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1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00亿元 如何提高工业地产贷款审批的速度 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将翻倍
创始人
2025-02-15 21:54:26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报道

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成色十足。

2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其中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方面,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

“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政策靠前发力、银行加力投放以及需求有所恢复下,2025年开年新增信贷和社融规模保持在高位,如期实现‘开门红’。”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开年以来金融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也为年初经济平稳开局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时隔8个月信贷实现同比多增

1月信贷“开门红”主要体现在,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元,环比季节性多增4.14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是时隔8个月信贷首度实现同比多增。

从分项来看,1月贷款实现同比多增,主要受企业贷款拉动。数据显示,1月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6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514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008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00亿元,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带动银行加大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力度。”王青进一步表示, 1月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800亿元,我们判断主要源于金融“挤水分”效应淡化。另外,1月票据融资负增5149亿元,这与当月票据利率整体处于高位相印证。不过,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1月票据融资同比少减4584亿元,对当月信贷同比表现仍具有较强的正向拉动作用。

居民端,数据显示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35亿元。

温彬认为,后续看,楼市政策环境保持宽松,已出台政策也有望加快落实,进而带动预期修复,一季度核心城市“小阳春”行情可期。促消费大方向下,商业银行也将进一步丰富个贷产品线,提高普惠和个贷的贡献占比,消费贷、经营贷、信用卡有望延续复苏,实现正增长。

“总体趋势上,2025年随着促进消费等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预计零售贷款的投放和新增会优于2024年。”温彬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M1步入正增长区间

作为新修订后的1月货币供应量也备受市场关注。

金融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修订后的M1步入正增长区间。

“1月末M1同比增速为0.4%,增速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为近10个月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王青表示,剔除统计口径变化,1月末M1增速也较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左右,降幅连续第四个月较快收窄。除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市场信心大幅提升,推动企业经营、投资活跃度上升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前期楼市持续回暖,带动居民存款向房企活期存款转移加速。

“M2增速相对稳定,环比小幅回落。”温彬分析称,一是同业活期纳入自律管理后,部分前期高息非银存款或流向表外资管产品,对M2形成较大拖累;二是理财回表强度相对较弱,理财分流影响M2增长。三是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后,形成的财政存款有所增加,这部分存款不计入M2。四是去年同期高基数,也使得M2增速相对承压。

社融方面,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环比多增4.20万亿元,同比多增5833亿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保持较快水平,一方面得益于表内贷款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债务发行提速。在“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的政策基调下,今年1月政府债发行明显提速,净融资额近7000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近4000亿元。

政策积极发力支持实体

展望全年,受访人士表示,总体上看,金融总量数据拐头向上将是2025年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随着各项政策持续落地显效,有效融资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将更多流向科技创新、促消费等政策着力支持领域,以及其他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共同支持金融总量延续稳定合理增长。”温彬表示。

王青判断,在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拨付加快,金融“挤水分”效应减弱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月银行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增人民币贷款时隔8个月首次同比多增,超出市场普遍预期,新增社融则连续两个月同比多增,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这将为稳定年初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降息降准方面,王青预测,通常春节到“两会”期间(2020年除外)出台降息降准等重大宏观政策措施的可能性比较低。综合各类内外部因素走势判断,一季度末前后降息降准窗口有可能打开。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能源汽车热销,可循环包装需求... 7月8日,乘联分会发布2025年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数据,特斯拉中国销量达6.1万辆,比亚迪汽车...
比特币价格创历史新高 参考消息网7月11日报道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7月9日报道,9日下午,在英伟达领涨的股市强劲...
两大巨头宣布稀土涨价,公司股价... 受稀土提价消息影响,7月11日开盘后不久,包钢股份(600010.SH)、北方稀土(600111.S...
“高端零食股”良品铺子控制权或...   追踪市场热点,欢迎关注中新经纬《董秘请回答》栏目  中新经纬7月11日电 (陈俊明)10日晚间,...
深交所修订创业板综编制方案,引...   中新经纬7月11日电 据深交所网站11日消息,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其中包括引入风险警示股...
字节又晚一步?AMR机器人跑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财商学,作者:王艺霏,原文标题:《200亿!字节又晚一步?AMR机器人跑出全球...
从罚款到坐牢 A股大佬“栽了”... 罚单只是开始,坐牢才是终点——A股“首恶”们的寒冬已至。根据瑞斯康达日前公告,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
手握瑞幸的大钲资本,又盯上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7月11日消息,有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星巴克已收到数份针对其中国业务的...
深交所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 为进一步完善指数编制方法,提升指数可投资性,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决定对创业板综合指数...
赵伟:6月通胀——三大分化 2... 赵伟 屠强 耿佩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事件:7月9日,国...