乎预示着全球新一轮大国军备竞赛戏码的愈演愈烈:
欧洲方面,据公开信息显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3月4日宣布,欧盟将实施“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调动近8000亿欧元打造“一个安全而有韧性的欧洲”;而此前,德国已经发布首份《国家安全战略》,英国也发布了最新版国防战略指挥文件《国防对愈发竞争、动荡之世界的应对》,均强调了发展军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美国方面,现任总统早在正式就任之前,就曾要求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支出,将国防开支比重提升至GDP的5%,该数字要比目前的2%左右要高出一倍有余;而后,美国总统又承诺将国防预算增至1万亿美元,这将是美国有史以来最高的年度国防预算;近日,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国政府正启动一项耗资360亿美元的美国陆军改造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现代化和武器更新实现“代际变革”。
就我国而言,虽然近些年国防预算开支也在稳步增长,但比起其他国家要克制得多,连续10年都保持在个位数增幅,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金额同比增长7.2%,已是连续三年增速保持一致。而从国防开支占本国GDP比例来看,我国多年来都维持在1.5%以内,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国防预算开支同我国经济体量、国土面积以及国防需求还不甚匹配,客观上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便为我国国防军工产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先决条件。
进一步分析,我国军工产业当前正在迎来价值的历史性重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则,业绩步入增长快车道是确定性事件。
长期以来,我国军工行业历来都具有较强的规划周期性。回顾军工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军工企业通常在规划末期集中签订大额订单。例如在“十三五”末期,2020年航空产业链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多家企业订单量大幅攀升,业绩实现了飞跃式增长。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军工企业在规划末期为了完成任务目标,集中发力所致。
如今的2025年,恰逢 “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叠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发展新质战斗力”、“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收官,加紧实施国防发展重大工程”,表明国家对于大力提升我国军事实力、推动军事装备升级和现代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种种因素势必会有力推动相关领域订单的集中补偿和加速增长。这不仅是军工企业完成 “十四五” 规划任务的关键节点,也是落实国家部署的重要体现。
二则,基本面的“质变”已经发生。
相信很多人都对不久前发生的印巴冲突印象深刻。当我国自主研发的歼-10C战斗机在南亚斩落西方战机之时,全世界为之震惊。
事实上,我国已经有近40年没有发生过实打实的战争,虽然国内武器装备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一直都没有得到过良好的实战检验机会,故而部分西方国家总是质疑我国军事实力究竟几何,而印巴冲突刚好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观察我国军事水平的重要窗口。
令人自豪的是,在这场同西方顶尖装备的首次交锋当中,我国的军事装备不仅成功经受住了考验,还狠狠地打了西方国家的脸,迫使他们重新审视我国的军事实力——更何况,印巴冲突中表现出圈的歼-10C还不是我国最先进的战斗机机型,前面还摆着歼-36、歼35、歼-20等数款更先进的战斗机,这也暗示着我国真正的军事实力要比印巴冲突中展现出来的更为强大。
毫不夸张地讲,这绝对是巴基斯坦给我国军工产业打出的最硬核的广告,同时也为我国军贸出口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契机。数据显示,我国军贸出口占全球比重仅为5.9%,远低于美国的43%和俄罗斯的9.6%,略低于法国的7.8%。市场普遍预计,接下来大概率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增加我国军事装备的进口订单,这将为我国军工产业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三则,官方的鼎力支持。
当前,面对海内外形势的愈发复杂多变,大力发展国防军工建设已是刻不容缓。正因如此,官方一直都在鼎力支持军工产业的发展。例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针对国防军工的发展明确制定了多项计划,包括具体的时间表等等;而不久前人民日报刊文《加快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称:“向新而生,向质图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大量高新技术武器用于实战,智能技术、无人装备、大数据应用等成为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加快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既是建设一流军队的紧迫课题,也是打赢未来战争的时代要求。”再度彰显出官方对于军工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综上所述,眼下我国军工产业或许已经迎来了“DeepSeek时刻”,不仅会产生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影响,还必然会引发资本市场层面的价值重估,而军工板块的“渣男”属性,或许会就此真正改变。
至于配置思路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向:
(1)军用飞机制造。
军用飞机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决胜因素。在多样化作战需求牵引、颠覆性科学技术推动以及经济投入的支撑下,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正加快对空军武器装备的探索与发展,加大对现役装备的升级改进,推动以作战飞机、支援保障飞机、无人机、机载武器等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使空军装备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如前文所属,经历了此次印巴冲突后,我国军工飞机的“出圈”表现令世人震惊,也将有望催生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订单,继而在推动军用飞机发展步入高速增长新阶段的同时,有力支撑起相关公司的业绩增长。另外,在新型飞机加速落地、国产化替代及全军加强实战演练的前提下,与军机相关的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也将踏上增长的快车道。
(2)军工电子。
军工电子是国防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链集中于军工产业链中上游环节,其中上游环节涉及到电子元器件、特种集成电路、PCB、嵌入式计算机模块、微波器件、连接器及线缆等,是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的基石;中游环节则涵盖通信设备、雷达、红外热成像、光学制导等,是军工电子整机的重要子系统。
相比于军机、导弹、卫星等总体装备,军工电子不仅独立作为一个产业集群存在,同时也服务于航空、航天、兵器和船舶等其他产业集群,为军用飞机、卫星、舰船和车辆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被誉为军工武器装备的兵力“倍增器”。
按照市场机构预测,军工电子领域需求端在享受军工全行业基础增速的前提下,还将额外享受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三重“加速度”,同时军品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天然诉求,武器装备中军工电子元器件有望国产化率提升,助推军工电子领域获取远超军工行业的高增速。而其中的投资机会自然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