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集体“倒贴做科研”? 高校教师自己出钱做横向科研项目 高校教师抵税
创始人
2025-05-09 20:07:22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青学者说,作者:与你同行的,题图来自:AI生成

博士毕业,披荆斩棘,一路厮杀,终于戴上高校教师的“光环”。

本以为从此苦尽甘来,可以“丰衣足食”,不想踏上漫漫科研路,起点却是“自掏腰包”。论文版面费、差旅经费、实验耗材、纵向课题预实验、横向项目垫资……考核要求面面俱到,高校老师集体“倒贴科研”愈演愈烈。

当科研理想撞上生存现实,这场无声的“生存游戏”究竟该如何破局?

国自然“倒挂”,入不敷出?

国家级项目如今已是大多高校教师晋升考评任务单上的“硬通货”。

高校科研人,每年头等大事便是国自然项目的“申请之战”,近两年资助率随申请人数激增而下跌,覆盖面广的青年C、面上项目的资助率更是“破历史新低”,面上资助率甚至“濒临红线”。刚刚公布的2025年国自然项目接收总量已经破43万,竞争再度加剧。

在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中,“中标”已非易事,但更残酷的真相是:不少申请人历经好一番艰难突围才拿到宝贵的资助,回过头算了算账,却发现自己在项目上的投入成本,远远大于获资助金额


图源小红书

以医学口的青年C项目为例,资助金额通常在30万元左右。但项目“中标”所需的中科院一区文章的实验成本就可能高达30万元以上,加上其他论文和后续发表费用,明显“入不敷出”。而面上项目的预期成果往往要求1~2篇一区论文,单篇成本甚至接近50万元,如今面上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也降至50万元左右。

最终,科研人不得不面对“基金资助覆盖不了实验成本”的尴尬现实。更令人无奈的是,为了提升中标率,申请者需提前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预实验,一旦申请失败,这些投入便成为“沉没成本”。有青椒坦言:“我每月工资不到1万,但预实验已经自费花了十几万,压力大到失眠。”

这种“投入远高于回报”的倒挂现象,不仅消磨科研热情,更极易催生学术不端的恶性循环。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版面费、实验耗材都要自己贴钱,为考核“通关”,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学术造假。

横向抵扣,比拼“钞能力”?

纵向不够,横向来凑。当国自然项目难以企及时,横向课题成了高校教师的“救命稻草”。如今还有一些高校出台新政策:横向项目,可替代国家级项目评职称


图源小红书

然而,横向课题的本质是商业合作,其逻辑与科研工作南辕北辙。科研追求严谨与创新,但横向项目往往以甲方需求为导向。一名工科教授吐槽:“甲方要的是一套能快速落地的系统,哪怕毫无创新,甚至技术落后,你也得照做。”这种矛盾导致科研人不得不在“学术理想”与“商业妥协”之间反复横跳。项目管理亦是另一重挑战。科研以成果为导向,而横向项目需严格遵循甲方的预算与时间节点。一名转型做横向项目的青年教师感慨:“我白天和甲方开会扯皮,晚上熬夜改方案,感觉自己像个销售,早已忘了怎么做研究。”

这种身份与思维的撕裂,让许多教师身心俱疲。

按说不同老师各有所长,评价标准不做“一刀切”算是好事。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横向项目的经费门槛逐年飙升。一个国家级项目对标的横向项目经费标准,从几十万已经涨到了100万、300万,乃至800万……


社交平台关于“横向经费水涨船高”的讨论

高校教师,拼到最后,比的不是学术科研能力,而是比拼“钞能力”?

“游戏规则”,亟待重构

高校教师的焦虑,不仅源于经费压力,更来自评价体系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只是现在认,我评职称的时候还认么?金额会不会提高?也是未知数。”

尽管“破五唯”口号响亮,但现实中,反而演变为“五唯+X”的新枷锁。青年教师发现,“游戏规则”愈发模糊:论文分区、项目级别、横向经费、教学课时……每一项都可能是晋升路上的绊脚石。

这种不确定性直接导致科研目标的异化。为了满足考核,教师不得不追逐短平快的成果。例如,放弃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研究,转向易发论文的热门领域;或是将一篇研究拆分为多篇灌水文章。更悲哀的是,高校里本应自由的学术探索,逐渐沦为“计件打工”。

“倒贴科研”看似荒诞,实际上是教师们在多重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若放任这样的现象愈演愈烈,只会落得科研成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结局。长期下去,实际成果寥寥无几,科研资源与科研人的青春被白白浪费、科研生态全面崩坏……游戏规则,亟待重构。要打破“倒贴科研”的困局,局部的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仍然需要系统性的改革。

首先,科研经费分配亟待优化。前不久,国自然已经公布2025年预算:涨近31.43亿!2025国自然基金预算“增幅”“增长额”皆迎5年来新高。尽管“蛋糕”变大,但科研人员能否分到更大份额,仍取决于资助政策导向与人才布局的博弈。预算涨了,经费分配成了关键,期待国自然面上、青年C类等项目资助额度能够提升,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使其与科研成本同步增长。对于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院校单位也应当及时保障科研启动经费的到位,或是设立“风险基金”覆盖早期实验成本,降低青年教师个人垫资压力。


图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其次,学术评价体系亟待重建。推行分类考核评价,例如,对基础研究延长考核周期,认可横向项目的工程价值,而非单纯以经费数额衡量。然而,这种改革推行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权衡,实际上阻力重重,可谓任重道远,需要管理者、政策执行者与科研共同体的齐心协力。

对广大高校教师而言,科研本应是探索未知的纯粹旅程,而非一场“贴钱求生”的残酷游戏。唯有让制度更人性、评价更科学、环境更宽松,才能让高校教师重拾学术初心,真正“为往圣继绝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青学者说,作者:与你同行的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26778.html?f=wyxw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李斌洗牌,乐道找蔚来 蔚来李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作者:陈法善,编辑:刘杨,题图来自:AI生成“下午1点一直到晚上9点,从没...
晶科能源的年报里,藏着多少秘密... 前言读年报时,赶碳号不仅偏爱那些有趣的财务数据,还会努力去感受企业的温度和态度:一是观察企业自己怎么...
山东墨龙遭“清仓式”减持!智梦... 5月9日晚,山东墨龙(002490.SZ/00568.HK)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山东智梦控股有限公...
李佳琦,开始拥抱大爷大妈 李佳... 作者:刘婧汐 编辑:陈晓平 张伟贤“美衣美食美生活,就来爸妈的幸福家。”这是李佳琦新设定的直播口号,...
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13年“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5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韩勇因工...
最新公告!这家头部公募总经理变... 5月9日晚间,华泰柏瑞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因工作调整,韩勇不再担任总经理,由董事长贾波代行总经理职...
两笔资金合计约4.7亿元被占用... 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5月9日,博纳影业发布公告称,于5月8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疆监管...
滚动更新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持续更新中……)21:30 美股开盘丨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科技七巨头整体上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道...
董监高薪酬与业绩波动引发投资者... 第一创业证券董监高的薪酬管理与业绩波动引发市场关注。5月7日,有投资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就第一创业证...
心相印客服辱骂消费者?母公司恒... 5月9日晚,恒安国际(01044.HK)就旗下品牌“心相印”电商平台客服羞辱消费者“补偿您1000元...
沃旭能源因成本上升放弃英国海上... 当地时间5月7日,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开发商沃旭能源(Ørsted)宣布,因成本上升和延期风险将中止北海...
东方红资管官宣:41岁原国信资... 千亿券商资管新任总经理落定。5月9日,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红资管”)公告称,原国...
天润乳业净利润陷历史新低,收购... 2024年净利润下降69.24%,2025年一季度亏损7330.36万元,新疆天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补偿老业主百万“封口”?李嘉诚... 财联社5月9日讯(记者 李洁)李嘉诚旗下企业在北京开发长达二十余年的住宅项目——御翠园,因其再度降价...
多个领域AI应用成长空间广阔 ... 近日AI领域再度迎来多重催化,不仅有国外科技巨头的最新财报验证AI商业化加速、算力投资延续高景气,国...
茅台股东大会倒计时!19万股东...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幸雯雯 图源:贵州茅台官微 “茅粉”一年一度的大型聚会要来了。5月9日上...
如何在医药行业复苏中“精准”布... 近期,医药板块迎来复苏行情,特别是在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带动下,多只相关主题基金业绩出现大幅反弹。
业绩垫底高比例佣金,万家基金陷... 近年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各家基金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加快新基金发行节奏...
4月外贸数据,公布了! 为什么... 原创 刘博团队对等关税,到底对进出口产生了哪些影响?万众瞩目的4月的外贸数据,今天公布了。今年1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